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骨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骨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作用

杨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骨科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骨病科住院者防跌倒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骨病科住院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策略,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跌倒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0.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86.00%(P<0.05)。结论: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骨病科住院者,可以有效预防跌倒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骨病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满意度

骨科收治的患者,大多因为骨折、骨质损伤等使得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受限,这样使得此类患者在跌倒风险上也比一些常见的疾病更高[1]。骨科患者在发生跌倒后,若是损伤较轻仅仅是轻微的皮肤擦伤,而若是比较严重则是会对骨骼造成损伤以及引起内脏出血,这样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做好骨病科住院者的防跌倒护理工作至关重要[2]。本次研究应用分组对照的方法,探讨采取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200例骨病科住院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为骨科住院者,住院时间超过5d;(2)生命体征稳定并且临床资料完整;(3)本人自愿参加研究,知情同意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多脏器衰竭者;(2)合并急慢性疾病者;(3)精神疾病者或者认知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男66例,女34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51.13±2.46)岁;疾病类型:骨折26例,骨质疏松症15例,腰肌劳损28例,关节炎20例,其他11例。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0.97±2.51)岁;疾病类型:骨折24例,骨质疏松症18例,腰肌劳损26例,关节炎21例,其他11例。两组在性别及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主要是合理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入院接诊以及病情管理,监督康复计划的实施情况,出院时进行指导以及随访。

实验组采取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措施,方法如下:(1)跌倒风险评估。应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表[3],根据得分将1-6分判定低跌倒风险,7-13分判定中跌倒风险,>13分为高跌倒风险。(2)分级护理。①低跌倒风险:床头悬挂防跌倒警示牌,对家属进行环境介绍以及安全宣教,嘱咐跌倒安全并发放风险告知书,保持房间明亮,地面有液体及时擦干,如厕安排他人陪护及配备把手;②中跌倒风险:在低跌倒风险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打针及用药过程遵医嘱,讲解一些容易出现的现象,进一步强化巡视力度,及时处理住院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③高跌倒风险:在中跌倒风险管理基础上,需增加巡视频率,尽量减少活动,必要时可进行固定,严格做好床头交接班工作,交接时护士交代病情,值班护士强化巡视夯实护理。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主要是应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护患沟通、护理操作、安全管理等,总分为100分,根据得分分成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与不满意(70分以下)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住院期间跌倒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

组别

n

跌倒

未跌倒

跌倒率

实验组

100

2

98

2.00

对照组

100

10

90

10.00

x2

4.344

P

0.037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100

80(80.00)

16(16.00)

4(4.00)

96(96.00)

对照组

100

61(61.00)

25(25.00)

14(14.00)

86(86.00)

x2

4.945

P

0.026

3 讨论

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见的一种事故,这一事故的发生会对患者原发疾病造成影响,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增加治疗费用,所以做好防跌倒护理至关重要[4]。骨病科住院患者,因为长时间卧床,自主活动能力差,可能在卧床期间不慎跌倒,这样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不利,因此需要康复可护理人员进一步研究预防住院期间跌倒的预防策略。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降低骨病科住院者跌倒率有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分析原因主要是在骨病科的防跌倒护理管理中,通过对跌倒风险进行评价,对风险评价,之后根据风险程度进行分级护理,这样可以促进患者跌倒预防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跌倒次数的有效减少,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而跌倒风险的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随之提高

[5]

综上所述,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骨病科住院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霞, 陆皓, 汉瑞娟,等. JCI标准下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J]. 西部中医药, 2020, 33(12):113-115.

[2] 杨丽, 邬燕清, 梁燕婷,等. 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法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研究[J]. 临床研究, 2021, 29(6):147-1482.

[3] 栾金凤. 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13):53-54,57.

[4] 张晴.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康复科跌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护理医学, 2020, 2(2):77-77.

[5] 刘君, 刘洋莉.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1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