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1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张鹏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摘要:目前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若要以低质量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已经难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只有通过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才是产业长久发展之计。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新晋的旅游胜地,因此农村旅游业发展备受瞩目,有机会成为新兴的消费热点。但当前农村旅游业还存在许多问题,会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只有实现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够有效破解旅游业发展瓶颈,以期满足游客高品质、高质量的旅游消费需求,助力农村高质量发展,体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旅游产业

引言

乡村文化复兴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政治战略决定,有着战略地位、全域性、长时间的特征。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其应当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旅行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农村旅行是文化旅行产品的主要分支,是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新型产业手段,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新的引擎效应。

1农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1经营模式粗放

在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均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制度等来监管和保障。然而发展的不均衡,使得部分地方政府并没有为当地农村旅游的发展制定有效的管理条例和规范指导,导致农村旅游产业呈现出粗放化的经营模式。例如,景区卫生没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标准,缺乏详细的卫生管理条例,导致景区卫生环境低下,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影响当地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服务较为单一,千篇一律的服务产品和模式会让消费者产生疲劳,吸引力低下,缺乏有效监管和引导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1.2农村旅游业管理水平较低

现阶段,农村旅游产业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其一是以村委会为主的自主开发式农村旅游开发模式,其二是以旅游开发公司为主的农村旅游模式。不同的旅游业经营主体具有显著化差异,前者缺乏合理化和长远化的旅游发展规划,在旅游管理模式、旅游营销模式、旅游盈利模式、旅游宣传模式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拥有发展自由性、不需要被旅游开发公司剥利,利润相对较高;后者则在旅游规划、管理、营销等方面更具经验,能够指导农村旅游业朝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但无论哪种发展模式,农村旅游业的管理及服务水平均要滞后于城镇旅游业水平,原因在于农村旅游服务业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为主,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旅游服务培训,且缺乏专业化人才提供旅游服务,因此容易造成农民和城镇游客间的信息不匹配,从而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美丽乡村的优势会提高农村旅游业的知名度,而农村旅游业的繁荣也是美丽乡村的价值体现,美丽乡村能够为农村引来游客,想要留住游客则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作支撑,但当前农村旅游业管理和服务的缺陷则可能成为游客流失的隐患。

1.3旅游文化产业缺乏特色

随着时间推移,农村地域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重多文化产业的出现使发展特色更加不明显。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时,没有将知识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比如当地虽然有剪纸艺术、糖化艺术、非物质以外的产业。但是由于缺乏长远的目光,使地区产业发展以现阶段的经济效益为主,缺乏对于特色产业的结合发展,未形成地区产业特色发展,整体发展规模与方式大体相同,大多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产业进行规划与发展。

2推进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

2.1依据发展情况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乡村振兴背景下,相关人员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和设计时,要深入实地考察,全面掌握当期村民生活习惯和细节,了解区域环境、生态、资源等要素,明确制约乡村发展的消极因素。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乡村公共设施服务水平。还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严格考察乡村旅游项目,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出正确评估,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乡村旅游。例如,建设生态村项目,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建设美丽家园相结合,涉及道路硬化、街道绿化和亮化、能源清洁、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在搞好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符合时代潮流的信息化技术,培养一支专业运营乡村旅游产品的信息化团队。采用新兴媒体手段为乡村旅游发展、引流,充分提高乡村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在一定范围打响品牌效应,形成较大影响力,稳定带动地方区域整体经济。同时,为了保障有效提升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也应该对其注入相应的资金成本支持,对互联网基础设施更新优化,对整合乡村旅游信息的软件功能充分设计与开发,借互联网信息之力,建立乡村旅游宣传网站平台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并利用信息技术细分景区经典,设置游客客流量上限阈值,建立实时监控预警机制,提升景区管理调度水平,为乡村振兴夯实良好的基础。

2.2加大对旅游服务业的监管力度

加强领导力。各级旅游监管部门从上到下都要重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监管工作,将其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地方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首先监管部门中应设立专门的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监管小组,进一步完善考核的制度,扩大考核的内容,并且做到有据可循。其次建立动态化的评估机制。相关部门应对于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肯定并予以奖励,对于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商家要予以惩罚,并开展第三方评估,定时向社会公布结果。最后在法律层面上要针对旅游行业做出专门的法律条文,尤其明确乡村旅游所涉及的内容,让那些非法经营的商店、旅店、饭店不再心存侥幸。明确的法律制度也可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业,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不断的发展动力。

2.3拓宽旅游深度,带动地区产业发展

传统的旅游业只为游客提供了简单的旅游服务,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时间与空间因素,不同产业之间很难有效融合,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有限。而智慧旅游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促进电子商务平台的结合,能够为不同行业与企业创造合作的机会,使不同利益群体有效结合在一起,使智慧旅游的范围更广。各个行业也能够通过关于游客的需求喜好的大数据分析,调整自身的服务,更好地迎合游客的需求。

2.4拓展农村旅游宣传方式,提高农村旅游的市场占有率

在数字化背景下,农村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将农村的好山、好景、好人、好文化等农村美元素进行有效传播,从而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农村。传统的农村旅游宣传方式主要通过报纸、电视、旅行社等媒介实现,随后又借助网页媒介进行创新,但这些宣传方式已经难以迎合现阶段游客的消费需求,因此必须拓展宣传方式才会为农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契机,进而提高农村旅游的市场占有率,形成竞争优势。农村旅游开发公司可以借助美丽乡村的背景优势,挖掘农村潜在的美元素,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成功吸引粉丝的关注,通过长期的宣传势必会为农村积攒客源,推动农村旅游业的繁荣。拓展农村旅游宣传方式不是抛弃以往的宣传方式,而是注重宣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农村旅游开发公司也要重视以往宣传手段的创新,以期扩大农村旅游产品的宣传范围,助推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进一步推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大量实践表明,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产业,对于促进脱贫致富、发展物质财富、提升精神面貌、吸引高端人才、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其所延伸出的产业链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带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车洁.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4):35-37.

[2]邹礼跃.乡村振兴背景下滇川藏交界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2,41(1):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