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3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朱雪琴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江西抚州 344000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让相关人才更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现如今独立院校人才培养依然存在未能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不健全、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不及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待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独立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才培养的问题,结合人才培养价值,提出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并引导独立院校从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体系建设、创新实践教学实施计划等角度出发,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引言

新时期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和明确了相关高校需要合理转变传统办学定位,向着应用型本科方向转型,其中就包含许多独立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独立院校转变传统发展形式,走创新型、应用型的发展道路,不仅是满足国家要求的必然方式,也能更好地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正面临未能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想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独立院校必须合理分析人才培养问题,探索人才培养的方法。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独立院校人才培养问题

(一)未能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大多数独立院校是基于申办高校特色专业的背景而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是结合优势学科背景而发展的,通常沿用母体相关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未能有效凸显独立院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价值。并且与母体有着十分相似的教学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这种情况下使独立院校学生和媒体高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出现竞争更大的压力和情况。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很多独立院校已经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其独立院校开始转变办学方向,创建符合独立院校实际发展情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特色,进而为独立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然而还有一些独立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转型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相关院校未能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依然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导致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分离的情况。要想培养更多独立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其学校应该在专业结构、学分设置、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时间分配等方面做好及时调整和改革的工作,且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计划和上述提到的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才能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

(二)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不健全

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呈现出来,依托互联网+教育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当前比较受欢迎的网络化教学方式有翻转课堂、MOOC,还有一些互联网衍生的软件,比如App、QQ等。部分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运用的是翻转课堂,网络课程改变了传统的班级面授课程,学生运用视频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通过在线授课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虽然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但是长时间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显然不妥。原因就是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学习的相互融合,导致学生只能单方面地接受教师通过在线课堂讲解的理论知识和学习内容,学生缺少实践学习的机会。而且只有将在线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面对面课程教学之间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帮助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不少独立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依然沿用面对面授课的教学形式,未能合理运用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即使相关独立院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采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在线授课和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运用中出现在线课程教学和面对面课程教学之间未能有效融合的情况。针对人才培养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只注重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情况,未能通过面对面授课、实践教学与在线课程相融合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最终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出现不健全问题。

(三)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不及时

在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独立院校的师资队伍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健全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可以为独立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提供保障。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独立院校需要按照地方和行业技术应用领域对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要,有效设计人才培养方法,如此才能为企业生产培养出更多应用技术型的优秀人才。从这也可以看出,独立院校针对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凸显实践性特征,进而才能通过教师的实践性能力和素养培育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虽然大多数独立院校结合自身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逐渐脱离了母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了师资队伍组建途径,但是现有的师资队伍在组建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相关教师在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当前国家针对教师发展制定了许多政策,但是针对不同类型院校教师的指导政策不够完善,通常倾向于“ 985”等大学。独立院校的部分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行业专业实践经验掌握和了解不足。且独立院校未能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缺乏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而导致独立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缺少应用型的师资队伍。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待提升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高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基地不足严重制约和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和进步。对于独立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实践教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优势。部分独立院校出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缓慢、不稳定的情况,而且针对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工作不够创新,进而导致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出来。从宏观角度而言,个别地方的宏观政策对独立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这项工作缺乏重视程度,未能很好地保护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双方的利益,影响独立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发展。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来看,校企在合作过程中的目标未能保持一致,尚未统一教学计划和实践环节,从而导致学生综合实习效果受到不利影响。除此之外,独立院校的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缺乏对学生校外实习的有效认识,未能很好地应对和安排教学任务,加上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自身管理、教学压力大,所以经常让学生通过自主实习方式进行实践或者学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未能发挥过程指导和监督的作用,这种情况下造成学生实际锻炼和实践应用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学习水平。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独立院校人才培养价值

