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宿振棚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介入手术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间收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康复情况,观察组的首次下床用时以及住院用时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康复

据数据表示,早期肝癌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因此,救治的时间与生存时间呈现正相关性。而如何提升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成为临床关注的话题[1]。介入治疗是近几年治疗晚期肝癌的首选方式,其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最为常见,其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且痛苦小、并发症少以及疗效高等特点,干预价值显著,但由于很多患者受恶性肿瘤疾病的影响,导致配合程度不高、负性情绪较大,使得介入治疗难以顺利开展,因此,介入治疗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近几年推行实施的新型理念,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减轻手术患者的应激创伤反应,促进患者机体康复为目的,于诸多学科中推广实施,本文以探究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为目的,做如下的研究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60例,均为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间收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30例中女性患者有13名,男性患者有17名,最小年龄者34岁,最大年龄者66岁,平均年龄为(53.24±2.51)岁。

观察组:本组30例中女性患者有14名,男性患者有16名,最小年龄者35岁,最大年龄者65岁,平均年龄为(53.35±2.13)岁。

以上患者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疏导患者情绪,常规6h禁食4h禁水,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协助完成手术流程,术后常规2h进食,气囊压迫穿刺点,术后制动6h,卧床24h后开始尝试下床活动,如有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观察组: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1)术前评估:术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程度以及全身状态,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明确介入治疗的优势和预后,增强信心,并辅以心理疏导,安抚患者的情绪,使其保持乐观心态,术日早晨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食6h、禁水2h,鼓励患者深呼吸、床上翻身以及四肢活动等[2](2)术中护理:安抚患者的情绪,做好各个阶段的护理工作,例如:指导其平稳呼吸、保暖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等(3)术后护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针对性用药,并以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训练、听音乐、交流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感;术后3h每隔1h饮水500ml,定时定量,多食用高热量、优质蛋白食物,降低肝脏负担;气囊压迫穿刺点,制动4-6h后逐渐下床,术日尽可能不留置尿管,必要留管者,术后当日即开展尿管夹闭训练,指导患者咳嗽排痰的方式,叮嘱家属做好翻身等护理工作,共同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如患者活动能力较差,需要给予双下肢抗栓泵,预防血栓[3]

1.3观察指标

康复情况:包括首次下床用时以及住院用时。

并发症:便秘、消化道反应以及穿刺点渗血。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当处理结果显示p<0.05,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康复情况

如下表一所示, 康复情况,观察组的首次下床用时以及住院用时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表一 康复情况 (±s)

组别

n

首次下床用时(h)

住院用时(d)

观察组

30

8.11±1.42

9.83±1.24

对照组

30

17.30±3.78

12.74±2.40

t

12.466

5.900

p

0.000

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

如下表二所示,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表二  并发症发生率 n(%)

组别

n

便秘

消化道反应

穿刺点渗血

发生率

观察组

30

1

1

0

2(6.67)

对照组

30

3

3

2

8(26.67)

X2

4.320

p

0.038

3讨论

肝癌是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降低、食欲不振、少量进食就有饱涨感、反复恶心呕吐、腹痛等,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介入治疗成为抑制晚期肝癌患者癌细胞进一步扩散和生长的有效方式,其可以提升药物浓度,直接杀死癌细胞,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该操作属于有创性操作,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同时为了适应现代临床的需求,应开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可以通过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临床需求以及身心状态,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升机体耐受性,规避应激风险,改善胃肠蠕动,促进术后机体恢复,通过术中的精准护理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通过术后增加3h饮水量,促进对比剂排出,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缩短术后制动时间,可以预防长期卧床导致的排尿困难,促进血液流通,预防并发症

[4]

综上所述,肝癌介入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术后康复效果,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欧珺,汪国祥,涂锦萍,屈添缨,李珊珊,王超.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肝癌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2,41(01):89-92.

[2]杨春红,朱玉,梁俊丽,伍耀敏.原发性中晚期肝癌肝动脉介入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CT和MRI检查时的护理干预[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01):95-98.

[3]黄晶,乔晓斐,卢静.基于坚强概念的护理干预对改善肝癌介入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J].安徽医专学报,2021,20(06):49-51.

[4]张心敏,李慧,康纯嘉,赵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肝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12):1683-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