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检测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检测方法

简 ,晔

安能三局(成都)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四川省 成都  611136

[摘要]: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具有多道工序,同时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也是一项隐藏性的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影响施工的质量因素有很多,因此要能够对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检测与验收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施工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在检验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中的多个技术,希望能够通过对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检测与验收的研究,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在进行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检测与验收过程中提供相关的经验。

[关键词]: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检测方法

0  引言

在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与很多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泥浆护壁灌注成桩的施工质量能够对整个项目的安全起到直接的影响,因此,要能够对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完成之后进行检测与验收。对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进行验收,也是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必要过程,因此本文对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检测与验收进行相关讨论,希望能够给予在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检测与验收过程中,为相关人员提供建议。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根据国家第四期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规划并通过技术经济比选,拟建的揭阳地上储备库建设规模约为600×104m3,较好地保障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储罐区第一阶段32座储罐布置在整个库区的北侧和西侧,第二阶段8座储罐布置在库区南侧。储罐区总容量为600×104m3,包括第一阶段32座15×104m3储罐和第二阶段8座15×104m3储罐,储罐直径为96m,罐高为23.02m,共分10个罐组,每个罐组内设4个15×104m3储罐,单罐组容量60×104m3

第一阶段实施的32座储罐中,挖方区域涉及储罐16座,填方区域涉及储罐3座,半挖半填区域涉及储罐12座,回填+桩基区域涉及储罐1座,详见图1。

图1  地上库布置图

2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检测方法

2.1  桩基质量检测

2.1.1  孔位检查

钢护筒埋设完,在桩开孔前采用全站仪定位检查。

2.1.2  孔径和孔形检查

孔径检测是在桩孔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的,可采用测量钻头直径,用与设计桩径相同的钻头自孔口至孔底下入钻孔中,若钻头通过钻孔中不卡钻,则表明孔径合格。还可以用探笼检测,检测时,将探笼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大于给定的笼径。

2.1.3  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查

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锤检测。测锤一般采用锥形锤,锤底直径13~15cm,高20~22cm,质量4~6kg。测绳必须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

2.1.4  成孔竖直度检查

采用钻杆测斜法检测竖直度。

2.1.5 清孔检查

清孔完成以后,用测绳法进行检测,进行成孔的对比,清孔后的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

2.2  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完整性检测

2.2.1  钻芯片法

钻芯片法是利用岩心钻具从桩的顶部下一点五倍桩径处成孔,取得岩芯或混凝土的芯样,将芯样按照一定的尺寸来进行切割,并进行强度的测试,看混凝土是否能够达到要求,对于大直径桩除了采用钻芯片法进行检测外,还可以使用预埋管理进行超声检测。

2.2.2  直视法

直视法即是在桩的侧面来进行挖土,使得露出桩身,以此来观察桩体的质量,在检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桩身是否出现断裂等情况来作为判断的依据[4]

2.2.3  超声波脉冲法

超声波脉冲法在检测过程中,属于无损检测法,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将声测管埋于钢筋笼上,利用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所传播的波幅与频率来判断混凝土质量的缺陷情况。

2.2.4  动力无损检测法

动力无损检测法是在桩顶施加冲击力或简谐振动力,使得桩产生振动,利用安装在桩顶的力、速度或接受到的信号,来对各种信号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情况来进行处理,以此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

就目前而言,在桩基的检测过程中,国内外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应力波反射法,其原理是根据一维的杆件弹性波反射理论,采用锤击振动力法检测桩体的完整性,以此来检测桩身的质量。

对于每根桩,都应做好完整的施工记录,并妥善保存,在需要时提交监理工程师作为检查之用。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数量为总桩数100%。并采用声波透射法或其它方法复检,检测数量为48根。

桩的完整性检验:对于每一完整的钻孔桩,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采用声测法或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类似的无破损检测法对断桩或夹层等质量问题进行检测。

当无破损检测确定桩身质量不符合图纸要求或施工中发生不正常现象对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桩进行部分桩长或全长取芯试验,全长的取芯检验时,最少应超过桩底50厘米。

如果桩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施工过程中发生不正常情况,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桩质量不良时,则予以报废。报废的桩可采用加桩或其它方法进行处理,处理方案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桩的检测试验应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进行,并且监理工程师应在场。

2.3  成孔桩的承载力检测试验

静载压实验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依据在长期使用中的各种实际承受荷载及其工作条件,通过连续测量工程静载压力的连续加压,得到出了的一条压力曲线,以此作为参数来计算分析并确定一个工程桩的实际荷载所需,或能够承担正常工程负荷量的最大承压极限,来确定最终参数对其实际设计最大承载力进行综合评定,作为抗震安全设计技术工作分析的一种参考理论依据,可以对该工程桩本身设计上的各种特性进行抽样式的检测验证分析与试验性能分析评价,这种综合检验分析方法也能够做到更加全面的分析与反映该工单桩本身具有的最大的综合承载能力。

静载强度实验的技术要求首先是要在保证预制桩体和桩身强度均符合标准要求的试验条件之下,对于含有砂类成分的粘性土质,应该多于7d,对于含有粉土类和微粘性质的黏性土,应该多于15d,对于混合有微淤泥性或者微淤泥性质的粘性土质,应该多于25d,等到预制桩身材料与土体表面的强度结合程度逐渐趋向稳定,才能够进行到下一步强度的实验,在确保灌注桩体的强度都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技术标准条件下,对于砂类的土质应该多于10d,对于粘性的土应该多于20d,对于淤泥或淤泥类的土应该多于30d才能够进行下一的实验。

就目前而言,成孔桩的承载试验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进行,按桩承载力试验规范操作。

单桩承载力检测:根据桩身完整性检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桩进行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不应小于8000kN ,检测基桩数量为5根。荷载试验后,应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复核。

静载荷试验:按桩的使用功能,分别在桩顶逐级施加轴向压力或轴向上拔力,观测桩的相应检测点随时间产生的沉降或上拔位移,根据荷载与位移的关系(即Q~S曲线)判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或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按加载方式可分为:竖向抗压试验(罐基础桩基)。

静压载荷试验是利用各种方法人工加荷,模拟地基或基础的实际工作状态,测试其加载后承载性能及变形特征。

试验使用设备:千斤顶、荷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百分表。

3  总结

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对于整个项目工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质量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起到了决定的因素,因此,要能够对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进行检测与验收,确保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质量与安全,相关技术人员要能够建立起相关检测体系,以此来保证泥浆护壁灌注桩基础的安全可靠。桩基工程是建设工程中的先头基础工作,它的顺利与否控制着后续工程的展开,因而严格监理程序,采取严格的事前事中事后质量监理控制措施,是整个工程需要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JGJ 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2]  GB 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  JGJ 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4]  李继业,边树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用技术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5]  罗骐先,王五平.桩基工程检测手册(第3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