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魏进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930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改善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11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SDS抑郁状态、SAS焦虑状态等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个体化心理护理;负性情绪;抑郁;焦虑

血液透析治疗通常耗时长,且并发症较多,导致患者的治疗负担加重,加之部分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加重其身心负担,影响其治疗配合度,从而导致血液透析疗效下降。因此,临床有必要强化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负担,改善其身心状态,保障临床疗效。本研究纳入11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了个体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4例,以组间基线特征匹配原则,在当事人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7例。研究组包括34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年龄43-72岁,均龄(61.2±7.5)岁;对照组包括31例男性和26例女性,年龄41-73岁,均龄(61.6±7.7)岁。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充分,统计学检验结果P>0.05。排除心肺功能严重受损、认知异常、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体征观察、病情监测、积极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等,根据医嘱在规定时间内督促患者服药。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个体化心理护理,包括(1)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对疾病的掌握情况、文化水平、血液透析治疗情况,向其针对性的讲解血透过程、相关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科普疾病常识,旨在加深患者对血液透析的了解,消除其认知误区,转变患者治疗态度,以积极向上、乐观的身心状态面对血液透析治疗[1]。(2)护患交流。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深入沟通交流,了解掌握患者的性格特征、情绪变化、想法或看法等,鼓励患者倾诉,以便于护理人员从中寻找问题的根源,针对性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消除其负面情绪,从而赢得患者好感、信任,紧密护患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方便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3)心理疏导。针对焦虑不安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通过讲解说明,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抑郁沉默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转移分散其注意力,引导患者敞开心扉,诉说内心苦闷,宣泄不良情绪;针对畏惧、恐慌的患者,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预后良好的同类型案例,以此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念,提高治疗配合度[2]。同时,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做好相关告知工作,引导家属多关心患者,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温暖,重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3]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对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进行评估,使用SDS抑郁量表、SAS焦虑量表,二者得分50分以上,说明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越严重。

1.4数据统计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检验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定量资料,以均值(x)±标准差(s)形式描述SDS抑郁状态、SAS焦虑状态等负性情绪评分,组间t检验,最终结果以P值描述数据差异,P<0.05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SDS抑郁状态、SAS焦虑状态无差异(p>0.05);干预之后,研究组SDS抑郁状态、SAS焦虑状态显著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x±s,分)

小组

病例数

SDS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57

68.4±3.3

35.5±4.7

65.5±2.7

32.6±2.8

对照组

57

68.2±3.5

42.2±4.8

65.3±2.4

41.4±4.9

t

-

0.941

7.265

0.088

7.042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得到临床认可,但是长时间血液透析的治疗费用高,耗时较长,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易导致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治疗配合度,导致临床疗效欠佳[4]。本研究为了患者能够安心的、放心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特此应用了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SDS抑郁状态、SAS焦虑状态等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护理只能满足患者的基本治疗需要,缺少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因此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作用差。相反的是,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注重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因此预后效果也更佳

[5]。由此可见,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成玉. 心理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50):2.

[2]丛凌霞.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101):1.

[3]伍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分析及心理康复干预对策[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26(9):4.

[4]陆佳丽, 潘莲斌, 陶建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外医疗, 2021, 40(17):4.

[5]王虹, 魏佳, 张晶,等. 心理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