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计划风险管理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3

核电厂计划风险管理模式探讨

车涛  ,李佳欣

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538000

摘要: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和首要职能,对企业管理起着引领和引导作用。作为电力生产企业,核电厂计划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组织、协调、指挥和管理全厂的生产运行,即“统筹兼顾”。因此,对于核电厂来说,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规划和全过程计划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核电厂;计划;风险管理;模式

1 核电厂开展生产风险管理的意义及计划风险管理现状

1.1开展生产风险管理的意义

核电厂由于其能源形式的特殊性,一直受到公众的高度重视。若核电厂发生安全事故将对社会稳定和行业发展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核电厂需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对各类生产活动风险控制。

1.2核电厂计划风险管理现状

核电厂生产活动种类复杂,数量繁多,且部分系统设备之间存在互扰因素,因此各生产活动执行前都需进行风险分析(包括工业安全、辐照、消防等),对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并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针对有相互影响的工作需制定逻辑关系,避免产生安全事故。同时针对机组不同阶段的需要应制定相应的计划,以满足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本文将论述核电站如何通过制定计划实现对核电厂安全风险的控制。

2 核电厂计划的主要内容

2.1 调试生产一体化计划

调试生产一体化计划是指工程调试和生产部门联合编制的从机组冷态功能试验到机组商业运行的计划,用于统一协调和安排现场所有系统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和维修活动。通过采用一体化计划管理模式,可以安全、有序、高效地开展各种活动。

调试生产一体化计划是现场执行的计划,一般按照三天滚动的原则进行编制,其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电站运行技术规范及相关规程。调试生产一体化计划应将所有现场活动纳入计划控制,所有活动应按计划进行,以确保计划的严肃性,调试生产一体化计划应不断优化,提高其可执行性、合理性和权威性。原则上,管辖范围内的各类现场维修活动应纳入一体化计划的控制和管理。

2.2日常生产计划

通过各类型计划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日常计划体系,实现对整个生产活动的控制,提高电厂生产活动的安全性、计划性和严肃性。核电厂日常生产计划在满足运行技术规范、定期试验监督大纲、在役检查大纲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预防性维修、定期试验、纠正性维修的统筹安排,形成了完整的计划管理体系,为现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指导,实现电站各项运营活动的有序控制和管理。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2.1日常生产年度计划

日常生产年度计划是结合电厂年度发电计划而制定,年度计划是电厂年度内生产活动的总体指南,为日常生产12周计划和日计划的编制提供指导。日常生产年度计划分为年度试验计划和年度检修计划两个部分。

2.2.1.1年度试验计划:

年度试验计划包括按定期试验监督大纲在该年度内安排的所有日常定期试验活动以及需在该年度内安排执行的非定期试验监督大纲的试验活动:

2.2.1.2年度检修计划

年度检修计划包括本年度内安排的所有预防性检修工作、需实施的工程改造项目、计划执行的在投检查项日以及电网安排的线路检修。

2.2.2 日常生产12周计划

日常生产12周计划是电厂12周内生产活动的总体指南,包括了电厂12周内的预防性维修、定期试验及其他可预见的纠正性维修、工程改造等活动,根据机组运行状态编制而成,为日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12周计划编制时需关注预防性维修和运行设备切换相结合,即按照运行一部提供的设备切换表,对于检修需要设备运转时,安排在设备投运期间执行,检修需要设备隔离时安排在设备停运期间执行,预防性维修应于定期试验/设备防腐/纠正下维修/等状态项目相结合,避免重复隔离增加不必要的操作,通风/制冷系统的停运检修尽量安排在环境温度、湿度适宜时,有冗余的系统应分列进行预防性维修,长周期等效短周期的项目时需按短周期的时间裕度来控制超期风险,有相同隔离边界的预防性维修同时安排,同时需按照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合理安排同时开工的工作。

2.2.3日常生产日计划

日常生产日计划包括了电厂每天直接与生产相关的维修和试验活动,并密切联系机组运行状态,将日常生产 12 周计划的工作项目与当日安排的纠正性维修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计划的合理性和时效性。

日计划的内容包括:当日执行的定期试验、预防性维修、纠正性维修和支持性维修活动以及运行的重要操作等,明确每个项目具体开工时间和工期,对计划项目执行中的重点关注事项进行批注,风险工作特殊标注。

日计划按照三天滚动的原则进行编制;对跳堆停机风险的工作、涉及反应性变化控制风险的工作、重要工作以及重要敏感区域作业等工作在计划中备注风险类型、敏感区域予以提示;将日计划按机组进行划分,以便清楚地从计划中得到不同机组上的主要工作,有效地实施风险控制。

2.2.4停机停堆抢修计划

停机停堆抢修计划是由于设备故障需紧急停机停堆处理时编制的专项计划。停机停堆抢修计划包括机组启停过程中的主要操作、需要抢修的设备缺陷、搭车处理的检修项目。

停机停堆抢修计划的编制必须遵守电厂运行技术规范的规定,将引发跳机跳堆故障原因检查及处理应作为关键项目进行安排,同时明确抢修计划关键路径,细化重点检修项目窗口,各检修项目的工期窗口应结合机组状态进行安排,并与电网协定机组解列和并网时间,确保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以满足执行的可操作性。

2.3 大修计划

2.3.1 换料大修

由于压水堆核电厂的特殊性,在每一个燃料循环结束时都需要更换部分核燃料,以维持下一个燃料循环的运行。这种燃料更换过程称为“换料”大修。核电厂将换料大修分为三种标准类型,如下所示。

