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生临床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生临床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价值

肖立 ,陈志强 ,顾烨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13000

【摘要】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课程思政”以来,培养一个高素质,技术过硬且热爱护理事业的护生是当前临床护理教育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利用“一体两翼”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培养复合型全能人才的目标。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及“一体两翼”的优势和特点,两者相结合,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临床课程思政;手术室护生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提出“课程思政”思想[1],进一步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有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等特点[2]。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护生护患关系的建立、规避医疗暴力事件及提高护生的岗位胜任力。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末期,将“护生”过渡到“护士”,其人文素质即将进入应用检验阶段。护生人文关怀、共情及临床沟通能力是人文素质的主要体现[3]。因此,本文主要在于总结手术室护生教学现状,分析“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生临床课程思

政中的应用价值。

一、“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的含义

“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一体”即系统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两翼”即“研究型+互动型”教学“两翼”。这一模式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辩论、小课题报告、读书报告等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彰显课程思想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它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培养复合型全能人才的目标。护生是未来护理队伍的主力军,人文素质教育可为未来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方向,提高她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4]

二、手术室护生教学现状

我国的护理教育在一段时期内特别注重护生护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护理操作技能的训练,往往忽视了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如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生命和文化背景等,以致护生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人文关怀意识淡薄、不能领会患者实际需要等现象[5]

护理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护理学人文知识进行有效交融。教师在护理学理论专业课教授过程中主要侧重于讲解护理学专业知识概念、护理学基础理论、护理专业病例分析等方面,而忽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践 分析问题能力、临床解决问题能力,不利于学生提高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 进而影响护理学生护理人文素养培养[6-7]

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理解,多数医学院校深度研究分析了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整体现状,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其中包含了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框架单一化,护理专业职业观、道德观念相对淡化,护理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综合水平相对欠佳,人文知识掌握较差和缺乏人文关怀服务等问题,因此,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有利于推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向更深层次发展[8-9]

三、“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生临床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技术水平,还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较高的人文素养、职业素质。教师的思想道德、行为模式等修养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必须不断强化政治、责任的意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构建大思政格局,把思政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教师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基于“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改革原则,把德育、智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探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护理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采取微课、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方法,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医院、家庭、社区、社会中报道的真实病案、伦理、医患纠纷等内容,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分析,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爱伤观念。

优化考核体系。积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性化的考核体系,将人文知识列入理论考试试题中。在操作技能考核时,以案例分析为主,设置理论问题和操作考核名称,将人文素质评价标准列入到操作技能的考核标准中,提高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

护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之间反复循环,护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升,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

四、小结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程都应守好一门课,种好责任田,使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0]

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素质教育为主线的改革原则不动摇,提升全体教师职业素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加强思政与护理专业课程的融合,在此发展趋势下,能有效提升高职护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Wang Y,Zhang Y,Liu M,et al.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in nursing students:A structural equation approach[J ].Nurse Educ Today,2019(86):104,315.

[4] 张立历,王小丽,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 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9,24(6):66-68.

[5] 周素民,李向青,张献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J].卫生职业教育,2008,(13):66-67.

[6]孙英梅,戴亿绵,栗红侠.人文社科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调查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5(34):150-153.

[7]乔雪,郝玉芳.我国高校护理专业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教 育的策略[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8):639-641.

[8]张萍萍.提高护生对人文素质培养认知度的探讨[J].全科护 理,2011,(3):276-277.

[9]李娜,刘超,魏俊伶,等.护理人文课程内容整合与优化的研 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5):583-585,608.

[10]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