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执法的集中法律审核制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消防执法的集中法律审核制度研究

  ,游昱华 ,陈秋洋

福州市长乐区消防救援大队福建 福州350200

摘要:法律审核制度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之一,也是消防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其中包括对规范文件的法律审核和对执法行为的法律审核,文章仅探讨针对执法行为的法律审核,消防救援机构当前主要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临时查封、解除临时查封、火灾事故认定复核这五种常见执法行为进行法律审核。基于此,以下对消防执法的集中法律审核制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执法;集中法律;审核制度;研究

引言

全面依法治国和消防执法改革的新时期、新形势对消防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下发后,消防执法亟须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转变。但在深化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进行规范和完善。

1法律审核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法律审核制度是确保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执法决定合法有效的关键环节。行政执法机关作出执法决定前,要严格进行法律审核,未经法律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八条“在行政机关负责人做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法律审核制度有效保证了行政执法机关作出执法决定的程序合法性,在实践中,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以及长期从事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开展法律审核工作,对执法过程中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定性是否准确、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处理建议或意见是否适当、执法程序是否合法、法律文书是否完备等环节的把关作用明显,可以有效提升执法部门的办案质量,降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发生概率和败诉率。

2原有模式的弊端

2.1执法规范化建设基础还比较薄弱

一是执法场所设置还不规范。一些基层消防救援机构没有专门的办案区域,未设置专门的询问室、物证室,调查询问均在办公室开展,物证保管随意。二是消防监督装备使用率低。目前基层配置的消防监督装备携带不便,操作复杂,特别是在消防建审验收职能移交后,照度计、风速计、万用表等消防监督装备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使用率不高,救援人员的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等问题随之产生。三是消防执法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数消防执法人员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知识培训,只是通过自我摸索和经验积累来逐步提高监督执法水平。少数基层消防执法人员不善于学习,缺乏本领恐慌意识,对消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学习不深不透,造成在工作时经常处于被动局面。

2.2执法人员人数不满足需求,业务素质低

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其业务范围要涉及很多方面,并且执法要求严格,执法选择性也多。而在职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数量少、任务多,工作时常常出现人员缺少的现象,这就导致执法工作人员对于学习法律和业务理论的时间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足,在日常的监督执法上,遇到需要相关知识的状况时,执法人员就会缺少相应底气,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或是觉得自己的思路不恰当。执法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业务素质偏低,对于完成任务的实效性还不太了解,往往效率不满足需求,和资深的消防工作人员相比,效率过低,并且因为人员不足,执法人员身上还压着很多业务,长此以往,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身心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2.3法治意识不强,新风险挑战增多

一是对待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的严肃性不强。一些大队在办理行政案件中还存在不按照裁量程序收集、保存证据;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种类、数额、情节、方式把握不准;法律文书制作,法律条文引用,用语不规范等情况。二是执法存在过度关注“量”而忽视“质”的问题,极大地削弱了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公众的广泛关注为消防执法工作带来新挑战。在网络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执法人员的整个执法过程和每一份法律文书都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一些执法过程中的不足会被无限放大,甚至严重影响正常执法活动和损坏消防救援队伍形象。

3有效实施集中法律审核制度的策略

3.1确保公正文明执法,提升公众信誉度

消防监督执法的工作人员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便是确保在执法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法律是建立社会规则的行为规章,它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举止,而作为法律的监督者,不能保持公正便是打击它的威严,人们不信服政权便不会稳固,它是执法过程中最基本的准则。目前多数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对消防事业具体法律法规不明确,在执法的过程偶尔会因为某些私人原因产生变通,法律不严格,一些执法人员在意人情世故,明知对方犯法也不去制裁,最后违背了自己作为执法人员的原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执法人员,就要学好法律并保证执法的公正性。所以基层执法人员要对消防单位的法律法规有清晰地认知,确定在执法的过程中有法可依,严格落实每一项法律法规,做到法律无私情,把消防监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探索,找出解决方案,建立执法公开性、执法事业透明化,让群众可以在执法的过程中监督和评论,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同时公正执法提高了消防单位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度,也提升了群众的好感度。

3.2接受群众监督,执法公开透明

法治社会,提倡的是执法的公平公正,而在消防监督的执法工作中,执法人员的责任就是要保障社会和谐,推动法治社会的发展。所以,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可以适当将消防监督执法情况对外进行公开公示,群众也可以借此对政府的消防执法工作情况有深入地了解。同时,让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公开、公正、透明化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减少一些执法人员的违规不当行为。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人民群众对执法人员的信任度,确保消防执法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相关执法人员做得更好,执法更规范,这可以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完善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还要规范“红头文件”在使用阶段的公开透明程度,便于群众监督以提高公信力,有利于遏制执法人员出现违法行为,从而提高消防监督效率并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

3.3优化各种服务窗口

为了能够与群众拉近距离,国家与社会还需要构建多种能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让群众的心声能够传达到各个执法部门。这样不但能够从群众那里了解到实情,还对消防信息的推广、不良行为的举报和信息咨询服务有着莫大的帮助,可谓是一举多得。若是执法人员能做到如此,这不仅是遵循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还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做到亲民近民。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管理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保证工作质量。笔者大胆预测,今后的消防执法行为可能也会有更进一步的分工,比如履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强制职权的分离,监督员专职实施监督检查,履行监管职责,法制部门由集中法律审核发展到集中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从执法程序的中间审核环节覆盖到执法程序的前端办理环节。

参考文献

[1]王斌洁.混合所有制改革法律审核要点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1(12):132-133.

[2]唐李斌.关于基层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26):160-161.

[3]李小龙.我国消防执法法制化问题及对策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1):60-61.

[4]杨非,巫昀玲.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相关问题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7(09):88.

[5]李飞.我国IPO发行审核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