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廊的搭建者和连接者——新时期精细化管理要求下烟台地区行道树栽植养护技术新理念概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城市绿廊的搭建者和连接者——新时期精细化管理要求下烟台地区行道树栽植养护技术新理念概论

王伟

烟台市园林建设养护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9

摘要:行道树不仅担负着绿化美化城市的任务,还体现城市外在形象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道路景观建设中意义重大。在新一轮城市发展趋势下,以精细化手法营建和养护城市行道树在现今城市绿化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烟台市区行道树栽植和养护过程为例,针对发现问题按照新时期、新理念要求予以论证,用于指导行道树栽植。

一.定义和功能

行道树是道路、公路两旁及分车带种植构成街景、路景,并给车辆、行人遮荫的树木。

长势优良的城市行道树不仅能很好的美化、绿化城市环境,为城市道路提供良好的遮荫、降温效果,发挥出降噪除尘的良好作用,还能将散落、破碎的城市绿地进行有效串联,形成疏密有致的城市绿色长廊效果,有效发挥出组织、引导交通的良好作用,能很好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可谓是城市绿色长廊的搭建者和连接者。

二.目前存在问题

经调查研究烟台市行道树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少特色

南京法桐、杭州香樟、淄博楸树和北京天坛的龙柏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具特色的行道树,与之相比,烟台市行道树树木种类繁多,主要有法桐、国槐、银杏、白蜡等,但明显缺少特色,且有盲目跟风现象,常出现千篇一律使用一个树种的奇怪现象,如自只楚路-南大街-二马路-观海路全为银杏行道树,现今城市绿化全为法桐的情况

2.原有老树大树保护和利用不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烟台市南大街、青年路、环山路等道路两旁多以大规格国槐、法桐行道树,其中南大街大规格国槐、法桐最特色,但受到后期城市发展建设和虫害问题影响市区大规格行道树越来越少,不仅导致资源浪费和品种退化,还导致市区城市面貌变差,城市生态环境不佳

3.忽视本土树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是开始引进南方地区的合欢、大叶女贞、香樟等行道树种,忽视了烟台地区气候、物候等诸多影响行道树生长的客观因素,国槐等烟台市乡土树种被遗忘,导致行道树大片死亡或长势不佳,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两侧合欢行道树,后期全部死亡更换

4.养护手法粗放。

目前烟台市区行道树养护人员群体大多是临时招募的农民工群体,对专业行道树养护知识了解浅薄,仅能开展传统涂白、浇水和施肥等工作,对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难以开展,导致市区行道树(尤其是白蜡、国槐等)病虫害情况突出、长势不佳。

5.现有行道树连接性不好。

因前期绿化规划建设不到位、后期保护不力和法制意识淡薄等原因,烟台市区诸多路段行道树出现缺株断档问题,甚至出现树木要为街旁商铺(或店铺门头)让路的荒唐现象,导致市区诸多路段的行道树不能连接,部分区域出现街面完全暴露没有行道树和绿地的现象,导致行道树失去其意义。

三.行道树栽植技术中创新理念的运用。

1.立项、勘查和设计。提前行道树的栽植项目进行立项(一般要在树木栽植头一年),然后对绿化施工现场进行反复的勘查,根据实际考察情况做出设计方案、选定树木种类同步进行苗木考察和建设资金申请,方便后期采购、运输和栽植。

2.现场更进一步的勘察、放样和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工程资料和工程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计划。根据事先做好的设计方案进行行道树放样,确定行道树的株距,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株距4米,树干中心至路沿石外侧最小距离为0.5米。同时,积极联系电力、通信、自来水、市政、国防光缆等部门,对涉及以上单位的地上地下设施进行摸排,做好详细记录,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以上设施

行道树生长的土壤必须有一定硬度,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必要时安装排水装置,还要确保土壤养分充足,若土壤不适宜树木生长要进行改良和换土。另外,可根据现场湿地勘查情况和道路特点、需求等,选定行道树树种,营建具有特色的行道树效果。

3.挖掘树穴起苗和运苗。树穴大于根系范围,给予树木根系足够的生长空间,树穴直径大于土球直径40厘米,深度大于土球直径40厘米;树穴采用直上直下的挖法,避免出现锅底形树穴

