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外科新护士带教方案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儿童神经外科新护士带教方案构建

王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神经外科,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

摘要:众所周知,危重病常见于神经儿外科,包含且不限于癫痫,颅脑肿瘤,脑积水,卤缝早闭,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及脑外伤,在这些危重病的护理工作中,谨慎与细心必不可少,经验与技术也尤为重要。因此,在神经儿外科,人才梯队的培养十分关键。这不仅对新护士有较高要求,对带教老师更是巨大的挑战。而新护士和带教老师互评、自评带教效果,共同学习进步,可以使带教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新护士;临床带教。

1.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新护士存在的问题

1.1.1神经外科专科理论知识不足且难以确定不足之处。大多数情况下,新护士是应届毕业生,在学院式学习中,接受的知识范围广泛,涉及内外妇儿各个科室,在入职神经外科前也没有系统性的学习相关专科理论知识,这类知识相对匮乏。即使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作为学习样本,仍难发现自身对护理常规某些具体知识点理解的偏差与不足。

1.1.2实际操作能力弱,缺乏操作经验。儿科俗称“哑科”,盖因婴幼儿无法表达自己的痛苦,不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依从性差,加之病情发展较迅速,提高了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如今,在优质护理服务[1]作为护理界新目标的大环境下,在心电监护,吸痰,吸氧,股静脉采血,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输血,上胃管等八项基本操作中,特别是股静脉采血和静脉留置针穿刺等侵入性操作上,患儿家属往往要求“一针见血”,以期尽可能减少患儿痛苦,理所当然希望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来进行操作。这对于缺少经验的新护士来说,进一步减少了练习实际操作的机会,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1.1.3护患沟通能力不足,缺乏经验性沟通技巧。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的新护士,仅用学院的理论沟通知识应对患儿及患儿家属,难免脱离实际,沟通效率低下,沟通效果差。尤其是部分极为焦虑的危重患儿家属,新护士无法及时为其疏导心理压力,进而产生患儿家属不信任护理团队的隐患。

1.2带教老师出现的问题

1.2.1 教授方式的制定不考虑接受效果。一般来说,带教老师对新护士的教授方式,专科理论知识方面是单方面讲解,没有来自新护士的回馈,不了解新护士的接受程度。护理操作方面,是直接指挥新护士的护理工作,不发挥新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造成新护士的积极性下降。

1.2.2 自身知识相对陈旧,更新慢,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不高。带教老师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面对某些少见疾病或突发病情变化的护理时,遵循经典临床经验,缺少如询证护理[2]、创新护理等新的护理理念。而在带教过程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向新护士传导,与新护士的新理念、新知识产生冲突,容易造成教学质量低下。

1.2.3 重复教学导致效率低下。带教老师通常是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平均年龄35岁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家庭压力大,日常工作之余无法充分关注新护士的学习进度。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又因陷入繁忙琐碎的护理工作,对新护士的教学工作难以连续,往往需要频繁回顾前次讲解的内容,重复教学,浪费自己和新护士的时间和精力。

2.对策

2.1制定详细学习周期表,显示学习计划。制定学习周期表是经典而有效的学习技巧,是保证新护士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应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在基础护理、基础操作、神经外科专科理论、专科操作、医院核心制度等维度上制定。新护士参照学习周期表制定学习计划,可以预习知识点、分配工作学习时间、映证学习效果,进而增强学习成效,提高积极性。带教老师参与规划学习方案,为培养人才提供依据,也可以了解新护士的学习进度,并根据学习进度因时施教、视节点考核,减少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2 制定评价表。

2.2.1制定相互评价表。所谓“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加入评价表系统,既可以方便带教老师指出新护士在学习中的问题,教导新护士需要加强巩固之处,又可以让新护士在评价表中对带教老师提出意见或建议,如某些知识点讲解的还不够细致,或者教学方式不好接受。带教老师和新护士通过制式表格相互做出评价,将促使他们改进自身缺点,共同进步,更能增强主观能动性,增进师生情谊。

2.2.2 制定自身评价表。带教老师和新护士自己评价自身,可以在思想觉悟、专业素质、心态建设等方面,评价自身的优缺点。如在思想觉悟上,是否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八大核心制度和工作职责;专业素质上,是否及时准确高质量完成当天的护理工作,护理文件书写工作是否条理清晰、严谨详实;心态建设上,对待工作是否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患儿及家属是否有足够的热情与耐心。自身评价表填写完成后,可以交由护理管理者汇总统计并点评,在表中,自身的优缺点一目了然,总结优点,改正缺点,无论是带教老师还是新护士,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3护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护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是现代护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能加强新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素质,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新护士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不应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脱离,要将理论映射到每一次的护理操作中。这样,在提高新护士临床护理技术的同时,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带教老师在护理教学中,将护理理论教学贯穿于临床实际操作,可以使新护士更加了解和掌握护理工作。

2.4加强情景演练,模拟护患沟通。情景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让新护士提前接触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既能提高新护士的沟通技巧,又能更快与同事建立起联系和默契。一般由带教老师扮演患儿家属,与新护士模拟在临床护理中发生的事件。带教老师通过模拟临床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新护士的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再次进行升华,传教新护士沟通经验,新护士可以学习沟通技巧,表达自身,增加经验,减轻新护士对与患儿家属沟通的畏惧心理。

2.5主动增加穿刺练习机会,提高新护士穿刺操作水平。带教老师直接指导新护士进行侵入性操作,操作前做好患儿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告知家属患儿穿刺困难,在穿刺一次成功方面,给家属建立较低的心理预期。并第一时间解决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实践和练习中慢慢累积自己的经验,保持胆大心细和责任心。

3.小结

综上所述,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评价表系统,带教老师与新护士都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给与改正,这对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新护士能加强自己的知识及技术,对今后自己独立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而带教老师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更先进的护理理念,改进护理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朱文华.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 医药界, 2020.

[2]马桂芬.循证护理在护理教学中的渗透及存在的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9):89-90.

[3]梁爽, 翟凤平, 周长美,等. 双向评价体系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