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差异影响

/ 2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差异影响

          ,   ,张成瀷

   身份证号:650103198706176019

国际项目管理中文化差异在各方交流沟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项目的达成和顺利进行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国际项目管理中对于文化差异的研究相对较少,给各方的顺利交流和项目达成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在整合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文化差异

近年来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迅速发展,由于国内外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给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一、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1. 管理体制中的文化差异

  国际工程项目常涉及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使管理体制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西方的地理特征和以海洋文明和工业文明作为经济基础使文化更加外向,注重进取性、平等性和个人意志。而中国的大陆特征和以农耕文明和封建制度作为经济基础使文化更加内敛,注重稳定性、融合性和集体利益。西方工程管理中以项目经理为中心,项目经理有质量否决权、证书颁发权、财务决定权、工程签字权等。项目经理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工作报酬丰厚工作环境良好,实行对业主负责制,对所在的工程公司负责。因此西方工程项目进行招标时,在企业的等级资质基础上更强调施工项目经理人选和管理经验。中国项目管理中更加注重群体决策,创新性往往不足。在设计方案中,中国工程师往往更加注重标准和图纸规定,而西方工程师会更加注重业主的设计需求,而中国工程师往往主动服务意识不足,在项目设计上中国的施工企业处于相对不利地位。[1]西方文化注重守时和承诺的兑现,而中国施工企业在讨论时往往会做出违心的承诺,最后无法兑现造成不良影响。在合同索赔中,中国施工企业受传统观念影响,害怕得罪业主和项目工程师,会错失补偿机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 价值取向差异

  文化的差异性使不同国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不了解他人文化而以自身的价值观点去衡量他人的行为方式会导致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在国际工程项目的招标中,文化因素可能影响项目招标的成败。西方工程公司在招标时注重公司的实力和经验,对于资料和介绍并不看重,倾向于实际的调查和了解。[2]中国企业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并不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使国际工程项目合作中出现了许多的误解和矛盾。

  1. 语言沟通差异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差异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于语言沟通上。现场管理、文件记录、工作协调等都需要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在国际项目管理中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西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交流时占据优势,而中国企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英语水平有限,技术水平无法充分通过语言发挥出来,翻译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使沟通出现一定的障碍,影响沟通效果。中国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和友好感情,朋友请客吃饭注重人情世故,而西方文化认为人际交往并不带有商业动机,采用AA制付清餐费,并不涉及人情往来。承包方邀请工程师吃饭,餐桌上大家谈笑风生,热情欢乐,而第二天工程讨论时工程师坚持原则,寸步不让,许多中国承包方无法理解,认为西方人不近人情。[3]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偏见和成见也是国际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阻碍。当工程师发现承包方有不诚信行为时,对承包方的信任就会降低,对于以后的审查环节会越发严格,使国际项目管理中沟通更加困难。

二、项目管理中文化差异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缺少文化差异认识

  我国国际项目管理中更加重视研究投标策略、招投标书的编写和建设中的施工质量、周期和成本,对于国际项目管理中涉及的跨文化差异重视度不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 缺乏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管理方法

  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差异,在国际项目管理中常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一是完全压制。以一方文化作为主流,对其他文化进行压制,这种管理方法在短期内带来了管理上的方便,但长期来看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和冲突。二是互相妥协。不同的文化有意识的退让和折中。这样的管理方法在小事上尚可进行管理,遇到原则性的问题就无法解决问题,造成混乱和冲突。三是融合共同发展。在尊重各方文化的基础上,找出各方的共同利益,共同协调合作发展。[4]

  1. 跨文化国际项目管理能力欠缺

  大型的国际工程管理项目使全球化的参与过程。业主、承包方、供货方、总承包方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理解业主需求,各参与方的沟通方面需要专业而且具备跨文化知识的管理人才,否则会给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极大的困难。由于西方的合同法律比较健全,在合同履行中履约情况较好,而中国合同法律环境不完善,合同履行中多为强制和监督,中国企业在合同履行中对分包方和供货方干涉过多。

  1. 合同守信行为有待提升

  西方文化很重视守时性和承诺兑现,而有些中国施工企业为了得到合同则做出虚假承诺,抱着先拿合同再索赔的心态或没有仔细研究英文合同文件,而国际合同的相对完善性使中国企业在事后索赔困难或无法按照合同规定履约,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而西方企业也对中国合同履行行为难以理解,影响企业诚信和信誉。

  1. 缺少具备专业知识的跨文化人才

  国际项目管理中缺少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懂得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储备,如设计经理、采购经理、合同经理、法律、税收等相关人才。在人才培养方式和薪酬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很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跨文化知识的人才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薪资待遇,造成国际项目管理人才的流失。

三、如何整合文化差异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1. 正确看待文化差异

  企业要在重视投标策略和工程质量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对于文化差异的认识,重视文化差异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在管理中注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上的不同,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1. 科学处理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差异

  要在尊重各方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就各方共同利益和目标达成共识,形成互利融合的管理方法,避免完全压制和妥协处理文化差异,使各方都能发挥自身的长处,共同完成项目建设,保证项目质量。

  1. 提高跨文化国际项目管理能力

  在国际项目管理中,要充分尊重业主需求,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根据项目特点和各方文化特点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避免出现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和冲突,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

  1. 诚信守约,提高合同履行能力

  国际项目投标时要认真研究项目合同,在自身实际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承诺,注重合同的严肃性,提高企业的诚信和信誉。

  1. 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跨文化管理人才,提升人才待遇

  要加强相关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跨文化管理经验的人才培养,设立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福利待遇,留住真正的跨文化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的差异性在国际项目管理中有重要的影响,企业要提高跨文化管理意识,尊重各方的文化差异基础上协调沟通手段,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和自身的合同履行能力,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跨文化管理人才,提高人才待遇,减少人才流失,为国际项目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刘高霆.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J]. 化工管理,2021(4):2.

[2]孟繁野. 文化差异对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D]. 天津大学.

[3]谭强.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跨文化风险管理研究[D]. 云南财经大学,2011.

[4]胡浩.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冲突问题探究[J]. 上海企业,2009(3):2.

作者简介:张成瀷,男,1987.06,籍贯:江苏,学历:硕士,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职务:商务经理。研究方向: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