树穴挖掘过程中应同步进行起苗和运苗。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裸根起苗和带土球起挖两种起苗方式进行起挖。运输时间尽量短,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护树木根系或土球,尽量避免造成树皮破损

4.修剪根据建设标准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修剪,主要有以下修剪方式:保留全冠修剪树冠减少到1/2以上,有利于减轻根系负担和维持水分平衡保留树干基本骨架定干高度以上根据实际要求保留4-5主枝短截定干修剪部分长势旺,易抽出新枝的树木可进行定干修剪,即在一定高度将全树冠抹去,一般定在3米以上。

5.栽植、支撑和浇水。栽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若秋季选择在深秋季节为宜。栽植深浅应以定植后树体颈部略高于地表为宜,即深挖浅栽。为防止倾斜倒伏,树木栽好后要及时进行支撑,且根据周围实际情况选择软支撑或硬支撑

。树木栽好后必须保证浇一遍透水。

四.养护技术中创新理念运用。

欲保证树木成活需要做到三分种,七分养,良好的养护技术能够保证苗木的成活和生长。

1.扶正、补植。随时关注行道树是否出现倾斜问题,当行道树倾斜超过10°时,必须及时进行扶正,但在最初浇水过程中发现塌陷或轻度倾斜务必不要强行扶正,避免损坏根系。部分树苗出现枯死或长势不好的情况下要对树木进行更换补植,补植树苗要求规格、树形与整体基本一致,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树苗。

2.灌溉、排水施肥根据气候、季节、土壤和树木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灌溉、排水和施肥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开春前灌足返青水,入冬前注意浇足封冻水,尤其是深秋季节(入冬前)栽植的树木务必灌足一遍透水作为封冻水。对排水不畅的区域必须采用开沟、埋管等方式排涝。腐熟有机肥适宜冬季休眠期或早春使用,无机肥在生长季或特殊需要时期使用,深秋季节栽植的树木施用半腐熟有机肥,腐熟过程中产生热量有助于树木越冬

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防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种类树木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开春前树木的绑扎物内可能有越冬虫体或虫卵,务必销毁

4.防寒入冬前浇封冻水,用草绳包裹树干,涂白等工作环节,不耐寒的树木需要搭设防风围挡或培土保温

5.树穴处理主要道路和行人密度大的路段,树穴应铺设透水透气的盖板;还可在树穴内栽植萱草、丹麦草等低矮、耐荫还可在树穴内栽植低矮、耐荫,易清除枯叶的地被植物。

五.建议

1.前期设计和策划过程。

前期设计策划准备和苗木考察过程中应注意树苗选择,市场价格偏高、有病虫害的苗木绝对不宜选择,还应尽量选择烟台地区乡土树种和适应地区生长的树种,且以近距离苗圃的苗木为宜。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的苗木要慎选。前期现场勘查放样和设计工作中对现场土壤、道路、建筑物、地下管线、自来水管、电缆等附属物摸清记录后,一定要在施工图上体现,避免施工时毁坏。

2.栽植过程。

树穴好后要安排专人验收,若不合格必须立即返工苗木修剪一定要符合周围环境,冠形好的树木尽量全冠移栽,不必教条式按照三枝九鼎模式修剪,避免出现鸡爪子火柴棍式修剪;苗木栽植埋土前要将捆绑土球的塑料袋解开,草绳剪开栽植穴内不要埋垃圾、杂物作业时,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设立明显路障和安全警示标志,及时清运树枝,安全文明施工;若树穴过夜或长期不用一定设安全警示标志建立完备全面的施工档案;树木支撑一般采用硬质井字形支撑为宜,树体一端以成品套环为宜,若采用钉子固定待树木生长稳定后拔除,另一端建议在硬化路面上支撑

3.后期养护。

后期养护工作除了一般的浇水、施肥、防冻、清理树穴杂物等工作外,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城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理上为行道树提供保护依据,有效防止偷伐、刻划、钉钉和倾倒污水等人为破坏行为。

六.结语

运用正确的行道树栽植养护手法,不仅能保证行道树正常生长成活,反映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还能营建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彰显城市文化底蕴,为民众游客提供优美舒适的居住游玩环境,为民众带来更多的绿色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