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7
/ 2

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玉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4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治疗中应用经尿道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记录两组临床指标与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结果:50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4.62±7.90)mL,治疗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1.25±0.74)d,住院时间为(5.60±1.34)d,并发症发生率为4.00%;50例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经尿道电切术,不仅术中出血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短,而且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

【关键词】经尿道电切术;泌尿外科;临床疗效;IPSS评分

    男性是泌尿外科疾病的高发群体,其中常见的疾病为前列腺增生、膀胱炎等,并且患者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与年龄、遗传等因素相关[1]。经尿道电切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近些年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该手术可让医护人员在直视下开展各项操作,促进治疗安全性的提高,保证患者治疗后病情与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2]。鉴此情况,本院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经尿道电切术,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0例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段进入本院泌尿外科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为70岁,最大为89岁,平均(80.90±3.41)岁;病程最长为5年,最短为3个月,平均(1.98±0.85)年;其中,腺性膀胱炎16例,前列腺增生14例,膀胱肿瘤20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病情,于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2)患者具备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指征;(3)患者知情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2)合并认知障碍者;(3)合并严重慢性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4)合并出血性疾病者;(5)泌尿生殖器严重感染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方法:针对膀胱肿瘤患者,观察其肿瘤情况,如体积、位置等,术中首先切除小体积带蒂肿瘤,再切除较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予以患者膀胱灌注与冲洗;针对腺性膀胱炎患者,分别设置电凝、电切功率为100W、200W,由上至下切除病变组织,术后留置24h导尿管;针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明确切除范围后进行低压冲洗,若治疗过程中发现结石,则碎石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切除前列腺增生组织后做止血、清洗处理,再留置导尿管,于术后6h拔出。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2)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评估患者前列腺增生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越高表明前列腺增生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s)比较行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50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4.62±7.90)mL,导尿管留置时间为(1.25±0.74)d,住院时间为(5.60±1.34)d;仅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其中1例尿道狭窄,1例膀胱穿孔;50例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IPSS对比(分,±s)

时间

n

IPSS评分

治疗前

50

10.64±5.71

治疗后

50

5.30±1.84

t

-

6.294

P

-

0.000

3.讨论

    因泌尿外科疾病发生后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或是诱发其他疾病,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患者进行治疗[3]。目前,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包括两种方式,即药物、手术。药物治疗是对前列腺增生组织进行抑制,促进尿路梗阻的改善,但部分患者病情较严重,应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欠佳,需接受手术治疗抑制病情。经尿道电切术是经患者尿道通路开展治疗操作的一种术式,术中无需额外切口,对患者并不会造成严重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50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4.62±7.90)mL,治疗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1.25±0.74)d,住院时间为(5.60±1.34)d,并发症发生率为4.00%;50例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经尿道电切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患者治疗中的创伤较轻,且安全性高,在改善患者前列腺增生症状上效果优越。医护人员开展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时迅速进行切割,能够减少出血量,同时术中低温切割可避免组织受到损伤,减轻电流对组织造成的刺激,提升患者预后,缩短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在高能电切过程中,可将能量集中,促进组织气化,充分发挥理想的止血效果。在电切镜的辅助下,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视野会随之扩大,有利于开展各项操作,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使患者前列腺增生症状程度显著减轻[5]

    综上所述,予以泌尿外科患者经尿道电切术治疗,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且患者前列腺增生症状会得到显著改善,不易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王延坤. 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21, 16(05):52-54.

[2] 李栎梁, 杨亮, 李晓梅,等. 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  2021, 31(14):70.

[3] 李健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科学, 2020, 10(02):101-103.

[4] 王卫国.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比较[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10):1640-1642.

[5] 刘振堂, 何开勇, 马雪贵.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 2020, 26(15):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