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分析

田德朋

身份证号:372522197608114616

摘要:作为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工程项目测量的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与创新下,传统的建筑观念及其技术措施也在加以优化完善,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测量工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贯穿于整个施工流程的主线,所以相关部门需要针对测量工作采取合理的策划设计,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主要探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错误及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错误;应对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因为每一个建筑工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原材料以及时间,而对建筑物各项数据进行测量可以更好地确保该建筑物的建设质量。

1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

1.1水准尺倾斜问题

水准尺的倾斜度往往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尤其是向前和向后的倾斜,观测人员无法用肉眼及时察觉出来,但如果是左方向和右方向的倾斜,观测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水准尺的刻度与十字横线没有保持平行状态。前后倾斜期间会使得观测的数据参数偏大,水准尺倾斜程度过于严重的情况下,与望远镜相互平行的位置就会升高,测量数据就会随着水平线的升高逐渐增大,所观测出来的读数就会严重偏离准确值,即读数与倾斜程度为正比。就算水准尺的倾斜程度相对较小时,也会对标高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相关测量工作中的专业人员需要重点注意水准尺是否出现倾斜状况。

1.2测量方法

在现阶段工程测量所用的方法非常多,同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都是不同的,在具体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如果所选用的方法不合理,必然会影响既定测量目标的实现。

2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的应对措施

2.1正确操作水准尺

通常情况下,水准尺在正常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要确保水准尺中的气泡保持居中状态,通常情况下,水准尺在正常视角下观察可以看出是一个长椭圆形的玻璃管,其中包含乙醚和酒精的混合液体,在封闭水准管内部时一般会留出一个小气泡,因为水准尺的长度在3cm左右,观测人员用自己的肉眼想要判断出其气泡是否位于中心部分的难度比较大,但是还是具有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技巧,在水准尺上利用专业工具刻制分划线,最中心的分划线部分就是水准尺的零点位置,当水准尺零点在气泡的中央位置时,就可以判定气泡的准确定位了。虽然在实际测量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法进行准确的判定,但是只要严格依据操作规范和技巧开展作业,其发生的错误偏差就会降低到最小化;其次是使用尺子前后摇摆的手段,将尺子安放于固定的位置上,并前后缓慢摇摆尺子,当出现最小的水准尺读数时,将其参数读取出来。当水准尺处于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的时候,需要尽可能保持尺子的垂直状态。

2.2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传统测量技术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并且数据误差比较大,通过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3S技术等数字化测绘技术,能有效弥补建筑工程传统测量技术的不足,降低测量难度,节约测量时间,并使所测数据信息更加真实、准确。比如,在采集建筑主体结构相关数据期间,可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墙面结构三维云点数据加以确定,建立三维目标,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三维模型,而后以绘制地图的形式呈现墙面结构信息。建筑工程地面测绘工作开展中,可通过GIS技术得到地面信息,之后利用计算机实现精准分析。在建筑工程测量期间,还可利用定位测量技术使建筑施工更加准确,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测量中,要动态监测高层建筑倾斜、地基下沉、墙体裂缝等变形情况,在此项工作中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能更及时发现变形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实现变形检测,需要先在计算机系统当中输入二维成像信息,利用软件全方位地分析工程变形数据,在得到变形监测数据之后,由技术人员分析并掌握工程变形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建筑主体更加安全。

2.3完善测量管理制度

测量工作结束后的测量结果交接、二次监测以及施工环节审查等工程测量管理内容都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来约束测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测量结果的最终质量,测量工作中需要构建的制度主要包括测量仪器的安置管理制度;测量仪器的应用、保养、配置和管理制度;测量仪器奖惩管理手段;资料二次检验的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放样测量的检查和竣工交底管理制度;原始测量材料资源的归档、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和项目单位在测量结果的审批制度;工程测量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以及福利优待制度等等。除了完善以上论述的相关制度以外,各个部门小组和管理人员还要严格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测量工作当中,将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合理分配到个体工作中,专职人员要对测量工作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管,并依法依据执行管理制度。

2.4引进先进的测量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也可以建立起“互联网+测量”模式,比如说像极坐标法就是利用GPS技术,其中公路建设项目对于GPS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静态能力以及动态能力。静态能力是指可以运用计算机能力将搜集到的地面数据信息转化为三维坐标,可以减轻测量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正确率。而动态能力则可以把推演出的三维坐标实时定位到相应的地面上,实现了对信息的实时使用。再加上GPS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所以将GPS技术与测量设备展开有效的融合,可以很好地满足我国公路测量工作的精度标准以及相关需求,有助于提高公路建设质量,构建稳定的社会环境。

2.5平面测量控制

一某工程为例:测量单位对平面控制点进行加密处理。结合该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将加密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建筑物周围附近并沿纵横相互垂直方向布设。设置平面控制网时,应遵循相邻加密控制点相互通视原则,控制点位置选择在视野开阔区域,且控制点位置的选择应避开受工程施工影响区域,在安全稳固位置埋设混凝土预制桩,并采用混凝土浇灌加固处理。预制桩顶部钢筋锯断多余部分,预留30cm长度螺纹钢,并将螺纹钢顶部调整为“十字”标识。平面测量控制点埋设位置略低于场地地面,采用红油漆标记编号,并使用木盖板覆盖保护。控制点埋设7d后可进行测设,现场测量点位置在测量成果中详细记录,以便于测量复核和施工测量监控时查找。

2.6角度测量控制

目前,在角度测量中,对准确性的要求比较高,使用电子经纬仪,能够高效地收集各项数据,数据获取会更为的精确,结合辅助储存设备,对数据进行储存,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发挥电子经纬仪的最大作用,方便后续的数据核对工作。和传统工作方式相比,电子经纬在提高工作准确性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电子经纬仪在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便出现了全站仪,其由电子经纬仪、测距设备组合而成,能够满足各种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经纬仪的使用率在下降,全站仪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能够满足各项测量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测绘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对于测绘新技术的有效运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实际的测绘过程中,需要对新测绘技术的准确性以及效率进行不断强化,进而满足建筑领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21.

[2]黄贵勇.研究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低碳世界,2020.

[3]何明亮.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