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水稻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周海

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水稻种植以及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一定的病虫害,导致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都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粮食危机。想要使该问题得到有效避免,就要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本文对病虫害以及防治要点展开详细研讨。此次研究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有效明确。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前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不单单与农户自身收益相关,还与国家粮食安全存在密切关联性。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来防治病虫害,尽量使病虫害对水稻所产生的影响得到降低,从而确保水稻的健康成长。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水稻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阐述。

1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对粮食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进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若爆发较为严重的病虫害时,轻则对水稻产量以及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绝产现象,导致农户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增加粮食危机的可能,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由此可知,要对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重视,并对抗病防虫技术进行持续创新,有助于水稻病虫害防控体系的完善,以此来降低病虫害发病几率,保证农户收益和粮食安全,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2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类型

2.1病害类型

2.1.1纹枯病

水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害之一为纹枯病,当水稻患有纹枯病时,就无法完成正常抽穗工作,以此来使水稻的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水稻初患纹枯病时,一定的暗绿色斑块会出现在叶子或根茎部位,伴随时间的不断推移,斑块也随之进行不断地蔓延,从而导致秧苗出现腐烂现象。

2.1.2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之一,一般在沿湖或低洼易涝区域发生的几率较大,如土地中的氮肥施加过多时,会加重该病害的不良影响。该病害的传播途径是寄生在种子或稻草上完成传播,孕穗期和出穗期的发病几率最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病菌通过农作物水孔或创伤位置侵入到叶片之中。当水稻感染该病时,叶尖或叶缘在开始时呈现暗绿色,若病害程度不断加深时,颜色变成暗褐色,并且形成淡黄白色斑块,之后逐渐转变成灰褐色,最后呈现枯白色。不规则波纹会出现在病斑边缘,使得患病部分和健康部分之间存在明显界限。

2.2虫害类型

2.2.1二化螟

水稻中常见的虫害之一为二化螟,通常情况下,二化螟可以具备蛹、幼虫、卵和成虫等形态,其能够对水稻产生巨大威胁。同时其繁殖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所以需要尽早实施防治。

2.2.2潜叶蝇

对潜叶蝇来讲,其会取食水稻的叶肉,导致不规则白色条纹出现在稻叶之中。同时叶面存在凸起位置,该凸起中可能会存在幼虫或蛹。对水深部位而言,当虫害相对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大量的死苗。

3水稻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要点

3.1防治技术

3.1.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指的是利用天敌来对害虫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在稻田附近饲养青蛙或稻田鱼,来达到防治蚜虫的效果。另外,在虫害繁衍频率较高阶段合理化利用性引诱剂,这样可以阻断虫害正常交配,以此来降低虫害的数量。除此之外,要对新型安全高效的生物杀虫剂进行研制和应用,尽量使该杀虫剂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并且还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1.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指的是通过物理手段来达到驱除田间害虫的效果。害虫容易被光线所吸引,通过杀虫灯来引诱害虫靠近并将其全部消灭。可以在稻田中放置杀虫灯,将杀虫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此来有效诱杀二化螟等害虫。该种方式的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但需注意的是,该种方法在大规模杀虫中的效果相对不足,甚至会误差益虫,所以要对使用时间进行科学掌控。

3.1.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水稻病虫害防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式之一,并可以在短期之内取得良好的成效。当田间存在相对严重的病虫害时,要通过施洒农药的方式来完成化学防治。比如在防治纹枯病时,可以将己唑醇兑水溶液喷洒在植株之上,在防治稻瘟病时,可以将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施洒在水稻植株之上,从而来保证水稻植株的健康成长。

3.2防治要点

3.2.1科学选种

选种的科学性能够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当对抵抗性以及劣质品种进行选择时,就会使病虫害发病几率得到大幅度增加,所以在种植水稻之前,要对选种工作加强重视程度,尽量确保选种的科学性。此外,在选种的过程中,要对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全面遵守,根据当地气候以及降雨量等条件来完成选种工作,使得所选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以及耐旱能力都相对较强,同时具备高产稳产等特征,不仅可以使病虫害出现几率明显降低,而且能够确保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

3.2.2处理种子

处理种子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筛选种子。在种植之前要筛选种子,将干瘪、不完整的种子全部剔除,为后期水稻成活率提供保障。第二,晒种。晾晒筛选完成的种子,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杀菌的目的,而且能够提升种子中酶的活性,促使水稻发芽率的提升,继而使病虫害出现几率明显降低的目标得以实现。第三,拌药。在配药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25%的施保克乳油,按照规定标准与水混合,将种子浸泡在该溶液之中,晒种之后要实施拌药处理,既能够加强水稻的抵抗力,又为种子提供营养,有助于保证水稻的成活率。

3.2.3播种

对播种时期有效明确,并将生长环境温度控制在15℃之上,为水稻种子发芽率以及出苗率提供保障。此外,对育苗地进行合理化选择,尽量使地块的地势平坦,并且具备良好渗水性和有利的灌溉条件。与此同时,则要合理化选择床土,确保床土的疏松度以及肥沃度与水稻发芽需求保持一致,并对床土酸碱度进行合理管控,从而使该条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避免。除此之外,要正式播种之前,要在土壤理化性质的前提下,来对化肥施加量进行明确。上述步骤完成之后,对苗床进行浇水,然后才可以播种。在播种的过程中,确保播种的均匀性。

3.2.4整地

整地的时间不具备固定性,通常以水稻实际生长状况和天气为依据。对不方便灌溉地区来讲,一般会选择光照不强的天气来进行整地,这样在整地过程中,土壤中水分蒸发量会降低。对灌溉方便的区域来讲,依据自身时间来进行整地。通过整地的方式,能够使土壤中的幼虫得到减少,也可以使杂草被及时清除。

3.2.5插秧

对插秧的时间和密度进行严格管控,具体要将幼苗分蘖程度当成标准。当幼苗的分蘖状况相对较好时,密度就要具有一定的稀疏性,反之就要加密。

结语:从本文的论述中可知,水稻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确保农户的经济收益,而且能够使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避免。因此,要将水稻病虫害防治当成重点来不断深入研究,确保相关防治措施得到全面实施,为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佳康,银永安,李丽,韩品,包芳俊.水稻种植关键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J].新疆农垦科技,2022,45(02):12-13.

[2]管检芬.水稻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04):27-28.

[3]张勇祥.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02):23-24.

[4]李小彬.北方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要点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32):50-51.

[5]王榕宁.水稻种植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06):17.

[6]王禹堃.分析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农村科学实验,2020(0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