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聊城脱贫成果巩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聊城脱贫成果巩固研究

程俊峰  ,孙士银  ,刘雨晨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聊城 252059

摘要:旅游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但在旅游扶贫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扶贫和返贫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结合当地旅游扶贫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当地返贫的因素,将并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从脱贫长效机制、预警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脱贫成果巩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扶贫;脱贫巩固;防止返贫

基金项目:2022年度“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研究” (项目编号NDYB2022069)

贫困是全球治理的一大难题,也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视的民生问题,并且我国为消除贫困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国2020年已经实现全面脱贫,但是根据报告可知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标注不致贫风险[1]聊城市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在脱贫过程中以及实现绝对脱贫之后,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存在返贫风险因此,当务之急是防止返贫。防止返贫可以更好地巩固扶贫成果,强化脱贫成效,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

贫因素分析

一)直接导致返贫因素

1.因病返贫

在农村,昂贵的医疗费用是贫困人口再次返贫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因为贫困地区人口的防范意识不强,小病不治,能忍则忍,最终演变成重病,医疗负担加重;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医疗水平低,去城市花费的费用更多,就会出现一人病倒,拖累全的现象。所以,因病返贫在农村返贫因素中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2.因政策时效返贫

国家下发有关政策以来,全国很多省份都表示要优先于全国,都想率先脱贫,个别贫困地区的领导注重形象工程关注面子工程,直接政策性兜底,给贫困地区直接性“输血”,发钱发物到贫困户手中,考核审订工作一过政府停止输血,毫无疑问,脱贫人口立刻返贫[2]。同时,某些优惠政策的时效性,也会造成返贫的现象。发展乡村旅游,政府给予了项目立项,以及资金支持,农家乐、采摘园等均有较好的收益,但是这种政策一旦过期,就可能会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发展旋涡。

3.因贫困户个人问题返贫

一个地区能否持续性脱贫,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当地居民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因素。知识灌输是改变人思维观念最有效途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治本之策[3]村的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脱贫致富的能力欠缺,会因知识匮乏、能力不够,或者随着环境的改变随时返贫,甚至会带来代际贫困。

4.因环境因素返贫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灾害比如旱涝、蝗虫、台风、地震、泥石流等会对贫困人口产生二次伤害。自然灾害会对人身以及财产产生很大的危害,从而再次加重脱贫人口的负担。对于贫困人口来说,一旦碰到灾害脱贫成果就可能会全归零。

二)其他因素致使返贫

除了以上几种返贫因素,还有以下几种返贫因素。首先是家庭因素,某些脱贫后的家庭可能面临子女上学,需要大量的教育支出,对于农村来说这也是一项非常大的支出,所以因学返贫也是返贫的重要因素。再者是精神上的返贫,很多人思想落后,听天由命、好逸恶劳,精神无所寄托,即便是脱贫后,他们的心理也不会发生变化。现阶段,脱贫工作更多的是注重物质和经济上的贫苦,对于贫困人员的精神思想没有太多的关照,最后就会出现这类精神返贫

、防止返贫巩固脱贫

防止返贫和脱贫同样重要,都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法。通过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到北薛村脱贫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的防止返贫经验,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脱贫长效机制

1.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优化乡村旅游产品

立足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工艺产业、乡村旅游等对贫困户增收有明显作用的产业。通过旅游+农业,现在发展成熟的玉米、小麦、柿子、果园等与旅游相结合,旅游和产业相融合,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体验性旅游、采摘性旅游,发展休闲农业,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4]

在大数据迅速发展的时代,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旅游+互联网产业,推动智慧旅游贫困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互联网将贫困村的农产品推销出去,实施电子商务振兴农业;通过网络宣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但当地要加快移动网络4G5G的构建,以及其他设施的构建,为旅游+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5]

2.建立健全长效防灾机制

2019年,受台风利奇马影响,聊城莘县持续暴雨,很多农户大棚以及某些房屋都遭到了危害,蔬菜减产,房屋重建,增加了农户的经济负担。所以,为了避免此类灾害再次产生更严重的危害,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防灾减灾机制,对自然灾害做好预警机制。并且要及时发布对策,减少农户的损失,从而避免其中的贫困户再次陷入贫困。

3.建立健全医疗防返贫机制

因病返贫是贫困家庭返贫的重要原因。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目的是让贫困人口敢于并负担得起看医生的费用。市政府要根据动态监测系统与卫生健康部积极合作,对贫困户展开救助。市政府要与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社区诊所等医院合作,补齐农村医疗短板,让农户看得起病,不能出现小病不治或者诊治不当变成大病,最终致贫、返贫的情况。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建设好基层党组织是提高办事效率的关键。实践证明,好的党支部建设能够带领全村脱贫致富。所以,北薛村要想更好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建立一个更好的基层党组织。村两委要及时关注国家大事,获得最新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及时传达给村民。其次,村两委也要与邻村村委加强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富裕。最后,还是要维护村民的基本权益。

2.推进旅游赋权机制

乡村旅游扶贫的主题还是人民,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赋权给人民以及文化和旅游部。提高文化和旅游部的地位,发挥旅游业的主导作用。还要转变村民思想,变为我要致富而不是政府要我脱贫致富,让村民意识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让村民为了脱贫更加积极主动。与此同时,村民还可以通过村委向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提出建议,行使自己权利,为更好地推进村子建设献计献策。

3.加强乡村旅游宣传工作

鼓励贫困村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集中打造形象鲜明,能够代表当地乡村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纳入全市旅游宣传营销渠道。开展线上营销,充分利用八喜旅游网、抖音、快手等视频软件,进行重点宣传。与此同时,利用周围旅游资源,形成连接黑山景区、金斗山景区、雀山流苏林景区等的观光旅游带,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宣传。

)构建防止返贫预警机制

健全防止返贫预警工作,就要依托信息平台,线上线下同时排查,及时对边缘户、监测户施测救助,建立长效机制[6]

线上预警就是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建立扶贫数据库,实现全面的动态预警、监测和救助机制,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大数据动态监测可与线下组织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及时掌握村民返贫风险信息,及时更新并提供帮助。

线下预警机制是以村两委为主要人员,通过定期走访脱贫户以及边缘人员,了解他们的收入、健康、心理方面的情况,看其是否存在返贫的问题,及时上报,把握实时信息。以此来对因病、因灾等而再次贫困的人员进行最及时的帮助,把返贫率降到最低。

作者简介:程俊峰,男,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和乡村旅游。

1


1


[1]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的讲话》,http://www.zytzb.gov.cn/tpzyjs/339162.jhtml2022423日。

[2] 杨玉娇:《全域旅游下的井冈山反返贫机制研究》,南昌大学人文地理系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18页。

[3] 周怡安,简韬:《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22期,第161-162页。

[4] 农业农村部:《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https://www.moa.gov.cn/gk/tzgg_1/tfw/202003/t20200304_6338164.htm,2022年3月28日。

[5] 中央网信办等:《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推进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打造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精品路线》,http://agri.jl.gov.cn/zwgk/zcfg/zc/202201/P020220127340909419998.pdf,2022年3月28日。

[6]  陆宏夏,苏蕊花:《健全防返贫预警机制》,《广西日报》2020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