独立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改善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为了使学生在毕业以后更好地参与到工作活动中,其独立院校和教师应该注重人才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培养中,有利于让人才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提高人才学习和实践的效果。教师主要以应用型人才未来工作活动为中心,重点培育相关人才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还会更加重视人才能力培养,不断将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出来,通过有效的实践教育活动,促进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独立院校对人才培养和教学的目标是让相关人才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和培养中会根据人才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特点,全面改善现有人才培养方式、内容,运用应用型的教育知识发展独立院校人才的理论、实践、创新等能力,进而为独立院校人才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独立院校人才培养途径

(一)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独立院校要想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划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计划设置中,不仅需要确定学生理论知识教学和培养的计划,还要制定培养学生综合性和复合型能力的计划。独立院校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可以在实际工作和实践过程中将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独立院校可以结合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需要,结合独立院校专业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设计引导学生持续学习、合理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计划,并以目标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独立院校在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特色发展,不断将独立院校的自身特色突显出来,通过特色提高竞争能力,运用特色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而且独立院校在办学发展中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形成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战略。独立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可以将应用型学科方向突显出来,有效主导和带动学科专业发展。同时独立院校可以结合有关部门提出的产学研结合措施,通过和企业合作的方式承担产学结合任务,进而更好地为毕业学生录用选择提供良好保障。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产学研工作的需要,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寻找校企双向结合、互利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和途径,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同时,独立院校要想走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道路,必须要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创建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强势局面。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构建合作的协调机制,用来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也可以设计开放式的社会服务平台,构成多方位、多领域的开放办学格局,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效果。

(二)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首先,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层次合理、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法,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并且独立院校可以构建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也可以将课程分为公共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等板块。校企合作过程中,独立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融入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充分将独立院校学科教学对企业发展的服务和推动作用凸显出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来支持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开发各种科技等工作,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在校企合作中,应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或者人才培养的环境,推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培养企业一线岗位工作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中,校企可以通过成立校企合作班的方式,结合学校和企业需要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课程,并且在企业中开展实践环节的教学,进而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独立院校可以和企业构建教育集团,通过3+2的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企业可以将优秀的技术人员选派到高校做兼职教师,从多方面提高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当前对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教师自身素质。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与发展中需要注重师资队伍体系建设,全方位改革师资结构,通过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观念,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效率,或者运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增强师资队伍水平。一方面,校企合作期间,企业可以为青年教师创造深入了解企业的机会,有效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学习能力,带领教师接触到更多和企业或者领域有关的产品和先进技术,进而为提高师资力量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自身的项目融入到独立院校的教学和发展中,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开展科学研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问题。并且教师在承担科研任务和帮助企业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积累更多经验,然后运用于实践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效率。除此之外,独立院校可以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际的科研成果,最大程度地优化和创新课程内容,提升教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企业相关技术和知识内容的了解。

(四)创新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可以创新实践教学实施计划,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与完善中可以发挥校企合作优势,独立院校可以和企业构建长期合作关系,并聘请更多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优秀人员参与到独立院校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设计中。独立院校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运用到的技术和知识,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推动学校实践教学资源和企业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和企业可以让学生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题目有效进行实践活动和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巩固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学生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育中,企业可以吸引独立院校优秀毕业生参与到企业工作岗位中,从而使学生可以快速地进入到工作状态,增强自身的项目实践和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设计中,校企合作必须将独立院校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体现出来,实践教学需要符合独立院校的办学宗旨,促进独立院校实践教学的有效发展。

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许多学校采用的是校企合作方式,推动校企共同参与培养过程,进而为不同单位培养出更多适应不同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还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运用创新型教学模式、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玲丽,陈前军.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推动作用[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4):17-18.

[2]任利敏.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264-265.

[3]刘薇娜,李雪玉. 独立学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8(03):107-110+116.

[4]胡瑜杰.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优化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7):75-76.

姓名:朱雪琴1976.11--);族;籍贯:江西抚州学历:大学本科就职单位+职称: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高等教育新常态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策略研究”(JY161026);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13所独立学院的调查”(19YB359);抚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江西独立学院传统专业改造路径研究”(19SK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