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干预改善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团体心理干预改善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分析

葛莎莎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 重症医学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采用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50名护士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通过使用团体心理干预来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一共进行6次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护士的不良情绪情况。结果:本次实验对象在团体心理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差异显著,团体心理干预前护士的SDS、SAS评分高于干预后的SDS、SAS评分(P<0.05),差异显著。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并且需要的时间短,效果显著。

【关键词】团体心理干预;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

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天都要面对重症患者,亲身经历生命的流逝,每天都要经历生死离别的场面,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这样的场景和患者家属的悲痛欲绝的情绪及不好的言语行为[1]。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心理水平不高,心理承受能力有限,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2]。本次实验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持证上岗的工作满一年以上的50名护士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这50名护士一年期间一直坚守岗位,健康状况良好,并且头脑清晰,知情此次试验内容,遵从实验安排。护士年龄在24岁到41岁之间,平均(31.25±2.36)岁。本次实验主要是研究采用团体心理干预前后的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情况。

1.2方法

本次实验的时间为6周,一周进行一次团体心理干预,一共进行6次。团体心理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娱乐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了解护士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身体情况进行分组活动,可以跳绳、唱歌、跳广场舞、打保龄球、打羽毛球、游泳等团体活动来释放工作中的压力,舒缓紧张情绪,放松紧张的神经。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可以进行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加强成员的合作,建立友谊。(2)对研究人员组建一个沟通群,护士长为群主,工作生活中面临的难题等都可以在群里讨论,然后群成员想出办法帮助其解决问题,可以在群内诉说自己所面临心理压力,护士长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群内定期发送一些积极心理连接,然后让成员进行观看,增加心理承受能力。群内成员能感同身受当前护士所面临的问题,能够提出有效的办法帮助其解决当前问题,增加成员间的彼此信任,加强合作。(3)减压训练,可以聘请心理专家对研究人员进行专业的减压训练,通过学习,护士能够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学会自我调节,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4)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专业知识水平较高,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快速应对突发情况,反应迅速,可以对研究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和急救处理能力。(5)提升护士的薪资水平,通过绩效发放工资,优先进行职位提升,提升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重症监护室护士通过团体心理干预前后的SDA、SAS评分。采用情绪评分表进行评分。SAS表里含有20项指标,50分为分界点,50-60分为轻型,61-70分为中型,超过71分为重型。SDS表里也有20项指标,52分为分界点,52-62分为轻型,63-73分为中型,超过74分为重型。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通过软件SPSS21.0完成数据统计,本次数据均采用计量数据进行分析,用(±s)行t检验,当P<0.05时,干预前后差异明显,本次实验有意义。

2结果

重症监护室护士采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对比:重症监护室护士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SDS、SAS评分比干预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

表1.对比重症监护室护士SDS、SAS评分(±s)

时间

例数

SAS(分)

SDS(分)

干预前

50

48.68±8.57

52.30±11.95

干预后

50

36.24±7.01

40.28±8.79

t

7.9448

5.7294

P

0.0000

0.0000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护士每天处在重症患者多,急救任务多,急救设备多的环境,长时间的处在应激状态,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3]。然而重症监护室的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需要加强心理承受力,所以需要有效的心理干预来帮助解决心理问题。而团体心理干预通过研究人员进行你帮我、我帮你的模式,让每个研究人员在沟通和交流中学习与发展,通过团体活动能加团员间的合作,改善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了工作中抗压能力,能够积极的有效的面对突发情况和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4]。团体心理干预通过组建娱乐方式让重症监护室护士人员通过相应的运动进行释放心理压力,组建微信群帮助重症监护室护士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加强成员的互帮互助作用,积极有效的解决问题,通过聘用专业的心理人员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减压训练,通过学习重症监护室护士能够更好适应工作和生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强重症监护室护士的专业水平,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加强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反应及应变能力,通过绩效考核提升重症监护护士的积极性,增加其责任心

[5]。本文中,重症监护室护士通过团体心理干预,干预后的SDS、SAS评分明显小于干预前评分,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存斌.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分析[J]. 健康必读,2021(2):219.

[2] 吴晓珩,张萦,罗礼琴,等. 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韧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3):2149-2151.

[3] 李秀花,鹿瑞. 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中心理压力产生原因及应对[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4):2460-2463.

[4] 赵振华,李敏,陈璐,等. 员工援助计划用于ICU护士心理健康管理[J]. 护理学杂志,2021,36(12):8-11.

[5] 杨秀荣. 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管理对策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19(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