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煤企员工关系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新形势下煤企员工关系管理探讨

王芳

(淮河能源集团煤炭销售中心  安徽  淮南232000)

[摘  要]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煤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体制的形势下,员工关系管理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推动企业改革过程中潜力没有充分释放。本文在剖析员工与企业关系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做好煤企员工关系管理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员工关系管理  煤企  员工需求  具体措施

1.引言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被重视。煤炭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劳动者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较低。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下,煤企的管理方式逐渐由原来的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做好员工关系管理对煤企的改革发展起到支撑性作用。

2.员工与企业关系管理的内涵

员工与企业关系管理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管理,这种沟通主要采取柔性的、激励性的、非强制的手段,提高员工满意度,支撑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看,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纪律管理、员工人际关系管理、沟通管理、员工绩效管理、员工情况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与支持、员工关系管理培训等。员工关系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保障各项事务顺利完成,挖掘人的潜力,成为企业内部运转的不竭动力。

3.煤企员工关系管理的现状

3.1 当前,员工与企业关系管理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员工关系管理缺乏健全的工作机制。人力资源工作局限于“事务性”工作,人员关系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2 改革前,煤企大多具有行政化管理色彩,企业内部“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差都一样”的现象普遍存在,选人用人机制不够透明,员工晋升通道不够明确,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这些问题导致人才没有被合理的利用,存在人才流失现象。

3.3 煤企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齐。部分劳动者对国家、行业法规及企业的制度不了解,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这些因素导致以下管理问题:一是企业与员工关系方面存在隐患,劳动纠纷、上访等事件屡有发生;二是,增加了企业与员工的沟通难度,员工关系管理难度大。

3.4 新时代下,煤企员工需求趋向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工作环境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员工素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高,基层一线员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不同层级的需求差异明显。二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80、90后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这些新生代员工的自我意识较强,渴望自身价值被看到,但同时60、70后的员工仍然占煤企有较大比重。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员工需求也存在差异。

煤企管理者如果仅仅重视员工的岗位表现,而忽视了员工的其它需求,会导致员工需求的实现程度不高,员工潜力不能被有效地激发,存在潜在的人员流失风险。

4.加强煤企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4.1 加强员工企业关系管理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员工关系管理,能有效挖掘员工的潜力,减少员工的疲惫度,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提高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保障企业有序高效运转。

4.2 加强员工企业关系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良好的员工企业关系能促进企业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当企业文化与员工的价值观相一致时,员工才会视企业目标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5.新形势下,加强煤企员工关系管理的具体措施

5.1 转变煤企管理者的思想观念。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煤企也在进行改革,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的最终决策者和推动者,因此提升领导层对人员关系管理的认知和水平尤为重要。正确看待员工企业关系管理对煤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从全局角度,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渗透以人为本的观念,寻求工作契合点,建立健全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员工关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5.2 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绩效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绩效管理机制,形成相对公平的分配体制,有利于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内部活力。

建立按劳分配、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分配机制,消除薪酬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各种形式的“大锅饭”,打破薪酬分配按层级高低分配的问题,个人的绩效工资通过岗位绩效考核分配。通过岗位绩效考核等级评定,划分不同的等级,作为员工基本薪酬调整,年度绩效奖发放、岗位晋升、人员退出的依据。依据岗位绩效考核结果,建立人力资源内部劳动力市场,对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包括轮岗培训、换岗,通过转岗培训的方式,重新规划员工职业生涯。

5.3 建立有效的员工企业沟通机制。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思想和感情传递反馈的过程,以达到思想的一致、感情的认同。煤企组织结构复杂,点多面广,有效的员工企业沟通机制需要向上沟通与向下沟通相结合。

向上沟通是指员工与管理决策层的信息交流,可通过以下方式:一是,拓宽员工表达诉求渠道。企业可通过设立意见箱、员工热线、员工邮箱等形式,方便员工反馈意见;组织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需求;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鼓励员工广开言路,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收集解答员工提案。二是,煤企工会要发挥员工与企业的桥梁作用。定期对员工合理的意见建议、需求进行收集、归纳、整理,为决策层优化管理提供参考,同时要积极协调解决员工提出的问题和急事难事,并及时反馈给员工。

向下沟通是管理者向组织下层传递各种指令及政策,包括工作指示、工作内容描述、政策规章程序等。要想政令通畅,企业要做到:一是,坚持依制管理、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方面工作制度规范,加强制度落实,破除各项工作的随意性。二是,开展有效的员工培训,做好文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员工准确理解规章制度,及时了解组织目标和领导意图,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5.4 帮助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帮助员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将短期的目标同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通过目标管理和职工规划让员工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煤企可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一是,建立人力资源大数据系统,帮助员工提升自我认知,通过对员工价值观、理想、兴趣等因素的分析以确定目标取向,对职能、经验、技能、学历等与他人的优劣势分析确定能力取向,对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机会和挑战分析确立未来机会取向。二是,在员工职业生涯的初期,在组织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开展工作轮岗,让新员工自主选择接受不同岗位的挑战,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三是,企业内部建立公正透明的晋升通道,拓宽职位序列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

5.5 关注员工多元化需求。

调整改革前相对粗放的管理方式,关注员工需求之间的差异性与多元化。一是,建立合法合理的员工休假制度,保证员工正常的休息;二是,发挥煤企工会组织作用,解决职工急难愁盼,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大病救助、互助保障等暖人心的帮扶工程;三是,开展合理化建议,鼓励员工针对企业发展、管理方式和职工需求建言献策;四是,构建良好的摸排机制,动态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特殊困难等,帮助员工排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减少企业内部不稳定因素;五是,建立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减少劳动纠纷;六是,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掌握不同层级、不同年龄段的价值需求,从而制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激励手段。

5.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凝聚员工思想共识,引导员工行为,增强内部向心力,促进员工遵守企业各项制度,让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发展有机统一,有利于构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要凸显员工的重要性,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形成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不断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7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员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保持员工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构建企业和员工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一是,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导。通过设置心理咨询岗位,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疏导职工情绪;组织员工观看心理健康教育片,提高员工心理适应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帮助走出心理困境。二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员工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

结语:新时代下,人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员工是企业稳步发展的根本,同时煤企正处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不断探索新的员工与企业关系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潜能,将成为煤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参考文献:

[1]胡超君 周一鸣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新形势下的员工关系管理[J]. 商界管理

[2]崔纪红 新形势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3)

作者简介:王芳,女,1989.5,淮河能源集团煤炭销售中心,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