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3

多党合作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李小鹏

山东齐鲁音乐学院 山东菏泽222002

摘要:本文针对多党合作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多党合作应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原则和优势,在此基础上说明多党合作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指明多党合作应用于国家现代化治理中的要点,进而提出有效措施,为新时期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确保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多党合作;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中央明确提出在当今时代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需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入手,联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建立统一战线,充分凝聚广泛共识,发挥各党派合作的价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随后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相关制度为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明了方向。此次可见,多党合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中意义重大,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确保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可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一、多党合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应用原则和优势

(一)多党合作应用原则

从我国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多党合作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我国实行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领导八个民主党派共同参与执政,保证国家管理机制可以平稳运行。多党合作制度主要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凭借精诚合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为了确保多党合作制度在新时期可以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力,各党派需要坚持多党合作基本原则,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完善多党合作制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1]

首先,各党派在贯彻落实多党合作制度时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自身的政治责任。从历史发展的层面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最终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一个贫弱的中国建设成为如今在全球掌握一定话语权的大国之一,可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国家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党派需要坚定信念,明确多党合作制度的正确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议政。

其次,各参政党需要明确自身的性质和定位,构建和谐有序的政党关系。参政的各个民主党派都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为人民服务,因此各参政党需要明确自身的性质定位,加强党派自觉性,积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长期合作共事理念并且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通过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实现共同发展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身力量。同时,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政策要求,明确政党关系发展的方向,积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释放多党合作制度的最大潜能,通过思想提升建设团结合作、井然有序的多党合作局面,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多党合作应用优势

民主法治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因此党中央在开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同时需要利用多党合作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中央带领各民主参政党派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目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成为我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基本制度之一,因此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应当在法律法规的允许之下开展活动,这样的做法也充分落实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实行多党合作制度可以充分整合政治资源,为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国家管理提供合法途径,并且利用多党合作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能力,发挥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感召力,凝结各民主党派和无政党人士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党合作确保我国以和平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活动,发挥出多党合作制度的积极优势,为开展国家现代化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多党合作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党合作制度发展不完善

自从我国制定了多党合作制度以来,经过多年发展该制度已经步入正轨,并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重要成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党合作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从当前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情况来看,多党合作制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应用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对于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有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力量也在不断渗透我国,导致合作制度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二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利益和人民内部关系更加复杂,多党合作制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优化和升级,但目前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我国多党合作的理论体系还无法取得比较显著的实践效果,导致多党合作制度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中作用效果受到影响。

(二)多党合作制度执行力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多党合作制度在规范化和程序化方面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从性质来讲,政治协商制度和提案办理是实现多党合作的重要基础,政治协商需要在整个决策过程中落实协商制度。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政治协商制度并没有实现全过程参与,部分决策主体在决策的过程中往往是采取通报的方式通知其他民主党派,没有充分保证民主党派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出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监督作用,而提案办理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发挥作用的主要平台,其他民主党派在开展提案办理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流程开展具体工作,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党派发挥其自身作用。

三、多党合作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中的应用要点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多党派合作、由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政策[3]。凭借多党合作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加强政治整合能力,利用多党派合作的方式体现出该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正是由于多党合作制度在70多年的实践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因此制度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党中央想要充分体现出多党合作在国家现代化治理应用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多党合作凝聚共识,加速政治整合。党中央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多党合作制度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而要做到凝聚共识就需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在思想达成政治共识,利用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结党中央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指导思想,说明当前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的关键就是利用凝聚能力完成统战工作目标,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共同提升人心力量。由此可见,凝聚共识是当今时代团结各党派力量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关键,只有形成稳定强大的社会共识,才能完成政治整合目标,充分发挥出多党合作的关键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参政议政的功能,促进民主党派有序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我国实施的多党合作制度为其他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合法渠道,并且可以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强化国家治理能力。我国宪法规定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制定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由此可见,其他民主党派在国家治理方面享有合法参与权,这项规定不仅为民主党派有序参政提供了法律根据,也可以充分保证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充分发挥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能,实现国家治理共建共治的局面,利用这种方式扩大国家治理主体,并且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目标。多党合作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价值,可以如实反映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和期望,促使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表达自身在国家治理方面中的想法和需求,进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主动性。

