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快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祖白代·萨拉木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降低,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升高,但组间对比结果表示,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康复效果,影响积极,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护理;术后疼痛;髋关节功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首选术式,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方式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临床实践发现,绝大多数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强烈的疼痛感,以致于康复效果大受影响[1],鉴于此,临床认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过程中辅以科学的护理干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康复效果。本文为此提出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并对其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详述如下。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年龄为56--79(67.81±2.25)岁,男性16例,女性12例。对照组年龄为55--78(66.34±2.78)岁,男性15例,女性1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细微(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有关知识,利用动画、图片、视频等讲解手术流程,同时说明我院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消除患者不安感,此外,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深入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安抚其不良情绪,并叮嘱患者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2小时。(2)术中护理:于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有无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另外,护理人员应在术中做好保温护理,使用充气式加温毯覆盖患者肩颈部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而术中需要使用的液体应加温至37摄氏度后使用[2]。(3)术后护理:术后疼痛属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常见症状,故需要护理人员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疼痛评分,并以此为依据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对于痛感处于能够忍受程度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物理疗法止痛,比如音乐疗法、局部冷敷等,对于痛感较为剧烈,无法忍受者,则应遵医嘱使用药物镇痛;术后6小时内,护理人员应协助翻身翻身、按摩,每隔2小时一次,6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动,包括踝泵运动、抗阻力运动等,每次锻炼10--15分钟,逐步引导患者从床上坐起,24小时后引导患者下床活动,自床下站立开始,逐渐过渡至行走,鼓励患者在助行器的辅助下每日行走50米,随后可逐渐增加,并开展上下楼梯等运动。

1.3观察指标

    采用VAS测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采用Harri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疼痛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8

7.28±1.36

3.18±1.05

对照组

28

7.19±1.42

5.62±1.29

t

0.242

7.762

p

0.810

0.000

注:护理前后同组对比结果为p<0.05.

2.2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表2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8

33.78±3.49

67.48±5.25

对照组

28

33.25±3.57

54.58±4.15

t

0.562

10.200

p

0.577

0.000

注:护理前后同组对比结果为p<0.05.

  1. 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常用术式,属于新型手术疗法之一,具体指运用手术手段更换受损的关节,恢复局部关节功能的手术方式,该疗法因具有操作简便、康复快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3],已成为多种疾病的首选术式,但现代研究发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症状的出现会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基于此,临床建议辅以科学的护理干预。

本文采用的快速康复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减轻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快速。结合表1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术后疼痛属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症状,而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针对性护理,采用转移注意力、音乐疗法、药物止痛等手段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结合表2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护理人员可在术后针对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逐步开展必要的康复运动锻炼,包括床上坐起、髋关节屈伸训练等,同时配以按摩、翻身等,进而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康复效果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髋关节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1. 参考文献

[1]胡丽华.快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1,32(04):105-106.

[2]张桢,左昌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0):3487-3489.

[3]邱晓妮,黄妙红,杜现芬.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01):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