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类工程建设措施类技术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装配式住宅类工程建设措施类技术方案研究

王锐

身份证号:371421199009301993

摘要: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装修一体化等特征,预制构件的模块化、工业化生产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装配化施工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用水量及污水排放量,缓解施工现场的噪音扰民及粉尘污染现象,装配式的建造工艺能够缓解建筑市场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代表之一,发展迅速。2020年,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6.3亿㎡。《“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更是明确指出:“要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规模,提高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

关键词:装配式工程建设措施技术

引言

装配式建筑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装配式建筑的很多材料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传统建筑中的一些临时部件,比如固定装置等在施工结束之后往往就被丢弃。下个工程项目仍需要重新购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装配式建筑生产过程中,很多预制配件通过调整之后可以进行重复利用。同时,预制构件的异地施工也能有效降低现场施工的环境污染和居民生活干扰。工厂的环境更有利于预制构件的制定和各种废弃材料的回收和利用。同时,装配式建筑中材料的运输量更好,可以节约石化原料。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建筑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装配式建筑的实施符合绿色建筑发展要求。

1.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在我国由多个部门提出,对于钢结构施工和装配式建筑,要大力发展和推广,落实可持续发展概念,督促绿色建筑的实施。而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拓展,产业结构建造进行全面升级,企业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把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信息化结合起来,实现建筑设计、运输、组装等环节,形成建筑信息一体化,真正实现了建筑和信息相融合的模式。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建筑,成本较低,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方便,自然能源消耗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等优点。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更适用于现代化生产的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能有效提高建筑的自身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也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空气和周围环境的污染,所以,在建筑工程行业应用较为广泛。

2.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常见问题

2.1安装施工质量问题

预制构件在安装施工时,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对图纸进行会审,没有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就会影响到现场安装施工进度与质量。此外,现场装配架搭设的合理性、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水平等都会对预制构件安装质量产生影响。比如在浇筑预制板过程中要保证链接刚进数与链接位置的精准性,对施工精度要求很高。施工人员在进行预制板拼接时要注意具体参数,做好技术方案交底,保障施工质量。再比如构件位置固定时要对机电管线的排布进行思考,避免施工对机电管线造成损伤。

2.2缺乏安全管理的有效依据

在目前来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保障缺乏文件规定,各个地区不同安全监管文件也各不相同。当装备式工程建筑逐渐广泛化,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管理文件并没有系统化,所以在进行装配式工程安全管理时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进行装备式安全管理时,企业需要依据科学的验收标准,但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缺乏有效的文件指导,导致施工人员没有具体的技术参照标准,从而致使施工过程很难得到安全保障。

3.装配式住宅类工程建设措施类技术方案

3.1模板方案深化

以铝合金模板为例,装配式与铝合金模板的融合应用,结合了二者自身优势,提高了工程成型质量,达到了一次成优的效果。模板方案深化重点是解决结合过程的冲突问题,通过预制构件、铝合金模板的穿插深化,采用BIM技术进行充分碰撞优化,主要解决预制构件与现浇连接节点部位模板支设、加固方式的问题,改善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拼缝位置漏浆、错台的现象,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如图3所示。模板方案深化方案需向预制构件深化单位提资,主要用于在预制构件上进行模板加固方案预留预埋点位深化。

3.2预制构件预留、预埋

(1)使用功能方面,结合装配式建筑理念和特点,需要在主体设计阶段即完成机电、精装、智能化等各专业设计,所有预留预埋工作在进行预制构件生产时即一次到位,而现阶段房产开发项目受“快餐经济”的影响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很难在开工之前完成含精装、智能化等所有专业的设计工作,而且施工过程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建筑、结构变更,专业设计滞后以及过程变更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影响较大,这就对设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2)施工临时预留预埋方面,主要包括为了满足施工需要而进行的铝模拉模孔、塔吊附着点位、电梯附着点位、楼层放线孔、泵管洞、传料孔等内容,要求在构件深化设计阶段即同步开展上述措施性施工方案的深化、编制,这对总承包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一般应对措施就是在总承包单位进场后及时完成铝合金模板、集成式全钢爬架等分包分供单位的招标工作,然后安排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或深化设计人员提前介入,随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同步完成施工措施性技术方案的深化工作。

3.3安全精细化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由于吊装及拼装作业高空作业多,安全隐患也多。对此,可采取的措施有:在吊装前,相关管理人员检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状态;通过试吊确认吊装机械运转情况和吊装速度,确保吊装机械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工作,并按时检修保养;在吊升阶段,于吊装区域设置警戒线,安排专人看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构件吊至操作层时,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如,要求操作人员使用专用工具将构件勾至既定位置,禁止徒手推拉工具等。

3.4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其他保障

要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还应认定技术指标、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优化生产施工监管机制等来进行。认定技术指标包括技术资格认定与行业标准认定,这也是预定构件出厂验收的主要标准。满足上述两个标准之后预制构件才可以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还应做好构件保护工作,防止出现碰撞损害。施工队伍素质提升可以通过严格施工人员准入标准,提高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加强施工安全质量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优化生产施工监管机制要求施工现场监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材料生产过程和施工设计过程。在现场施工之前,要对预制配件进行检查,确保到场材料符合要求和标准。到场后还要对材料进行统一管理,做好材料存储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结束语

我国建筑工业化尚处于发展阶段,配套的设计、生产、施工技术还不完善,本文针对装配式住宅类工程建设措施类技术方案进行研究,从施工角度出发进行复盘总结,对后续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建议。本文仅就钢筋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类工程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及深度均有欠缺,后续还需要在框架结构等领域以及深化设计、施工部署等方面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金杰贵.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J].陶瓷,2021(01):136-137.

[2]李娜,张禹生.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电气专业施工图审查要点解析[J].建筑电气,2019,38(08):89-93.

[3]马大谋.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177.

[4]张华斌.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52+160.

[5]周瑶,蒲兴帅,卓可星,隆清玲.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技术措施探讨[J].居舍,2018(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