三是利用民主监督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一大重点就是实现民主监督,这也是我国国家治理监督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参政党,其自身最大的职责就是确保执政党可以全面了解真实情况,尤其是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因此参政党需要秉持客观真实的态度,敢于讲真话见诤言。从我国的政治体制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制定国家现代化治理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开展相关工作。如果执政党在国家治理方面出现错误,就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利用多党合作实现民主监督对于保证国家治理科学性和合理性来说意义重大,对此各党派需要积极落实自身的民主监督职责,批评、建议、提醒执政党在国家治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和完善,进一步提升国家现代化治理的能力。

四、多党合作应用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多党合作理论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其实践作用

多党合作机制在我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系统化理论体系,并且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充分体现出了知识体系的实用价值[4]。由此可见,理论体系作为实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对于提升多党合作应用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结果有重要的意义。在理论知识构建和优化方面,党中央需要从概念化、理论化、学科化的角度上优化多党合作理论体系,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方面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明确多党合作本体与外来、历史与现实、经验与理论之间的关系,深化多党合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现代化治理之间的联系,坚持习近平同志关于多党合作重要论述的指导思想,在新时期积极推进多党合作制度优化工作,利用多党合作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步伐。

(二)优化升级科学协商和民主协商的制度,提升多党合作效果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之一,对于保证多党合作效果有显著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出政治协商在多党合作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党中央需要坚持科学协商和民主协商的理念,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首先,党中央需要充分发挥科学精神在政治协商之中的作用,凭借科学的理念和方式推进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同时不断优化政治协商机制,落实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理性全面思考。其次,党中央需要发挥出民主思想和民主精神在政治协商中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完善民主协商制度,充分保证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的民主化。另外,党中央需要在内部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给予各党派表达自身想法的权利,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凝聚各党派力量。

(三)强化配套制度建设,发挥政治协商机制的作用

首先,党中央需要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在基层建立起民主协商的工作制度,但凡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都需要按照制度规定展开民主协商。同时,基层政府需要完善协商平台、纠纷调解平台、网络信息协商平台、协商征询意见平台等机制建设,借助平台完善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其次,基层政府需要建立民情民意汇总分析机制,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民情民意,并且分析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及时解决矛盾和纠纷,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进一步拉近基层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四)提升多党派职责意识,保证各党派积极履行职责

各参政党派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和义务,落实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出多党合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首先,各参政党派需要明确多党合作的目标和原则,并且加强责任意识建设,根据多党合作的目标发挥自身参政议政职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方向强化制度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工作,准确把握参政党性质和定位,构建各党派之间长期互存、相互监督的局面,并且发挥自主自为意识解决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出现的问题。

其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强化参政党建设各参政党派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强化凝聚能力,加强各党派在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方面的理解,充分发挥出参政党派出谋划策和资政建言的作用,协同中国共产党办好中国事

最后,各参政党需要秉持“五项目标”基准,实现参政党政治坚定组织坚定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发展目标各参政党需要利用理论知识作为巩固政治共识和思想意识的武器,并且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手段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强劲有力办事高效的队伍体系在此基础上端正工作作风和思想态度,真正实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工作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价值,尤其是凭借制度优势有效规范国家治理公权力行使,确保党中央实施的国家治理方针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为了充分体现出多党合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各参政党派需要充分落实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优化民主监督格局,秉持依法治国的理念开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活动,协助中国共产党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参考文献

[1]贾国哲.多党合作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具体举措[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01):55-63.

[2]徐锋,朱虹.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4):52-58.

[3]陆聂海.多党合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挑战和路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3):16-19.

[4]任世红.多党合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机制[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3):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