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治理中生态材料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河道生态治理中生态材料的运用分析

程 ,伟

陕西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   陕西西安   710014

摘要:在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方面,中小河流在生态系统管理领域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中小河流的生态治理,可以修复被破坏的供水环境,改善水利工程,为生态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环境材料是河流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析了水利工程对河流管理的综合影响,并在描述生态材料的功能和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在河流综合管理中改进生态数据的应用。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生态材料;应用

引言

一般地,传统的河道治理多选用修筑防护堤、硬化河道等护岸措施,以满足防洪排涝、行洪安全的目标要求。这种治理在稳定河岸预报、防止河流冲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破坏了微生物、水生生物的迁徙路径和栖息地,水陆之间的连接通道被阻断,降低了河流的净功能,生态系统丧失。自1990年以来,生态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河流管理。作为保护和恢复水文水生态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起点,以多功能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基于经济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标,将建立生态、生物、环境和水利用领域的研究中心。根据水文化水文结构的目标和生态概念,河流的现代管理旨在管理生态、社会和行为领域,以便充分利用供水系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力,并不断改善生物舒适度、河流安全以及供水和河流系统的循环。选择合适的生态材料对于实现水资源管理的目标至关重要,因此也是实施生态概念的关键。

1河道治理现状和生态水利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河流的治理中,人们发现大多数环境损害是由人类和环境造成的,许多河流需要有效的治理。虽然就国家建设大幕而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利大于弊,但从长远来看,河流环境问题仍然比较明显,需要及时治理。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态影响,河流控制领域的河流管理必须按照生态优先和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

2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综合治理的影响 

2.1水利工程对河道水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形式被应用到取水工程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南北供水工程。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人工工业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改变了河流的水温,影响了鱼类和植被的生长,同时在自来水厂修建了大量的大坝,施工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水质和河流环境。废水处理不仅会破坏排水系统,还会破坏水生植物的健康生长。在自来水厂建设中,大坝对水资源的消耗是很大的。这会对河流的流速产生不利影响,减缓水资源的更新,降低水资源的质量。

2.2水利工程对河道附近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更多的废物,一部分扔进河里,一部分随意丢弃在河里。这些建筑材料含有对周围植物有不良影响的化学物质,会严重危害生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3硬质与生态材料的比较

  1. 1 硬质材料

1) 破坏景观环境。传统的河流管理往往侧重于基本功能的实施,如洪水、大坝稳定,因此河道建设时普遍存在河岸河底硬质化、渠系化、断面规则化等现象。传统的流量控制通常使用坚硬、耐久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和其他材料,从而提高礁石的耐久性和抵抗力,并提供高流速,以充分利用稳定山墙、涨潮等的基本功能。虽然这种类型的安全可以保证,但是坚硬僵硬的石头边缘,僵硬的屏障阻碍了水生植物之间的交流,河流孕育生命的功能被潮起潮落留于岸坡上的污浊破坏,以往青翠、绿意的自然景观消失不见,现代工业文明使得满目青绿、碧波荡漾、鱼游浅底、大树庇荫的河流自然景观逐渐消失。

2) 破坏水生态环境。坚硬的物质覆盖了河岸的整个表面,从而破坏了水培和陆地生物的生存条件。此外,坚硬的坡脚阻碍了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流的交换,由于自然过滤和渗透功能的丧失,使水变得更加浑浊。硬质材料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 (1)采用水泥、石料等材料修筑的河道岸坡,大大降低了河流水质净化、水源涵养等功能,水生物种难以生存并进一步了加剧水体的恶化; ;(2)水流的速度使一些水物种被冲走,岸边自然植物物种的缺乏和水生生物的衰退,对水禽等野生植物的生存有害;(3)由于太阳的影响,河流的温度变化太大,破坏了水系的平衡,特别是在高温易受病原体等影响的夏季,从而使河流变黑,增加污染。

4生态材料基本情况分析

4.1生态材料的基本功能

第一,充分满足河道边坡稳定性。生态材料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河道建设,河道水安全能够为生态材料的有效使用提供支持。基于河道的建设功能,生态材料在防洪排涝、调度方面也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第二,满足岸坡水土交换的功能。河道生态性还会体现在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系统的衔接上。基于此,生态材料的使用要注重连接水陆系统的联系。第三,满足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栖息的发展需要。生态河道建设会对植物、动物的生存发展提供支持,水生植物和动物也是生物链的重要组成。为此,生物材料要能够满足生物生长和动物繁育需要。

4.2生态材料的使用原则

生态材料的使用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安全性。生态材料的使用要能够为河道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支持,保证河道治理工作的安全,具体落实到防止洪涝灾害、抵抗自然侵袭。第二,经济性。在资源和能源紧缺的社会大背景下,河道工程的综合治理要坚持经济性原则,即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情况下选择资金消耗较少的环保、节能材料。第三,自然性。河道治理工作建设要注重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为此,要求河道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生态材料是天然建筑材料或者人工、天然混合材料。在这些材料中还需要注重选择透气性良好的材料,通过选择透气性良好的材料来为河床、河畔之间的能量交换提供重要支持。

5河流生态治理理念

5.1 基本原则

在显著增强河道行洪功能的基础上,采取增大河流空间异质性、立体形态多样性的非工程或工程措施,从而改善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创建多种多样的自然生境更好地维持水生动植物群落生长,应遵循的原则如下:(1)综合性原则: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应在保证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河流生态景观、水质净化等功能要求,兼顾亲水活动安全的需要。(2)自然性原则:坚持恢复湿地的生境,充分利用河流现状水文条件、地貌形态等因素,以人工修复为辅、自然修复为主;物种的配置及选择应以本土种为主,构建稳定性及自我维持能力较强的水生态系统。(3)经济性原则:生态治理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同步,以满足节能高效、因地制宜的原则,此外统筹后期管护与前期建设,最大程度的降低后期养护费用和前期建设成本,保证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1]

5.2浅滩生境理念

河流浅滩生境拥有较为丰富的光热资源,水陆交汇带宜形成湿地,积水洼地内各种水生植物数量繁多且种类丰富,为两栖或软体动物、鱼类、鸟雀、植食性昆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植食性水生动物又为两栖或软体动物、鱼类、肉食性鸟雀提供食物,各种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反过来促进水生植物生长,肥沃了土壤;茂盛的水生植物又丰富了两栖或软体动物、鱼类、鸟雀、昆虫的食物,如此循环形成了相辅相生的水生动植物食物链2

结束语

在人口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大规模增加水资源,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壤流失,河道治理区域的水域面积减少,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处于不平衡状态,河流周围的动物种植较少的植物。与此同时,工业化速度加快,工业污染对河流产生不利影响,环境恶化,污染下游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加重视受影响者对河流的管理,根据河流开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态材料,提高各种生态材料对河流管理的发展水平,减少河流污染,保持生态平衡[3]

参考文献:

[1]浦德明,何刚强.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J]. 水土保持研究,2003,11( 05) :33 -34.

[2]隋吉庆.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设计研究[J].地下水,2022,44(02):251-252.DOI:10.19807/j.cnki.DXS.2022-02-087.

[3]朱翔华.河道生态治理中生态材料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09):169-171.DOI:10.14122/j.cnki.hskj.2021.0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