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减少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的措施

王汝杰,张明义,殷菲

烟台光明电力服务责任有限公司龙口分公司,山东 龙口 265700

摘要:配电线路安全是居民用电的基础,配电线路防外力破坏能力的提高将从根本上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网运行维护人员要把配网防外力破坏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全面做好线路巡视、消缺、维护等工作,通过反违章等手段,减少线路外力破坏的机会,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为用户提高安全可靠的电能。

     关键词: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防范措施

       前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使短时间停电,也会对用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在配电线路施工及其设备制造工艺非常完善的今天,由线路本身原因造成的停电事故已经很少,但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停电事故却时有发生。如何减少线路外力破坏事故,成为供电部门和运行人员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危害

        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通常是由于人们对电力知识不了解,电力设施保护意识淡薄,从而有意或无意地造成电力设施损毁,引发配电线路故障。由于配电线路接线方式复杂,运行环境多变,点散面广线路长,因而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发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而且,一旦发生外力破坏事故,其故障类型多为永久性故障,只能通过故障巡视、设备抢修等工作恢复供电。长时间不能恢复供电,不仅破坏电网稳定性,影响供电可靠性,也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长时间停电影响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可能会引发舆情等突发事件,给供电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2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原因

        2.1施工破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每年都有大量建筑施工。个别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忽视安全,违章作业,引发事故。施工所需大型机械设备极易直接破坏电缆或架空线路。特别是电缆线路深埋地下相对隐蔽,若施工前没有认真核对电缆走向,野蛮施工极易挖断电缆引发外力破坏事故。同时,在修路取土等施工时违反高压线路杆塔附近不准取土的规定,肆意挖掘,致使杆塔基础不稳,导致杆塔倾倒等外力破坏事故。

        2.2交通事故

        由于大多配电线路沿道路而建,在一些配电线路经过的交通密集区,特别是在视线不好的拐角转弯处,过往车辆极易碰触到路边配电设施,从而引发配电线路故障。为此,供电企业应及时根据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地设计配电线路,探讨现有电杆迁移改造的可能性。对事故频发地段要加强管控,电杆下部要刷防撞条,必要时加防护墩。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联系沟通,在道路旁安置交通安全提示牌,以便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道路旁边的电线杆。

        2.3环境影响

        尽管随着配电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绝缘化治理水平不断提高,配电线路抵御自然环境能力越来越强。但由于配电线路点多面广线路长,线路通道情况较为复杂,其供电可靠性容易受自然环境影响。而很多自然环境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根本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部分群众缺乏电力保护常识,在电力保护区内植树,由于树木容易搭挂线路,在绝缘薄弱的T接点、隔离开关(刀闸)等处容易引起配电线路对地放电;而且搭挂在线路上的树枝随风舞动,若不及时砍剪树木,容易造成绝缘损坏,进而发生故障跳闸。降雨会造成部分未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施工的杆塔基础冲刷,在大风天气可能会造成电杆倒伏,同时树木倾倒也容易破坏配网线路,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此外,风筝、塑料袋等悬浮异物随风舞动缠绕在配电线路上可能引发故障跳闸事故,有些宠物看管不严也会破坏电力设施引发事故。

        2.4蓄意破坏

        由于电力设备大多由铜、铁、铝等高价金属制成,部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盗窃电力设备。虽然近年来随着人民法律意识提高,视频监控增多,盗窃电力设施现象有所下降。但在偏远地区仍有破坏电力设施现象发生,如盗窃配电导线,杆塔金具等。这种现象不仅造成配电线路隐患,也使供电企业资产流失,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2.5管理缺失

        在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由于配电线路通道情况复杂,工作人员若不严格履行各自职责,未能遵照规章制度执行,定期巡视检查不到位,则容易忽视部分外力破坏隐患。外力破坏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极易引发外力破坏事故,进而造成故障停电。要加强线路巡视,积极监督大型机械作业现场,下达隐患通知书,宣传防外力破坏措施。

        3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防范措施

        3.1建立防外破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责任

        防止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是一项长期持续性开展的综合治理工作,供电企业要提高认识。为有效地防范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要建立健全防外破管理制度,成立防外破管理小组,明确各部门及各级人员责任,提升防外破巡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贯彻防外破管理制度,落实现场安全管控措施。加强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汇报分析,查明外力破坏事故原因,形成案例报告,以便更好指导防外力破坏工作。

        3.2提高配电线路性能,加强配电线路巡视

        为提高配电线路抗外界干扰能力,减少外力破坏事故,提升配网运行可靠性,要积极利用生产设备大修及技术改造工程,加强绝缘化治理水平,提高配电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新建线路及新安装设备要科学规划,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确保线路设备具备较强防外破能力。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布置智能化监测设备对外力破坏隐患进行预警。定期进行配电线路巡视,加强配电线路全方位、标准化巡视,核对配电线路通道内的超高树木等,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处理消缺,不得使线路带病运行。进一步完善防外力破坏事故专项巡视,加强重要线路、重要设施的巡视,及时发现配电线路附近大型机械施工、杆塔周边开挖取土、道路施工等安全隐患,下达安全隐患通知书,并根据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现场管控措施。对拒不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屡次违章作业且严重危及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可采取强制措施。

        3.3密切上下协作配合,加强内外沟通联系

        防外力破坏事故需要电力系统各部门之间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内部信息沟通交流,及时上报各类外破隐患。同时也要加强电力系统与政府各部门沟通联系。主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高政府保护电力设施认识,消除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携手共创互惠互利的和谐氛围。及时向政府部门了解各类施工项目,对涉及电力保护区的项目严格审核。组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安全培训,并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协议,对施工可能造成的外力侵害进行事前控制。

        3.4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积极利用报纸、微博、宣传手册等形式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知识,提高人民群众保护配电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的意识。要合理规划,全面部署,制定完善可行的宣传方案。只有让人民群众明白电力设施安全与其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才能调动起人民保护电力设施的积极性。特别要加强对大型机械操作人员及各类施工人员防外破安全宣传力度,使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了解配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防范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在作业现场突发安全隐患时通过有效途径及时反馈。同时,积极宣传相关电力法律法规,避免盗窃电力设施现象。

        4结束语

        防外力破坏是一件常抓不懈的长期工作,不仅要了解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原因,也要加强防外力破坏事故治理。通过建立防外破管理制度,加强配电线路巡视,密切内外沟通联系,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进而有效降低外力破坏事故,减少配电线路停电,提高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海涛. 输电线路设备防止外力破坏的对策探讨[J]. 科技与企业,2013(8):24-25.

[2]刘晨光. 10kV配电线路事故防范研究与探讨[D]. 山东大学,2014.

[3]巨毅如. 浅谈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 低碳世界,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