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张若男

燕京理工学院   河北省三河市  065200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经由几千年的积淀,在继承传统精神文明的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文明成果,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这些历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思想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讲话中强调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对此,高校在展开思政教育时,应该谨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依据时代特征,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提供正确引导。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1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改革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被人所关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越发得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丰富的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助推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为国家培养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1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国史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对我们国家五千多年的历史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第一,在古代历史发展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便是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宗法观念演变而来,宗法制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开端。所以对于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习中法制的有关知识,以此来增强对其的了解。除此之外,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儒家思想无疑是五千年历史当中的精髓,其发展长久不息且缘缘相续,不断影响着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同时也有不少民族学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彻底的研究,并将其进行一定的完善。
2.2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能单单局限于知识面的提高,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大学教育的阶段,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纯粹的应试教育,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而是要对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进行一定的教育,使学生能够面对未来更好的展现自我。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教育事业来辅助推进,而真正的教育事业必须从更高层面,更多角度来开展彻底而深入的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培养而言,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深入的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国家的整体架构,并接触国家的历史悠久文化,使大学生能够持续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提高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3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一是因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较零散和片面,此外学校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产生了成绩上的比较心理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美。二是因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当今世界的文化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学生的选择更加宽广,进而造成大多数人忽视了传统文化。三是因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缺乏认知和认同。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造成一些学生追求利益而忽视集体成员的感受,贪图个人的享乐而造成他人的痛苦,缺乏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4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4.1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高校在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出自身传统文化的优势,从整体上创新,并不断进行优化,以满足当前的教育要求。例如,某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保证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以教育为基础,探索出全新的教育路径,深化整体思想,利用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进行教育,提升当代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重点注意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内容,合理进行规避,明确社会发展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育调整,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
4.2合理进行协调提升思政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比重
高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应合理进行分析,明确多元化教育的重要性,避免出现单纯教授技能课程情况,注重人才的多方面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忽视了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难以提升,因此应积极促使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从整体上发展,提升传统文化的比重,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解决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例如,某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文化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促使学生全方面接触与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将思政与文化相融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进行学习,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4.3更新当前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出教学主体优势,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自身为基础,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其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气氛不佳,并且讲解的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主动性不高,学习效率逐渐降低。因此,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充分发挥出方法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灵活应用当前的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技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教學效果。
4.4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教师是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在进行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保证教师自身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了解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明确其文化的意义特征,培养优秀的人才。高校可以积极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如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先进有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灵活利用自身的表达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能力以及课堂控制能力为学生构建优质的课堂,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传播,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高校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既能够帮助高校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崇高的人格,又能够引起高校生的情感共鸣,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让高校生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现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思想教育融合发展思考 [J]. 教育现代化,2019,(90):220-221.

[2]牟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2):25-27.

[3]王光辉,张钟月.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点与实施路径探索[J].山东教育(高教),2020(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