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机采种植方法与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棉花机采种植方法与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

李玉玲

昌吉市佃坝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3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机械化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文章结合新疆棉花种植产业实际情况,对棉花机采种植方法和机械化收获技术进行了探究,旨在保证棉花的生产规模,为各省推广棉花全程机械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效益分析

一、佃坝镇棉花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现状

(一)情况简介

佃坝镇是昌吉市北部碧玉链工程中的中心乡镇,位于昌吉市北郊10公里处,南连昌吉市、北接共青团农场、东西分别与大西渠镇、滨湖镇接壤。全镇下辖5个行政村、20个村民片区,总户数2396户7084人。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集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乡镇。全镇行政辖区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7.9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0.18亩,种植作物以棉花、玉米、制种瓜,蔬菜为主。

(二)棉花生产技术及机械化生产情况

棉花种植区域位于佃坝镇东西沟片区,示范基地位于东沟二区,种植面积3000亩,亩理论播种穴数:12000株。基地紧抓新品种棉花的引进试验工作,筛选出中棉979号这一适应本地生产的优良品种。采用飞防植保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等多种技术,推动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

二、棉花机械化播种前准备

(一)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棉花生产中最基本的问题是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优良品种,否则无论怎样的技术,都很难达到优质高产的效果。因此,在进行选育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选用适宜的品种,并结合精量播种和机械收获的需求,选择综合性优良的品种,才能保证以后的高产,所以要从抗倒伏能力、抗病害能力、吐絮状况等多个角度来综合考虑。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推荐品种,从叶片大小、是否方便机械收割、株型、抗逆性等方面考虑,以保证所选的品种是通过产地检疫,品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般选用中棉979棉花品种。而在种子的筛选、加工过程中,要保证种子发芽率、纯度、净度、整齐度、破碎率、含水量等指标都满足要求,然后再进行包衣处理。

(二)机械化整地

要在播种之前需要使用机械将肥料在田间进行均匀施撒,肥料选择上以生物有机肥料为主,需控制好每亩的施入量,然后进行土壤翻耕,将肥料翻入土壤之中,进行均匀的混合,从而达到积蓄水分、疏松土壤、调节土壤性质的作用,以保证机播的品质和效益。整地作业要求以“齐平深松碎净”为基本目的,采用机械深松技术、秋季待播状态联合整地技术、残茬、残膜清理技术、驱动耙、联合整地机精细化整地技术,保证整地工作效果。

三、棉花机械化播种时的注意事项

(一)机播管理

为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作业,基地采用卫星自动驾驶技术,精量播种技术,以机械式精量播种单粒,保证播种效率以及播种质量,有效减少人工成本。在进行机播时,应加强对覆膜和机播方式的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一播两膜六管六行的播种模式,控制行距、膜宽度、株距、压膜等。铺膜行距一般要控制在76厘米,所用的膜一般是205厘米宽膜,棉花植株的间距通常为7厘米,压膜时,压膜深度保持在5-7厘米范围内,压膜边缘不能大于4厘米,采光面应大于190厘米,而且膜边透光率要大于10cm,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苗晚、出苗差等问题。

在机播过程中,要合理地选择播期,基地通常在4月14日--4月20日进行播种,不宜过早播撒或者推迟播期,避免对棉花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要合理地控制播种量,基地通常每亩土地播种量为0.9-1.3 kg种子,并适当地控制种植密度。播种深度要浅一些,一般不能超过1.5厘米,但要保证覆盖土壤的厚度在1厘米左右,而且每个播穴的深度要保持一致。

(二)田间管理

棉苗的田间管理包括清除杂草、放苗、浇水、施肥、打顶等工作,由于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匮乏,而棉花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在保证充足灌溉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灌溉方案,避免水资源浪费。在棉花生产中,肥料的管理对棉花品质以及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经过测土施肥,基地每亩土地使用二胺15-20千克,尿素10-15千克,有机肥1000千克,浇水以及施肥环节,可以采用膜下浅埋式滴灌的方法,按照一播两膜的模式标准布置,在整个生育期,棉花的灌水量大概是260立方米。同时,可以将磷肥、氮肥、钾肥和磷肥混合施用到土壤中作为底肥,为棉花的生长提供养分,再根据棉花生长的实际情况将剩余肥料随水一起滴灌施入,以此提高肥料实际利用率。第一次中耕除草是在滴灌后三天进行的,中耕要尽量保持12cm的深度,然后根据中耕次数的增多,可以适当地加深。

当棉苗的叶片展开并呈现绿色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打孔放苗,一般要避免在中午温度太高时进行,避免影响到棉苗的生长。当幼苗长到1~2片真叶时,就可以进行幼苗的定植,子叶可以顺利地从膜上伸出,不受膜面的挤压就可以满足幼苗的要求。棉花打顶时期可根据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行打顶,如果棉苗的高度在100cm以下,则可以采用机械打顶机和手动打顶机结合使用。另外还可以采用化学打顶技术,利用机车以顶喷方式通过缩节胺和生产调节剂来控制棉花的生长,化学打定可以防止人工打头对棉叶和铃木的损害,减少棉穗发病率,延缓棉花的老化,增加果实养分积累。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保证棉花生长、提高棉花品质、提高棉花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好相应的病虫害控制。在实践上,可以采用人工控制和机械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而机械化控制,是指使用多种植保机械来进行作业,并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化学除草、药剂拌种、病虫害监测、频振式杀虫灯等方式。

五、使用机械设备进行采收的注意事项

在收获棉花之前,以化学落叶催熟技术,对棉花进行落叶剂喷洒。要求喷雾要尽量少、均匀,确保在整个棉株的上下、中叶都能喷洒。在喷后12个小时之内,如果有中雨,必须再次进行。

在采用机械收割的时候,必须先把土壤中的石子等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再将地面上的土坑填平处理,同时在保证棉花的脱叶率达到90%以上,才可以进行机械收割,收割阶段要保证采棉机以及运棉车的通行状态都正常。棉花机械采收即利用采棉机进行一次采收作业,在这一过程中,采棉机上设置防火措施,每台机器都要配备一台灭火器。另外,禁止在运输棉车和采棉机上抽烟,采棉区必须禁止出现明烟明火。在采棉机运行期间,严禁在采收台上进行任何操作。在喷洒了脱叶催熟剂后,要实时注意脱叶状况,在保证脱叶率达到90%的情况下,进行采摘,在棉铃开裂后一周内完成采收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机械化收割。为保证采收的品质,必须事先规划好采收的路线,严格控制着采收速度,保证棉花中水分以及杂质的含量控制在10%,净采收率达到95%。

结语:为了能够提高采棉机的工作效率,要加强技术培训,从自身的综合实力出发,在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之前,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基础准备以及机械化操作预案,优化机械化技术,引进先进的设施设备,实现高效的棉花种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综合开展各项工作,在播种、施肥、中耕、植保以及采收等生产环节实现机械设备全覆盖,在全面落实机械化棉花种植采收的过程中,要强化各项管理工作。进而有效促进棉花种植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满足棉花种植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古力米拉·艾克木.棉花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J].农家参谋,2020(8):87.

[2]吕晓庆,王海霞.棉花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要点[J].新疆农业科技,2019(3):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