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村庄类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基于村庄类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张雷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商洛分公司 陕西省726000

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态文明以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方针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农村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切实强调了农村土地治理以及生态工作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村庄类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以此提升土地整治工作的科学性。

    关键词:村庄规划;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乡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导致耕地面积占用,土地规划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工作能够有效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所以,针对不同村庄类型下,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提升土地整治工作的质量。

一、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下,城乡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效果,2015年国务院发行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优先发展生态文明,实现生态保护及经济发展两手抓工作,进一步平衡经济发展需求,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土地整治工作是重要战略部分之一,为了推动经济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加快优化乡村经济发展模式[1]

二、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一)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2018年始,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及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开始推行,并交由专门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以最大程度保护耕地、林地、草地的面积,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次年,国家对于优化整体土地空间新格局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基于这一改革需求下,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贯彻绿水青山思想,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下,土地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为农用耕地、耕地保护与开发、农村居民用地等进行合理规划与整治,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整体架构下,深化土地综合治理工作,明确全域治理的综合目标。而村庄规划是农村地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指南,通过考量土地用途,合理规划村庄产业发展用地,村民住所,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便民设施,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文化传承工作,来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环境,贯彻落实土地整治工作的任务[2]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土地综合整治的需求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全局性的土地综合治理,将外延整治与内核整治相结合,全面优化整治效果。一是通过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发展生态旅游业,美化乡容乡貌等工作。二是,开展全域性的土地治理工作,优化耕地配置,提升耕地面积,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方法,落实做好乡村建设。与此同时,注重利用各种生态修复技术,如土地污染修复、生态多样性保护、道路景观、水体保护等技术,不断地完善土地整治技术,利用景观设计以及生态工程设计,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推广全面改善乡村环境的土地整改工作,能够协调城乡发展矛盾,有效提高村民满意度,在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散、乱、空”等问题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及建设,没化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三、基于村庄类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点

(一)土地权属措施

土地整治工作及内容涉及到土地归属权问题,协调做好土地归属权,明确村组与村民之间的土地承包关系,理清土地的归属问题。由于土地归属权直接影响后续土地整治工作的进度,需要严格明确做好项目区内沟、渠、田、路、林、村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整治。 其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政策,做好闲置土地规划工作,才能够促进土体改造以及整治工作,推进乡村建设进程。通过调整土地产权政策与土地确认权登记政策,实行闲置耕地出让弹性年期和租赁制、农村土地股份制合作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结合起来,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土地利用及管理政策,以促进乡村农业发展,解决用地需求。增加政策与闲置土地改造支援资金,来促进闲置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率。比如以银行贷款优惠或者资金补助的政策优势,来鼓励城乡居民开展自建房改造。另一方面查处违法占用土地资源的现象,健全土地资源利用政策支持激励与土地资源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法配置。通过明确土地权属,提升闲置土地资源利用,打击乱占土地的行为,提升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优化空间布局

   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视域下,需要提升空间布局科学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强调路径探索以及整治质量,全面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优化土地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进一步协调发展。将乡村为依托,以耕地整治为重点,发挥耕地整治工作辐射作用,促进全域整治工作的发展,推动乡村发展,实现整治工作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与此同时,需要着眼于优化土地空间和未来乡村发展战略布局,统筹推进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撑和引导乡村发展。通过加快城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即节约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建筑、生态空间、生活设施等,促进乡村格局进一步优化,破除城乡发展二元化结构。除此之外,注重确保乡村生态空间,通过加强道路绿化,增加乡村基础工程绿地和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以此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型城镇

[3]

四、基于村庄类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

以特色保护类村庄为例,探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方法。由于特色保护类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保留其具有文化属性的一面。由于特色保护型村庄具有资源价值弱化、交通不便、开发缺乏合理性等问题,在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工作时需要考虑现有耕地以及其他用地的情况,结合村庄传统特色及建筑特点,开发景观农业、旅游农业、绿色农业等。其次,将乡村生产劳动、种植休闲、田野等活动产业化,通过开发生产乡村特色工艺品、开展歌舞、竞技、观光、农家乐等多种乡村文化服务,提高乡村文化产业化水平,创新乡村文化传播方式,避免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开发方式。实现旅游资源及人文资源的双重保护及开发,并将旅游收入投入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乡村自然资源的保护中,以此不断增强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竞争力,不断吸引游客。与此同时,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坚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比如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将资金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 并且吸纳农户以自有土地或人力入股,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形成企业盈利, 农民增收, 产业兴盛的三赢局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升级,以融合发展的方式,助推形成特色资源保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充分发挥乡村农产品给、文化传承、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价值。

五、

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态文明环境建设进程中,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乡村振兴视野下开展全域土地整治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并探讨了全域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土地权归属以及空间布局规划两个部分的工作。并以特色保护类村庄为例,探讨了特色保护类村庄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方法。由于土地整治工作对于乡村振兴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战略作用,需要全面落实做好,提升整治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明,陈勇.浅析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做法及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16-26.

[2] 陈光华. 慈利:严抓实干 铸就项目建设灵魂[J]. 国土资源导刊,2020(08):75-76.

[3] 王昌明.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初探[J]. 国土资源导刊,2021(0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