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难点及主要防控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非洲猪瘟防控难点及主要防控措施分析

黄志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546119

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该疾病是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直出现在撒哈拉南方的非洲区域,只要发病,就会给养殖人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损毁养猪产业。另外,目前并无特效药剂与疫苗能够防治非洲猪瘟,再加上其传染性极强的特点,因此该疾病防控难度极大,所以在病情出现之后,养殖人员或本地农业部门经常会采用紧急扑杀和无害化处置的措施,防止疫情快速传播。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难点;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是养猪产业需要面对的首要疾病,品种不同,年龄不同的猪都会被感染,并且和口蹄疫、蓝耳病等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相比,非洲猪瘟更难进行防控,因此如果非洲猪瘟出现,就会给本地的养猪产业链造成极大的毁坏,并且很容易影响市面上猪肉的供应。虽然当前非洲猪瘟的病情逐渐缓和,但养殖人员依然需要吸收教训,完成好针对疫情制定的防控工作,保证养猪产业能够健康、顺利地发展。

1、非洲猪瘟给养猪产业造成的损害解析

    第一,非洲猪瘟会给养殖人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最显著的特点是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并且传染能力强,当地的养殖场只要出现了病例,就会迅速扩散到其他的养殖地,因为有关部门没有研究出预防或者治疗非洲猪瘟的有关药物和疫苗,因此只要出现病例就只能将患病的猪实行无害化处置,有时为避免疫情扩散,可能会杀掉养殖地里所有的猪,这就是为何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养殖场倒闭的原因。除此之外,非洲猪瘟无法在短时间里清除干净,对养猪产业形成了长久性的约束,因此非洲猪瘟会给养殖人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非洲猪瘟的防控难度极大,因为非洲猪瘟没有办法进行治疗,所以只能借助防控措施避免非洲猪瘟的出现,但在防控时牵涉到很多内容。除此之外,非洲猪瘟的扩散速度极快,在进行防控时要投入很多时间、人力和物力,如此才可以得到理想的防控成效,因此防控难度极大[1]

2、针对非洲猪瘟实施防控工作的难点

2.1盲目地引种,隔离举措不到位

    部分养殖人员在养猪时为了追求品质和短时间内的利润,会盲目地引种,这给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例如在引种之前并未给猪进行核酸检测、从有疫情的区域引种以及引种之后并未实行隔离观察就直接饲养等,这样会加快非洲猪瘟或其他传染病的扩散速度,在无形中加大防控难度。因此,养殖人员在进行引种时,应该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严禁从疫区引种,引种之后要立刻实行隔离观察,保证猪的健康。

2.2检验疫病的力度小

    即使非洲猪瘟当前没有办法实施治疗,但借助有关设施却能实行准确的监测,然而部分养殖地里的养殖人员忽略了疫病检验工作,致使包括非洲猪瘟在内的许多传染性疾病不能被及时发现,进一步增大疫情防控的难度。另外,虽然在部分养殖地里实行检验工作,但受检验设施和检验水准的约束,不能准确地展现出检验结果,这些都会变成防控工作的问题[2]

3、提高非洲猪瘟防控效率的方法

3.1合理管控引种工作

    引种工作通常都是跨区域进行交易,如果引种不标准,非常容易把外面的病原体带进本地的养殖环境里,因此,为防控包括非洲猪瘟在内的多项传染性疾病,养殖人员要坚持自己繁殖自己养殖的准则,如此可以减少外界条件造成的传染病。除此之外,如果一定要引种,必须保证以下几个方面:

(1)引种之前要立刻确认引种区域是否是疫区,养殖人员不能从疫区引种。

(2)引种过程中要给猪进行疫病检验工作,排查猪体内有没有潜在的疫病,减少猪患病的可能。

(3)引种之后要把引进的猪隔离起来,并且给隔离场所实行消毒,每天观察猪的状况,并未产生问题以后才可以实施混养。

3.2合理建设,加强生物安全意识

    猪的成长环境可以对猪的健康情况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养殖时,养殖人员不可以只把利润当作养猪的目标,还要增强平常的养殖管理工作。第一,借助合理的养猪方法可以确保猪免受疾病侵扰[3]。第二,完成好重要疫病防控工作,非洲猪瘟横行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养殖人员不注重,没做好防疫工作。第三,养殖人员要逐渐提高本身的养殖理论水准,例如养殖人员要掌握正规的养殖措施、普通疫病治疗和重要传染病防控等知识,进一步保证养猪工作的正规化与专业化。

3.3完成好疾病检查和防控工作

    不管是养殖人员还是本地的相关部门,都要完成好疾病检查工作,对于养殖人员来说,应该聘用专家解析猪的平常状况,并且按时检验猪的成长状况和进行平常记录等。对相关部门来说,应该创立养猪疫病预警体制,例如在非洲猪瘟暴发的时候,相关部门设置检查站并且禁止其他区域的猪流入,紧急扑杀本地养殖场里的疑似病例,并且将养殖地封控起来等,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的扩散[4]。除此之外,在疫情防控期间,需要农业、兽医、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结合,严厉打击泔水流入养猪场的现象、给养殖人员大力宣传疫病防控措施,完成好非洲猪瘟的疫情排查和养殖地与养殖车辆消毒备案工作。

总结

依照上面所述,虽然当前非洲猪瘟对养猪产业的破坏力减弱,但不管是养殖人员还是相关部门依旧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一方面非洲猪瘟对养猪产业的破坏力很大,另一方面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难以开展,并且只要非洲猪瘟出现时没有合理的应对方式,就会给养猪产业和市场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非洲猪瘟防控时产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实行解决,进一步减少非洲猪瘟造成的影响,降低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邴睿,胡小东,冯小飞,王岩. 浅谈当前我国野猪非洲猪瘟概况及防控对策[J]. 云南畜牧兽医,2021(05):33-35.

[2] 贺稚非,余思洁,李洪军,李少博,李敏涵. 非洲猪瘟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在猪肉生产中的防控措施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0):299-304.

[3] 孙永健. 对我国畜禽养殖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以非洲猪瘟疫情应对为例[J]. 中国动物检疫,2020,37(03):57-63.

[4] 李丹,张芮琪,刘芳,薛嘉,谢晓刚,马乃祥. 非洲猪瘟防控难点及误区[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