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分析

吕贝克

天津市辰悦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300405

摘要:随着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发展,建筑行业的智能化程度也随之提升。通过互联网,使各个独立的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系统相互连接,实现了多功能的联动控制,从而为广大的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基于电气智能化的大楼,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同时也体现了人性化,体现了绿色、低碳的理念。这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问世,使我国建筑业步入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与普通的建筑项目相比,智能建筑的结构要复杂得多,而且施工难度也高,在各个项目的安装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因此,为了确保项目的功能,管理者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在智能化施工过程中,要强化质量管理,打造高品质的工程项目,促进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1.建筑电气智能化联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1联动控制构成

电气智能系统是整个建筑结构的一个关键部件。对电气设备进行智能控制,有助于实现各种作业的顺利进行。该控制电路由半自动电路、信号反馈电路、启停电路、辅助电路组成,可以建立完整的控制线路,保证其运行平稳。由于内部系统有时会发生断电,所以一般采用半自动线路,将其转换成人工运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防止由于断电引起的技术安全隐患。副电路的功能是对操作系统中的线路进行保护,防止短路时过强的电流对系统造成损害。

1.2应用情况分析

在功能完善的建筑中,建筑结构的变化会带来能量消耗,其中能量消耗最大的当属暖通空调系统。该设备可使住户保暖或冷却。因此,将智能电气系统引入到暖通空调中,能够有效地减少整个建筑的能耗。本系统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对空调的遥控操作。新风模块、送风模块和回风模块是三个主要模块。温度控制传感器、风向阀驱动器、湿度传感器等是空调系统运行的关键部件。此外,还有网滤装置,智能控制阀,稳压风机,供电系统等。采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时调整稳压风扇,手动调整风扇的开关量,便于使用者调整。在过滤装置出现故障,风机不能正常工作时,HUD智能控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用户及时更换。

2.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进程

2.1节能环保策略实施

目前,“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建筑电气工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同时,在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过程中,要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观念,促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电气智能化系统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极大地减少了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2.2人性化理念的贯彻

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应该在建筑业中引入智能电气设备。该体系可以在工作中为居民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他们的各种生活需要,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体验。因此,在设计电气智能系统的连杆控制技术时,应先了解使用者的实际需要,真正地解放使用者的手脚,让使用者可以享受到更加简单便捷的居住环境,进而提高使用者的居住品质。

2.3智能化设计的发展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住宅、写字楼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频繁,它们的舒适性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感。因此,智能系统应该融入到两种类型的建筑中,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环保、智能、人性化的居住和办公空间。

3.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

3.1设备执行系统设计

在楼宇电气智能化综合控制中,采用模块化的结构,采用独立的模块化操作方式,实现对楼宇整体的控制。该系统所采用的轨道模组一般是在大楼的电气设计流程中进行的。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对轨道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包括轨道高度,接口尺寸,规格型号等。在确认完毕后进行组装。组装时,必须遵循部件的工艺规范,不得违反规定。所以,设计人员要提供相应的指南。为节约空间,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导轨的尺寸和提高执行器的灵活性。

3.2照明功能设计

在进行楼宇电气智能化系统的联动控制技术时,设计者应首先改善现有的照明功能,以达到既能满足日常和紧急情况的需要,又能真正实现绿色节能的思想,从而达到节能合理的目的。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理解图纸中的有关条款,并根据建筑物自身的构造特点,合理地布置照明线路中的各种装置。在国内,住宅照明一般采用220 V的电压,商用楼宇采用380 V的电压。为确保线路安全,应采用电气智能联动控制技术,在紧急设备中安装10kV总容量的独立电源,以便在大面积建筑停电时,满足建筑短期用电需求。该智能照明系统应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照明的控制。

3.3暖通设备系统联动控制技术

供热与通讯系统在建筑能源消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为满足基本的供热与制冷需要,已有了一套动态的连接控制系统,以适应使用者的需要及适应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改进了内部环境的智能链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通讯系统的可控性和实时性,使得通讯系统可以在智能平台下进行自动调节,也可以根据对网络的信息进行存取。热传导系统按其结构形式一般由送风、回风、新鲜空气等组成。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控制,如:阀门控制、电压稳定风扇、温度湿度检测等。达到了不同的温控效果。通过对风机、电压稳定风机等设备的合理控制,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有效调节。在出现异常、网孔过滤部分堵塞、风机运行异常时,可根据预设的控制功能,对供热系统进行干扰,防止和控制火灾。

3.4系统运行设计

为了充分利用这种新技术,在对楼宇电气智能系统进行优化时,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操作设计。如果某个模块在系统中发生故障,将会引起电气系统的故障,甚至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在这个智能系统的工作中,数据的传递主要依赖于联合控制技术,各个模块的操作模式都是独立的。虽然各模块间有联系,但是联系不紧密,各模块依然是依靠各自的操作方式,与外部连接主要依靠输出、 USB、 IP等接口。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工作,必须在界面的选取上考虑其稳定性。

3.5设备执行设计

智能架构一直在发展,并以一种独立的模块结构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在将控制技术用于电气智能系统时,一般采用的参照标准为30 mm。在安装组件的时候,要考虑到使用的环境。因为它的控制类型比较小,所以它的安装空间也比较小。轨道很结实,在装载环境中还可以保护机箱,简化了安装过程,解放了用户的空间,给用户带来了很好的体验。

3.6系统运行稳定性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链路智能控制技术迅速发展,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也日趋成熟和稳定,虽然有些模块由于各种原因退役,但依然能够保证大厦的整体电力供应,同时智能链路控制系统的各个控制模块能够独立运行,并通过数据传输网络进行有效地协作,因此单一的模块问题并不会对智能链路控制系统产生什么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其接口通常采用 IP、 USP等。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满足智能链路的稳定要求。

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中的联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建筑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特网可以将各种独立的电脑与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联系,达到了联动控制的目的,为广大的建筑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傅王健.浅议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J].建筑与装饰,2020(7):171.

[2]杨学亮.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施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33-33.

[3]王加梁.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163(9):195-196.

[4]王加梁.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9):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