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探讨

孙阳波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网络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的黑暗面。网络诈骗使那些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安全意识不够成熟的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目标。当前,各式各样来自不同方面的因素导致了高校近些年网络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建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防范机制,提高大学生网络诈骗的安全防范意识,是高校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培养;大学生;网络诈骗;策略;防范意识

一、建立网络安全教育机制

1.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开展,需要学校相关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高校要明确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建立相应的检查机制,把握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加强学生和教职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首先,大学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就是大学辅导员,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因此,要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网络安全使用培训,让辅导员能够和学生站在同一视角去看待问题,培养辅导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让其知道网络诈骗对学生的危害性,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中的网络使用安全问题。其次,对高校辅导员团队要进行明晰化分工,职责明确,增加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不定期的对工作成果进行检验,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调动辅导员和相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网络安全事故,将根据事故学生找到相关负责人,根据情况的严重性,进行适当的处罚。

2.说到教育离不开课堂,在完善网络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把相关案件通过知识延伸带到课堂上来,首先教师可以联合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对网络安全编写成教材,还可以每个月余出一课时进行学生辅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使用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天内会花费多少时间上网或浏览网站,会用多少时间与网络上的陌生人进行交谈,在浏览网页时突然弹出吸引眼球的插件广告,是否会点击查看等等,通过问卷调查能够细致的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对网络使用的时间。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网络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社交软件,常见的腾讯QQ、微信、微博、MSN和一些专业交友软件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社交软件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和网络使用状态。同时,以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学生人员管理制度和电脑机房的使用制度,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如果发现网络的不良行为,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

二、开展多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

1.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原因被孤立,但在网络上却能够得到重视,交到朋友,从而导致学生将虚拟世界作为生活的动力来源,与实际脱离。这部分同学往往会成为网络诈骗团伙的主要关注对象,还有一些女同学性格单纯,会被虚拟世界中的花言巧语所蒙骗,导致人财两空,严重的会危及到自己生命。这就需要相关教育人员,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对一些出现心理偏差的同学要及时的采取疏导措施,教师要关怀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教师会与学生通过社交平台建立联系,教师要不定期的观看学生的公众发言渠道,比如,朋友圈,微信及QQ空间等,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的进行心理辅导。

2.培养大学生自我防骗意识。学校可以反其道而行,让学生通过网络主动参与到校园管理,明确网络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制度的制定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网络是虚拟现实中存在的生活环境。因此,网络的使用监督非常困难,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学校可以组织建立学生网络监察机构,让学生相互间进行监督,大学生活中学生参与最广的就是社团活动,指导教师要在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入网络安全教育。比如,大学新闻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网络使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将使用网络过程中遇到的诈骗现象通过被采访的形式,现身说法讲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大学影视社,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视频的拍摄,也能更好的起到警示作用,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总之,社团活动和社团成果一直是学生关注的主要方向,在社团活动中加入网络安全元素,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宣传效果。

三、保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1.了解网络诈骗,提升教师的网络素质,网络安全教育的开展首先要求相关人员能够熟练的操控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工作和日常管理,想要让学生远离网络诈骗,首先要知道网络诈骗惯用伎俩和手段。网络诈骗大多数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常用的方式有中奖、对账、担保金等等,有些诈骗人员会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获取学生的信息和家庭状况,在通过不法渠道获得家人的联系方式。案例一,去年,武汉某高校出现的诈骗集团谎称学生的“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说学生患病住院急需钱做手术,家人信以为真,前后几次共被骗走11余万。案例二,武汉某高校大学生在手机QQ群里看到兼职短信,和客服交流后得知是为淘宝某商家虚假购物刷信用好评,用积分可以兑换现金,于是该同学利用室友手机号注册多个帐号,在网上虚假购物上百余件,最后发现钱没赚到,自己多张银行卡反倒被商家强行扣款骗走

3万多元购物款。案例三,武汉某高校大学生收到一条谎称苹果公司发来的中奖短信,该同学信以为真,于是按要求在网站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发现确实中奖,并获得一部美国原装进口iPhone11手机一部,惊喜之余,该同学按照网上客服提示几次转账汇款,先后被骗走缴纳进口关税,物流配送费,提货保证金和购买手机上网流量卡金额共计4200余元。

教师可以将这些诈骗案例,在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时提出,让学生了解事情的严重性,自觉保护好个人隐私。在进行网络使用的过程中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尤其是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在进行网页浏览时,尽量避免一些敏感网站,营造健康的网络使用环境,要让学生明白网络诈骗的形式虽然是无形的,但仍然有迹可循。

2.帮助学生区分网络与现实,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网络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近几年,网络出现了很多非正规渠道的商品销售,其中通过社交平台交易的食品和日用品最为常见,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但这种现象还没有完全被杜绝。很多学生因贪图小便宜在网上通过不正规渠道与陌生人进行商品交易。据不完全统计,社交平台上私人贩卖的货物80%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并且商家没有进行正规的注册,一旦出现事故也找不到责任人。还有一种诈骗形式是当学生与陌生人建立友好关系后,陌生人会以各种理由进行金钱诈骗,往往学生会出于同情心或产生的不合理信任感进行借款。近几年,网络平台上的校园贷也是要重点预防的对象。这些诈骗都是利用了学生的单纯心理,在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理性的思维和牢固的心理防线,对一些喜欢贪便宜的学生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心理矫正。

四、结束语

社会和学校、家庭都应该为帮助大学生认识网络,让网络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正确健康的环境和条件。防范大学生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除了需要加强巩固安全教育成果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对大学生安全网络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大学生远离网络诈骗。

参考文献:

1]蒋水萍,周伯煌.高校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720):45-4.

2]杨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有效路径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4):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