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4
/ 2

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罗静1 ,卢进东2

1.宁夏石嘴山市妇幼保健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2.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分析盆底康复仪和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接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盆底康复仪和盆底肌康复训练法,对照组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对比盆底肌张力等指标。结果:关于盆底肌张力,治疗结束之时:试验组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97.14%,和对照组80.0%相比更高(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联用盆底康复仪和盆底肌康复训练,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盆底肌力改善更加明显。

【关键盆底康复仪;价值;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并发症

    医院妇产科中,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十分常见,以尿失禁与子宫脱垂等为主症,可损害病人身体健康[1]。通过指导病人做适量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可促进其盆底肌力的改善,但见效比较慢,且耗时也比较长。本文选取70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人(2020年7月-2022年6月),着重分析盆底康复仪和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接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年纪范围20-38岁,均值达到(27.48±2.96)岁;体重范围43-79kg,均值达到(56.28±6.74)kg。对照组年纪范围20-39岁,均值达到(27.96±3.04)岁;体重范围43-80kg,均值达到(56.47±6.92)kg。2组体重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都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内容如下:(1)间断排尿训练。让病人排尿期间减慢或者暂停尿流速度,以对膀胱进行刺激,让膀胱收缩,以缓解其尿失禁症状。(2)肌肉群收缩训练。协助病人取平卧位,于头部增垫软枕,然后指导病人放松腹部和腿部的肌肉,将双腿分开进行排便训练,以促进盆底肌收缩,待保持3s之后放松,每次训练时间为15min,每日3次。(3)提肛训练。让病人平躺,将双膝弯曲。待深吸一口气之后,对臀部肌肉进行收缩,以向上提肛,需控制盆底肌收缩的时间为5s左右,此后,缓慢呼气,同时放松肌肉,需反复训练40-50次,每日做3组。试验组加用盆底康复仪,详细如下:选择MLD B4PLUS型的盆底康复仪,由“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治疗前,要求病人排空膀胱。协助病人取仰卧位,设置仪器频率在50-80Hz的范围之内,脉宽在200-300us的范围之内,在皮肤电极片上均匀涂抹上耦合剂,然后再将电极片放在病人的骶尾部和子宫工地两侧,调整初始电流为0,此后,需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电流,但要确保最大电流不超过60mA。

  1.3 评价指标[2]

1.3.1 用Oxford量表评估2组盆底肌张力:总分是5。得分与盆底肌张力两者间的关系:正相关。

1.3.2 参考下述标准评估疗效:(1)无效,尿失禁等症状未缓解。(2)好转,尿失禁等症状明显缓解,盆底肌张力有所改善。(3)显效,尿失禁等症状消失,盆底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对总有效率的计算以(好转+显效)/n*100%的结果为准。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2.0处理数据,t的作用: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的作用: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盆底肌张力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关于盆底肌张力,尚未治疗之时:试验组的数据(1.82±0.36)分,对照组数据(1.85±0.39)分,组间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t=0.2457,P>0.05);治疗结束之时:试验组的数据(4.51±0.21)分,对照组数据(2.99±0.28)分,对比可知,试验组的得分更高(t=4.9153,P<0.05)。

  2.2 疗效分析

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97.14%,和对照组80.0%相比更高(P<0.05)。如表1。

表1 统计疗效评估结果表 [n,(%)]

组别

例数

无效

好转

显效

总有效率

试验组

35

1(2.86)

6(17.14)

28(80.0)

97.14

对照组

35

7(20.0)

10(28.57)

18(51.43)

80.0

X2

7.1328

P

0.0296

3 讨论

临床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作为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可引起尿失禁、慢性盆腔痛与性功能障碍等问题,若不积极干预,将会严重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3]。盆底康复仪乃生物反馈设备之一,含有电刺激治疗与生物反馈治疗这两个部分,能够对病人的盆底肌肉进行刺激,以改善其盆底肌张力,促进盆底肌修复[4]。通过电流刺激能够对病人的膀胱表面神经与尿道括约肌产生作用,从而有助于增强其膀胱收缩能力与尿道括约肌功能,降低尿失禁发生几率。盆底肌康复训练具有操作简便与不受时间限制等特点,可促进病人盆底功能的恢复。

综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联用盆底康复仪和盆底肌康复训练,效果显著,盆底肌张力改善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朝霞. 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4):180-181.

[2] 李艳军. 产后盆底康复仪+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9):85-86,95.

[3] 李振燕. 产后进行盆底肌张力的训练及康复仪治疗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价值[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11):1-3.

[4] 熊素平,孙玉婷. 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 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