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填精法治疗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者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补肾填精法治疗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者效果分析

王速轮

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 观察在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者使用补肾填精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的2021年11月-2022年4月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模式,研究组接受补肾填精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疗效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者使用补肾填精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肾精不足;智力低下;补肾填精法;

智力低下常发生于儿童发育期,表现为智力缺陷、残疾等智力功能显著低于同龄同龄儿童[1]。中医认为智力低下属于“痴呆”,《辨证录·呆病门》中提到,肾虚会引起痴呆,其中肾精亏虚是主要的证候之一[2]。当前,治疗以智力训练与教育为主,加以其他治疗。最近有研究显示肾填精法治疗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者效果显著,本文就相关治疗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2021年11月-2022年4月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研究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2~16岁,平均年龄(37.99±2.75);常规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15岁,平均年龄(34.49±2.44)。组间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精神病学》[3]中有关智力低下的诊断:智力低于平均水平,即智商(IQ)低于70分。

1.2.2肾精不足诊断标准

生长发育、言语、反应、表情、思维等方面低于同龄人,舌质淡,苔少,脉弱。

1.3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无癫痫及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4)监护人同意者。

1.4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2)由其他器官引起的智力低下;(2)存在先天性、免疫系统疾病。

1.5治疗方法

1.5.1常规组  给予常规智力教育训练,训练内容有正负强化,正强化正确的行为,负强化对不良行为进行警告刺激,阻止行为发生。此外还有系统脱敏、消退法、暂时隔离、惩罚法等。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每天一次,一次30分钟。

1.5.2研究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填精法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中药方使用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药材包括熟地、当归、莒蒲、山药、伏神、山萸肉、远志、枸杞子、益智仁、黄精。用水煎煮30分钟,200~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2)针刺疗法:取两组穴位:第1组为百会穴、四神针穴、智三针穴位、水沟穴、肾俞穴、太溪穴、三阴交穴;第2组取百会穴、四神针穴﹑智三针穴、肝俞穴、悬钟穴、足智针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3)穴位敷贴:用熟地、莒蒲、山药、山萸肉、远志﹑人参、茯苓、益智仁、肉桂组成敷贴用于大椎、肾俞、干俞、命门、太溪、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每天一贴。

1.6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使用WISC-Ⅲ对患儿治疗前后进行评估,采用尼莫地平计算IQ提高率,IQ大于70视为治愈,IQ提高率大于等于30%视为显效;大于等于10%视为有效;小于10%视为无效。

1.7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单位用(x±s)。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评分

治疗后,研究组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研究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常规组

44

2(4.54)

15(34.09)

20(45.45)

7(15.91)

37(84.01)

研究组

44

5(11.36)

15(34.09)

21(47.73)

3(6.82)

41(93.18)

χ²

2.291

2.234

1.316

4.227

5.14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智力低下是指在生长发育时期内智力显著低于同龄水平,主要表现在言语、理解、思维、心理、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低。中医认为智力低下与脑、肾等其他脏器密切相关。《医学心悟》中提到: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儿的是由胎禀不足所致,进而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脑窍失养。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是导致痴呆的致病因素,与现代医学中遗传因素所致智力低下论述相同。当前,国内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教育训练和康复训练为主,辅以传统中医疗法[4]。因此,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合用,能将治病的疗效发挥到最大优势。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补肾填精法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在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者使用补肾填精法的临床疗效显著。补肾填精法包括六味地黄汤、针灸、穴位敷贴,三者合一,极大发挥功效优势。六味地黄汤是补肾汤剂

[5],可有效调理肾气不足等症状,药方里面包含的熟地是滋阴补肾的良药;山萸肉、当归、黄精、枸杞子、益智仁是滋养肝肾、养血益精;山药、莒蒲起到健脾益气、交通心肾。针刺百会、肾俞、肝俞、悬钟、太溪、三阴交、水沟等穴位可以共同发挥滋肾养肝,开窍益智功效。穴位贴敷可以进一步增强补肾填精与开窍益智。

综上所述,在中医整体观念下将三种中医疗法结合,共同发挥补肾填精的功效,治疗肾精不足型智力低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会军.针刺配合引导式教育对智力低下患儿智力水平及社会适应行为能力的影响[J].中医儿科杂志,2021,17(05):91-93.

[2]]苏薇,许金波,童光磊.智力低下儿童的中医证候特征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6):122-123.

[3]郝伟,于欣.精神病学[M].7版.北京:人命卫生出版社,2013:204-208.

[4]何振雄,陈志玮,文小燕,等.益智助长膏结合针灸康复治疗儿童智力低下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01):165-168.

[5]詹苏欣.六味地黄汤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