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刘培培,侯凯丽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所收治的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其中有24例患者为局限型、26例患者为广泛型,针对所有患者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需要检测患者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临床附着丧失和牙周探诊度等指标数据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出血指数(2.78±0.92),菌斑指数(2.78±0.92),临床附着丧失(3.25±1.87)㎜,牙周探诊深度(3.49±1.92)㎜;治疗后患者出血指数(0.81±0.53),菌斑指数(0.82±0.52),临床附着丧失(1.99±0.74)㎜,牙周探诊深度(2.26±1.07)㎜,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其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炎症进行控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其与慢性牙周炎有着明显差异,致病细菌特殊,部分患者呈现出吞噬细胞的功能异常,而且该疾病具有家族性特点。该疾病在年轻群体中比较多见,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发病之后牙周组织损伤严重。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牙齿松动、移位以及脱落等症状,其正常生活因此受到了影响和干扰。针对侵袭性牙周炎主要治疗方式为牙周基础治疗,借助超声波或者是机械法清除菌斑牙石,并抑制或者是清除感染的微生物。为此本研究尝试针对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所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其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所收治的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其中有24例患者为局限型、26例患者为广泛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20-85岁,平均(27.98±4.3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侵袭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要求,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慢性疾病,半年内没有实施牙周治疗,1个月内没有服用抗生素。

2、方法

针对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急性炎症的控制。针对患者的症状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维生素C等进行治疗,局部给予少量过氧化氢进行冲洗,可以在牙周袋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二是做好致病因子清除工作。患者牙周的急性炎症得到有效控制之后,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对患者的牙周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结合评估数据结果,制定后期治疗方案,可以才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三是固定松动牙齿。使用夹板在患者舌侧固定松动牙齿,一般来说在前3个月需要每月固定1次,随后则每3个月1次,要安排患者定期进行复查,结合患者牙周以及矫治结果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工作。四是做好健康教育。为了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期间各类突发性情况的发生率,在治疗期间还需要落实好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全面深入的了解牙周健康知识,提高患者保护牙齿意识,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

3、疗效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以及探诊深度等数据指标进行评估分析。同时对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牙齿前后或者是左右摇动<1㎜为Ⅰ度松动,前后且左右摇动<1㎜为Ⅱ度松动,前后、左后、上下均摇动<1㎜为Ⅲ度松动。

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数据指标情况(

时间

出血指数

临床附着丧失(㎜)

牙周探诊深度(㎜)

菌斑指数

治疗前(n=50)

2.78±0.92

3.25±1.87

3.49±1.92

1.96±0.98

治疗后(n=50)

0.81±0.53

1.99±0.74

2.26±1.07

0.82±0.52

t

5.679

6.283

5.898

6.234

P

<0.05

<0.05

<0.05

<0.05

三、讨论

牙周炎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其与人体口腔组织的构成特征存在有一定的关联性,患者患上牙周炎之后,牙龈类杆菌、螺旋体、中间类杆菌等大量致病细菌将会潜伏在龈下菌斑,进而使得患者的牙龈炎症症状进一步加重,最终形成牙周袋,患者症状比较严重时牙齿将会出行明显的松动,由此导致牙齿脱落。侵袭性牙周炎与免疫功能低下,中性粒细胞降低存在有一定的关联性,其具有家族聚集性特点,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如果预后效果不理想,患者将会出现大量牙齿脱落的情况,这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进行口腔科疾病治疗时,对牙周进行基础治疗时后续一系列治疗工作实施的基础所在,只有控制好了牙周不良症状才能顺利推进其他治疗工作的实施,消除患者致病因素、控制牙龈炎症。

结合本研究的数据指标可以发现针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的牙龈炎症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治疗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也从侧面正面了相关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基础治疗的作用与价值,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总之,针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借助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缓解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其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在治疗后满意度相对比较高。在临床治疗期间,需要提高对相关治疗方法的重视度,积极主动推广,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刘怀勤,徐扬,高玉,郝亚楠,高雷.基础治疗在牙周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2):49-50.

[2]王少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08):98-99.

[3]于兰,吕敏敏.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疗效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1):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