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成效

谢金芳

屏南县总医院(屏南县医院  ) 352300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7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手术室;亲情护理;应用成效

手术室亲情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结合实际临床案例,了解到心理状态对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并注重对患者的情感护理[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亲情相伴、提升护理质量的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培训,运用规范化的语言,提升沟通能力,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本文研究以70例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成效,具体报告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共70例,收治时间(2020.4-2021.4),将患者采取随机综合平衡法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7例,其年龄集中在20-71岁之间,均值(45.45±1.14)岁。观察组35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6例,其年龄集中在21-72岁之间,均值(45.46±1.15)岁。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为患者介绍手术有关内容,使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及个人护理。

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亲情护理干预。①术前:在患者手术前到患者病房进行方式,熟悉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并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需要护理人员面带微笑,保持态度柔和、语言亲切,并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麻醉方式及相关要求。需要患者进行体位配合的过程需要为患者进行示范,并保证患者熟练掌握。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并加强对患者的支持与鼓励,为其介绍临床成功治疗案例,使患者的恐惧心理有效缓解。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视为亲人,并给予温暖关爱,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②术中: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为其介绍手术室环境,使患者良好的适应,将手术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良好调整,保持光线柔和,并轻轻握住患者的手,指导及陪伴患者进行深呼吸。在进行吸氧、体液补充及输血操作时需要保持动作轻柔,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将患者的顾虑消除。③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当患者苏醒后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加强对患者称赞与鼓励,使患者放松心情。当患者返回病房后需要为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述术后的注意事项与护理要求,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工作交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向患者发放我院自拟护理质量评分量,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环境、护理安全四项内容。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及满意度(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满意度,满分100分,≥60分为满意,满意度=表示满意患者/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P<0.05,统计意义标准,应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护理质量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护理质量(±s,分)

组别

服务态度

护理技术

环境

护理安全

观察组(n=35)

93.65±3.45

92.78±3.24

94.32±3.45

93.35±3.34

对照组(n=35)

80.69±3.78

82.31±4.01

81.41±4.12

82.68±3.53

t

14.982

12.015

14.213

12.989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34/3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29%(26/35),组间对比=7.467,P值0.006<0.05,观察组更高,可比。

3.讨论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医院的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可以体现出医院的整体水平,对医院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3]。对医院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要求较高,由于手术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且手术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的应激反应与创伤,会使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并产生恐惧、不安、紧张等不良心理,会增加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并对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4-5]

结合此次实验研究,以7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室亲情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护理质量,此种护理模式注重对患者的人格尊重,展现出医院的人文关怀,并体现出护理服务的人性化特点,使患者内心感受到温暖与关注,从而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室亲情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手术特点,积极开展亲情护理,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并使其建立信任关心,使患者感受到如同家人一样的关心和照顾,从而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综上所述,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对手术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静,庹春梅. 手术室亲情护理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血管球瘤的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1):243-244.

[2]满静,张燕. 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21(13):212.

[3]黄彩云. 亲情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与情绪的效果[J]. 饮食保健,2021(17):236.

[4]代丽珺. 探究手术室护理中加强亲情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东方药膳,2021(20):217.

[5]杨晶,黄力坤. 围生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