2.3.1.1 十年大修:

是以寿期末更换反应堆燃料、消除机组运行期间存在且无法处理的设备缺陷、执行周期为十年在役检查活动、实施大规模的设备或系统改造为主要目的的大修,周期为十年。

2.3.1.2 年度大修:

是以寿期末更换反应堆燃料、消除机组运行期间存在且无法处理的设备缺陷以及执行预防性检修、检查和试验等活动、实施小规模的设备或系统改造为主要目的的大修,其周期为一个燃料循环,通常也称为正常换料大修。

2.3.1.3 短期大修:

是以寿期末更换反应堆燃料,同时利用这一机组停运的时机消除机组运行期间存在且无法处理的、危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设备缺陷为主要目的的大修,其周期为一个燃料循环。它以低低水位窗口短或无低低水位为标志。

2.3.2大修预防性维修计划

大修预防性维修计划包括大修预防性维修十年计划和大修预防性维修年度计划,其中大修预防性维修十年计划包括未来十轮大修的可预见的预防性维修和定期试验,而大修预防性维修年度计划来源于大修预防性维修十年计划,包括本轮大修需要执行的预防性维修和定期试验。

2.3.3中长期大修计划

编制大修中长期计划的目的在于结合燃料循环特性、电网负荷特性、电厂发电计划以及公司的财务安排合理规划未来五年的大修窗口,同时根据大修预防性维修十年大纲、工程改造中长期计划、机组运行状况等,对未来五年的大修中长期重要项目进行全面优化和安排,从而优化大修工期,平衡检修工作和资源配置,使大修项目的安排具备合理性、计划性和预见性。

为保证大修中长期计划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大修中长期计划以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安全质量为前提,考虑电力市场外部环境因素,以公司经营目标为指引,以大修重要项目安排为基础,持续改进与优化。

2.3.4 大修参考计划

大修参考计划是在参考国外同类型电站和集团各机组历次大修实践的基础上,排除了任何人为因素和偶发事件的影响,在遵守核电厂各项法规的前提下,将正常换料大修中标准活动按相互间基本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标准大修活动工期采纳本基地历次大修中实现的最优工期或次优工期,大修参考计划是以标准大修活动工期所构成的理想的大修计划,它是大修主线计划制定的基础和参考,是理论上可实施的最短工期的大修计划。

2.3.5 大修执行计划

2.3.5.1框架计划

框架计划即一级计划,主要包括大修关键路径水位图、 GOR 主隔离图。

2.3.5.2主线计划

主线计划是大修整体控制计划,能够体现大修的重要过程及机组状态变化,并能对大修进度实现有效的控制。主要活动包括关键路径及次关键路径活动、运行操作和定期试验项目、与机组状态变化相关的检修活动及高风险、接口复杂的检修活动等。它是在大修参考计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大修非标准活动编制而成的计划。

2.3.5.3专项计划

专项计划是针对某一类重要设备的检修计划(如贯穿件试验、核岛电动头、安全壳完整性控制专项计划),或某一系统检修而编制的检修计划(如冷凝器检修专项计划),以加强项目的风险控制和接口管理。

2.3.5.4核岛检修计划

核岛检修计划负责控制所有与一回路相关的维修活动(包括预防性项目、纠正性项目、改造项目及试验或在役检查项目)及部分涉及一回路或核安全(如配电盘停盘检修项目等)的重要专项计划的计划安排。

2.3.5.5常规岛主线计划

常规岛主线计划负责控制机组二回路的状态及其进度,主要活动包括汽轮发电机及励磁机等主机检修活动、影响或可能影响二回路的状态及进度的检修活动、外围 BOP 影响机组状态恢复的冷源/主变检修活动等。

2.3.5.6常规岛检修计划

常规岛检修计划负责控制所有二回路相关的维修活动(包括预防性维修项目、纠正性维修项目、改造项目等)及部分涉及二回路或BOP外围的重要专项计划的计划安排。

结束语

核电站因其复杂性与特殊性,计划风险管理成为核电厂日常生产最重要的工作,受到各方重点关注。计划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如同核反应堆启动一样,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实际计划风险管理经验,不断优化计划风险管理流程,丰富计划风险管理内容和要求,逐步完善计划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核电厂安全重要数字仪表和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要求》正式发布[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2(02)

[2]核电厂安全级仪表在线监测系统技术研究[J]. 赵耀,霍雨佳,王军,余俊辉.  核动力工程. 2021(02)

[3]核电厂安全重要修改的分类统计及分析[J]. 车树伟,曾珍,吕云鹤,房永刚,初起宝,刘时贤.  核安全. 2021(04)

[4]核电厂安全五问创新与实践[J]. 周萱,杨云斐,王贺宇.  科技视界. 2021(27)

[5]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探析[J]. 王灶林.  科技资讯. 2021(26)

[6]概率安全评价在核电厂安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邓纯锐,张明,张航.  核安全. 2020(02)

[7]核电厂安全级仪表精度计算分析[J]. 霍雨佳,王军,范瑾,李亮,余俊辉.  科技视界. 2020(15)

[8]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研究[J]. 冯献灵,薛广宇.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20)

[9]非能动核电厂非安全系统实施监管时的若干问题[J]. 刘宇,崔贺锋,庞宗柱,孙造占.  核安全. 2018(02)

[10]IEEE 7-4.3.2-2016 核电厂安全系统中可编程数字装置准则[J].   核标准计量与质量.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