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唐晓慧

海城开发区实验学校,辽宁 海城 114200

摘要:具体来说,教育激励理论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其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鼓励、激烈等手段实现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的目标,使得学生形成渴望进步和成长的动机,借此树立学习的信念和兴趣。当前教育对班级管理的重视度显著提升,如何实现高效管理目标是目前重点关注的内容。鉴于此,教师应当立足班级管理需要,积极采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发挥教育激励理论的教育实效。本文就以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助推班级管理更好地开展进行。

关键词:教育激励理论;初中班级管理;应用探究

引言

综合初中时期的教育能够发现,此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认知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学习和成长中会出现叛逆、自我意识较强以及不服从教师管理的现象,不但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还会对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群产生负面的影响。为规避这一现象的不良影响扩大,有关学者提出教育激励理论,借此能够实现班级管理革新,通过鼓励、奖励等模式实现学生全方位的管理教育,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本文就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初中班级管理问题分析

具体来说,初中时期的学生思想较为跳脱、活跃,在实际的学习和探究中会出现难以管理的现象。再加上近些年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有所提高,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家长给学生购置了相应的智能化设备,如电脑、平板以及手机等,学生的思维在智能化设备的影响下出现较多问题。即网络设备的兴起为学生知识视野拓展提供了助益,其中海量化的学习资源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细致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对促进学生发展进步有着经济的作用。但是海量化的信息中也蕴含着较多的负面、不实以及负面的信息,初中时期的学生还不能完全辨别信息中的好坏,会导致学生探究和学习中产生思维受阻等现象。为实现高效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要注重班级管理的优化,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进行分析,最大化规避其中存在的不足,但是很多教师采用的教育理念较为滞后,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征和问题,滞后、片面的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在管理中不积极配合,产生抵触或者其他不良的思想和行为,管理实效低下,甚至造成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呈现出“剑拔弩张”的状态[1]

2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综合以往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能够发现,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评价时会出现过分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现象,并且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依据也仅是依靠成绩进行。在这样的教育和评价中,会造成评价单一、片面的现象,而且长时间在这样的影响下,部分基础较弱以及表现力不强的学生会被教师忽略,后进生则会进入不良的学习循环中,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重大。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这一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教育革新势在必行。部分学者提出在教育中应用激励理论,从学生的综合方面出发,不仅是关注学生单一的层面,在教育中实现同等的教育和关注,保障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教师的关注。同时在教育中,教师将说教教育以及批评教育转变为激励教育,能够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对学生产生问题的成长环节进行教育优化,学生的接受程度高,也能够借此高效的改变和纠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由此可见,在教育激励理论应用到初中班级管理中,能够借此显著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对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2]

3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注重激励教育深入,改变学生错误认识

结合上述观点的分析和论述能够发现,受到网络以及社会发展特征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网络中不实和负面的信息会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和认识观念出现错误现象,也正是因为这一因素,部分学生成长中出现逆反、暴力或者心理脆弱等现象,对后续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以往的教育管理中,教师多会通过说教教育进行引导,没有立足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具体需要进行引导,导致学生的负面心理加剧。为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实际的教育引导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存在问题,立足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分析,如部分学生内心较为脆弱,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积极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认可自己,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获得成就感,借此强化学生的成长信心,改变以往的不良学习意识[3]。针对部分暴力心理较为严重的学生,教师应当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继而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干预,由此保障管理干预的有效性。

3.2注重管理差异特征,实施因材施教模式

在这一教育理论的应用中,想要保障应用实效,最主要的就是关注差异性特征,立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具体标准进行教育革新,实现高效的管理教育目标。具体来说,受到学生成长环境以及学习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实际的探究中会产生差异化现象,以往的管理中教师出现片面化、单一性现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局限性现象,教育管理实效不足

[4]。针对此,教师应当注重教育评价革新,立足学生差异化特征进行教育分析,保障不同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学习体验。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特征分析,如部分学生记忆力较强,但是分析思维较弱,学习中体现为文科好、理科弱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此在发挥学生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劣势,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优势对理科类的知识进行分析,特别是其中的概念类知识,先记忆然后再进行分析,掌握其中的具体表达;或者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强,但是记忆力较弱,针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文科类的知识进行整合,建立其相应的学习骨架,然后逐渐填满其中的框架,综合进行背诵和理解。

3.3发挥榜样教育作用,强化学生自我约束

总的来说,无论是学习和自身成长,教师只能起到辅助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在激励教育中应当注重学生思维的革新,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成长、自我约束的重要性,继而能够在学习以及成长中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为更好地实现这一教育标准,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可以通过榜样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对照自身,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这样能够显著提升班级管理效用,促进作用显著[5]。如很多学生迷恋上的游戏、电子书,为改变学生的错误理念,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写入光荣板中。或者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偶像或者将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军人或者消防人员等故事、成长经历制作成微视频,课后循环播放,这样也能够发挥榜样教育作用,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显著。

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时期是学生发展进步的关键时期,产生的教育影响重大。为实现高效的教育目标,教师可以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应用和发挥教育激励理论的效用,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模式等进行引导教育,使得学生能够从中了解和感受到其中的教育内涵,在激励、平等、分层教育中助力初中学生更好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杜文英.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1):93-94+96.

[2]刘超.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5):158-159.

[3]蒙建中.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1):97-98.

[4]张礼彬,程丽丽.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幻画报,2021(01):73-74.

[5]员国琪.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1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