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起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探究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起源与对策

张志涛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723000

摘要在新时期下城市中的排水内涝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的起源做出精准分析,并制定相关的解决对策,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保卫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以往,城市的暴雨内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的沿海地区以及一些地势较低的地区。但是在当前,我国很多内陆城市也会出现暴雨内涝灾害,例如城市中的立交桥下,在暴雨之后会出现大量积水,城市中的地下通道、公路桥、铁路桥也会存在很多的内涝积水问题。为此,文章就城市暴雨内涝灾害为探讨内容,分别分析了暴雨内涝灾害的起源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起源;对策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硬化路面逐渐增多,排水管网老化、城市路面下沉等问题的出现,对流域水文过程有着明显的影响,尤其是短时间尺度水文过程影响更为显著,造成人口、经济密集的城市内涝灾害损失更为严重。同时,城市中的城区排水系统建设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建设速度,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近年来,暴雨问题给我国各大城市的城市建设再次进行了一轮“能力测评”,很多城市在这一轮的“测评”当中没有交上满意的答卷,给城市的环境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了不少影响。

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起源

1.1暴雨灾害频发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一步恶化,汛期在多数地区提前,降雨量相比以往明显增多,同时体现出了密集性、集中性的特点,特大暴雨天气在多个地区频发,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相继开展了防洪抗汛工作,这也是城市出现暴雨内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极端气候的影响下,对城市中的防洪抗汛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不常见的暴雨灾害做好预防,满足城市排水系统对特大暴雨的排水需求。

1.2自然水体遭到破坏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逐渐导致湖泊面积减小,湿地系统造成破坏,以及排水渠道被破坏等相关问题,综合使得城市的暴雨调节能力降低,排水抗洪能力逐渐减弱,给城市的排水系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另外,随着城市地面的硬化率不断升高,导致城市的降雨渗透率降低,排水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城市中的地下通道、铁路桥、公路桥、立交桥等位置出现严重积水,给人们的日常出行,造成较多不便,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解决对策

2.1提升暴雨的调蓄能力

  首先,城市要在当前的气候形势下积极推行降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建设模式,选择调蓄水池、屋顶、低洼绿地等方式,实现对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要利用小区、建筑的雨水收集功能,以及蓝线划定和保护要求,成为城市规划许可的项目建设必要条件,遵循因地制宜的条件对调蓄设施进行雨水的收集和滞渗。另外,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例如天然水体、湿地、湖泊、田地等,才能保持城市的天然雨水调蓄水平,以及天然的排洪能力,形成城市发展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共生共存,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2优化排水系统

  首先,需要在城市中划分老旧城区,了解老旧城区不同程度的排水系统现状和排水系统能力,随后对原有的管网以及无法满足新时期暴雨内涝灾害要求的管网进行改造工作,并对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和下凹式立交桥进行改造,与这些设施周边的排水系统相互结合,尽可能通过一个排水系统的改造,带动周围排水系统的达标。另外,要按照我国现行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开展设计,对雨水口、检查井等城市重要排水设施方面,要遵循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方案制定之后,则需要按照城市防涝标准能够对应的降雨类型,应用数字化技术,模拟特大暴雨灾害降临时,城市各区域的积水情况,若是出现了局部地段无法满足暴雨调蓄需求,或者超过了城市的排涝标准以及积水深度,则需要优先考虑是否通过调整城市的道路竖向或者用地布局,来降低暴雨内涝灾害可能造成的风险。

2.3设置内涝通道

  河道作为城市雨水、废水、涝水的排放出路,所以需要对河道开展一系列的清理整治工作,避免在特大暴雨降临时,出现洪水漫流和雨水顶托现象。具体开展中,可以在河道上游符合条件的方位设置一定数量的水库、缓洪池等措施,拦截暴雨内涝的蓄积洪水,使洪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消能,延缓洪水排放到城市中的时间,错开上游与下游的雨水错峰期,降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压力。同时,在城区河道的设置上,需要结合城市的防洪标准开展整治工作,在保证河道排水通畅、科学的同时,在河道两端留出宽度适中的绿地,给防洪工作留出一定余地,让其成为雨水下渗和滞留的通道。若是降水量超出了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设计能力,则可以利用城市中的水体景观、下凹绿地、广场、公共设施等,为临时的雨水调节措施。另外,对城市中的内河、沟渠部位设计预留通道,让道路两侧区域以及排水通道能够成为暴雨内涝的行泄通道,若是城市地表排水无法满足城市暴雨内涝的调蓄,则可以选择地下调蓄池、调蓄隧道等措施。最后,可以在城市内建设绿地或者公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上要以下沉式为主,以此提升城市的净化生态、雨水汇集和排涝功能。还可以结合城市中的河道走向情况,在城市的工业卫生防护林带、高压走廊防护林带等位置设置排洪渠道,这一渠道的设置上要随着自然地势开展,尽可能放大设计宽度,边坡尽可能不做护砌,种植一些区域性的耐涝的林木。

结语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是强降雨后而产生的城市积水现象,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文章以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抑制为主要出发点,探究了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越来越严峻的起源,结合多年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黄华兵,王先伟,柳林.城市暴雨内涝综述:特征、机理、数据与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06)

[2] 陈嘉雷,陈文杰,黄国如.基于情景模拟与多源数据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J].  水电能源科学. 2021(06)

[3] 王怀鋆.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 南方农机. 2019(24)

[4] 利妮.超大型城市内涝灾害事故分析和救援对策[J].  今日消防.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