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常人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特殊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关于正常人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特殊案例分析

胡丽丽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蒙医医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处于持续升高状态的原因,提高CK的认识。方法:对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原因所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查并分析。结论:各项检查表明无感染、心肌损伤、无肌肉损伤等情况,报道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持续升高的特殊病例。

关键词】 肌酸激酶(CK)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

患者是一名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的特殊病人。肌酸激酶可简称为CK,CK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转运、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能可逆地催化肌酸与ATP之间的转磷酰基反应。肌酸激酶(CK)是由M(肌肉)型和(或)B(脑)型2类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主要有CK-MM,CK-MB和CK-BB   3种同工酶形成。CK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以骨骼肌、脑及心脏中含量最丰富的,在所有组织中,心肌内CK-MB含量最高,占CK总量的20%-46%。在急性心肌梗死和骨骼肌损伤时,血清中CK水平迅速升高,由于心脏、骨骼肌等组织中所含的肌酸激酶同工酶不同,检测CK同工酶便成为鉴别损伤来源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甄别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肌损伤时,如怀疑病人有急性紧急梗死或者心肌炎时要进行心肌酶谱排查,尤其是心肌特异性酶谱,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

正常状况下,肌酸激酶比肌酸激酶同工酶要高,但在实际出现了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肌酸激酶要高的状况。此研究研讨生化检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肌酸激酶的原因。具体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30岁,平日无任何不适,在一次体检时偶然检查出心肌标志物心肌酶异常:肌酸激酶CK:430U/L,肌酸激酶正常值(参考范围0—145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645U/L,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值(参考范围0—24U/L),心肌肌钙蛋白0µg/L,心肌肌钙蛋白正常值(参考范围0—0.056µg/L),患者无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住院观察,经检查患者神志清楚,自主体位,胸、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检查中CK-MM:31.3%降低,CK-MB :2.3%正常,CK-BB :0%正常,巨CK1: 66.4%升高, 肌酸激酶MB质量1µg/L正常,检查抗核抗体谱(18项)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全血、尿液等检查正常,甲状腺功能无异常,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报告正常,静态状态下心内结构、功能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住院给予营养心肌治疗,心肌酶未能得到明显改善,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还是处于持续增高状态。

结果

经过各项检查未能查出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的原因,患者无任何不适,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需要定期复查,每季度检查一次CK及CK-MB,经过5年的定期复查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数未降至正常水平,期间无任何不适,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出现心肌酶异常,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增高。检查中发现CK-MB高于CK,可能存在假性CK-MB升高,主要原因是巨CK-1升高并且该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在发现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升高而身体没有任何症状和不适,应通过完善辅助检查,结合临床,定期进行复查和有症状及时做检查。

讨论

肌酸激酶包括3种同工酶CK-MM、CK-MB、CK-BB 。所以理论上CK-MB的活性是不可能大于CK活性的。但是临床工作中却时常会出现CK-MB活性大于 CK活性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同工酶活性大于总活性的情况呢?个人认为与同工酶的检测方法有关: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的,CK/CK-MB 试剂为分析仪配套试剂。根据说明书上写的检测CK-MB的方法是免疫抑制法,出现CK-MB, 活性大于CK的情况就是由该法检测原理造成的。正常人体中CK-BB很少,不需要考虑,而免疫抑制法就是建立在上述情况上。用抗体抑制M亚基活性,所以CK-MM会全部失去活性,而CK-MB, 活性失去一半。这样测出的CK活性实际就是CK-MB一半,所以CK-MB活性应该为测定的2倍。但如果 CK-BB存在就会使结果偏高, 即测定的CK-MB活性大于CK活性。所以CK-MB>CK是可能的。检查中发现肌酸激酶巨CK-1升高,巨CK-1实际上是CK同工酶与自身抗CK抗体(免疫球蛋白)形成的一种大分子的复合物,最多见的是CK-BB与IgG或IgA的复合物,其电泳区带位于CK-MB和CK-MM之间。巨CK-1在老年妇女中常见,在健康人的血清中亦检出了它的存在。目前认为,巨CK-1系一种良性现象,和特定疾病无关。因此巨CK-1导致假性CK-MB升高的可能原因。

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一般情况下具有临床意义,但当CK的构成成分发生特殊变化时容易出现异常值,CK异常升高而患者没有心肌、骨骼肌损伤的证据造成人们对结果判读的疑惑,进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 程文芬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肌酸激酶高的原因探讨包头医学2009年第33卷第1
  2. 许如意、杨哗,肌酸激酶同工酶假性升高,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1月第17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