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技术研究

文津英,强俊丽,杜鲁宁

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

摘要:本文以当前油田开发中出现的低产低效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形成低产低效井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提高低产低效井产能的建议,对实际的低产低效井治理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油田;产能;低产低效;技术

1形成低产低效井的原因

1.1开采时间过长导致低产低效井

对于当前的低产低效井而言,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原来的高产能油井逐渐转变而来的,原来并不是低产低效井。这类低产低效井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的开采,导致油田的储油量下降,油田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由于人类的开采原油的速率大于了地质形成原油的速率,使得伴随着人类的开采行为,油井的储油量逐渐降低。最终,油井虽然开采出来的液体的量并没有显著的降低,但是这些液体中原油的比例甚少,从而影响了油井的产油量,进而影响了油井开采的成本和效率。从而原来正常的油井演变为了低产低效井。

1.2井网的能量补充不够导致低产低效井

形成低产低效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由于能量的补充不够及时所导致的。这些油井大多数的原有地质条件不错,物质基础较好。但是由于井网对于油井的能量补充措施出现了问题,使得这些油井的能量的补充要么不够,要么不够及时,使得油井所在的地区的地层能量补充不上。能量补充不够的原因一般有由于注水井的井况问题导致注水停止、油水井的连通情况不是很好、注水井的注水效率不高、无法分层注水、一些注水井注不进去水等。这些问题导致了能量补充不够及时,从而影响了油井的产油数量以及产油效率,最终形成了低产低效井。

1.3注水井注水动作控制不佳导致的低产低效井

注水井的注水动作对油井的产油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受到断层的影响,导致布井受到了影响,导致一些油井的区域形成了有开采无注水;或者这些区域有注水,但是注水的方向较为单一的现象,影响了油井的产油效率。另一个方面,则是注水井的注水情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了注水量过大。注水突进,则会导致了油井中的含水量在短期内快速大幅度上升,油井见水或者造成油井被水淹。这种注水井注水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加大了油井的含水量,降低了油井的产油量和产油效率,最终形成了低产低效井。

1.4油井的油层物性条件差等地质原因导致的低产低效井

油井所在的地层的基本物质条件是油井产油量和产油效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一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油井的储层物性差,这类油井多数位于整个油田的边缘地带,由于储油层自身的地质特点,其渗流能力较低,吸水能力差,从而导致难以注水,油井的产油量和产油效率低。第二个就是油井地层的堵塞导致渗透率降低。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是油井附近的污染严重,或者地层中黏土矿物中高岭石释放出了过多的微粒,使得孔喉被堵塞,进而使渗流渗透率降低,影响了油井的产油效率。第三个原因就是油井本身所在的地层含水量就比较高,从而使得储油层中原油的含量比例相对较低。这类见地层水的油井一般也位于整个油田的边缘地带。油井投产之后,开采出来的液体中的含油量过低,从而影响了油井的产油效率,形成了低产低效井。

2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措施

2.1加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注水管控

由于大部分的油井的开采都需要通过注水来进行地层能量的补充,尤其对于那些处于油田开发的中后期的油井,需要建立完善的注采井网,通过注水来驱动原油的开采。能量的补充不及时,会导致油井的产油效率低下;但是,若注水过多,往往又导致了油井见水或被水淹,也会导致油井的产油效率低。因此,需要针对油井的实际情况,设置与之配套的注水管控措施,在满足能量注入的前提下,降低油井的含水量,提高油井的产油效率。具体的来说,要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油井、不同的油井开采阶段来管控注水。对于那些低渗透油层的油井,我们应该加强注水,更好的建立驱替体系,提高油井的产油量和产油效率。而对于那些储油层属于高渗透层的油井,我们应该对注水进行进一步的控制,以避免油层中见水或者水淹现象的发生。

2.2对油层进行酸化技术处理

针对那些地层能量较为充足,但是产出的液体中含水量过高的低渗透油井,如果经过分析油井的产油效率低主要是因为地层堵塞造成的,我们可以采用酸化技术,来化解地层的堵塞,提高油层的渗透性,进而提高油井的产油效率。酸化技术化解地层堵塞主要是通过酸液与地层堵塞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使得堵塞物被消除,从而提高了油层的渗透性。在实际实施酸化措施时,主要注意的点是要根据油层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酸液。在确定了酸液后,还应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酸化处理工序,在确保达到消除堵塞物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对油层造成影响,影响后续油井的开采。

2.3对油井进行压裂技术处理

针对那些低渗透率的低产低效井,除了采用酸化技术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水力压裂技术来增加油井的渗透率。水力压裂技术主要是通过水力压裂来人为的造成油层上的裂缝,然后通过支撑剂使得裂缝稳定下来,形成稳固的渗流渠道,从而提高油层的渗透率,提高油井的产油率。压裂技术的关键是在于压裂液、支撑剂的选择以及压裂工序的实施。压裂液以及支撑剂的选择,应该使得产生人工裂缝的数量以及裂缝的维持时间达到最佳效果,避免人工压裂导致油井出砂,影响油井的产油效率。此外,一般经过水力压裂的油井,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油层会渐渐的在此堵塞,尤其是那些受地质条件影响堵塞很严重的油井。对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反复水力压裂,来重新提供油井的渗透率,使得油井的产油效率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

3.4 优化油井开采的整体管理水平

油井开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油井产油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我们不能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低产低效井的改进。这种改进措施往往是片面的,效果欠佳。因此,我们应该对油井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油井开采整个过程中所有影响产油率的因素以及当前状况,然后针对性的对各个环节进行管控,形成一套完善的最优管理体系,有效的提升油井的产油效率。比如,我们可以在精细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抽油机井运行参数设置,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工作制度,然后综合考虑防砂措施、防蜡措施、化学堵水措施等各类措施来整体提升油井的产油效率,从根本上改进低产低效井。

4结语

在当前的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开采时间的不断持续,低产低效井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影响了油田整体的开发效率,造成了油田开采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而低产低效井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应该针对性的进行油井情况分析,明确主要的低产低效井形成原因,并采取对应的改进技术措施,提高低产低效井的产油率。

参考文献

[1]甘立琴,谢岳,吴东昊,欧阳雨薇,杨小红.海上Q油田低产低效井成因及治理技术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33(05):92-95.

[2]杨蕊,刘娜,高扬,钊新.卫星油田低产低效井的定义及判别[J].化工管理,2019(17):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