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林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高永林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研究

高永林

61270119820416241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地质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基础地质工程的设计阶段,地质勘察非常重要,是基础地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基础。提高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促进基础地质工程的建设。

关键词: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勘察

引言

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与建筑有关的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位,这些行业每年都会推出一些工程项目。要想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性和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必须要提高对基础地质工程应用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制定细致详尽的地质勘察计划。

1研究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基础勘察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与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互动,同时结合以往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基础地质工作和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地质勘察专业人才的相应培养,使他们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有安全意识,然后建立相应的工程模式,为整个工程提供基础。

1.1保障工程顺利施工

由于地质构造和时间的复杂性,地质构造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地质调查只能对外部构造进行简单的观测,不能保证地质条件的可靠性。地勘人员应具备足够的技能,并在地质勘察结束后尽可能消除不利因素对成果的不利影响。只有这样,设施才能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1.2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地质勘探可以为实际施工工作提供具体准确的指导,因此,在设施施工前,地质勘探人员可以使用科研设备和技术,为了对施工区的地质条件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地质勘探所获得的科学资料保证了建设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因此,相关建设单位可以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承担一定的责任,提前设计出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显然,这可以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最大的保证。

1.3保障工程施工安全

施工区的地质复杂程度往往很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系列不可预见的风险。如果相关单位不提前防范和控制这些突发风险的发生,这必然导致一系列的施工事故。如果相关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没有对施工区域进行准确详细的地质勘察,显然,这不仅不能保证工程最终竣工的质量。因此,只有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探,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工程质量。

2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探要点总结

2.1 合理分析勘探区域周边建筑状况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地质勘探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施工场所进行细致的勘探分析,还要对勘探区域周边的建筑情况进行勘探,因为施工场所周边的建筑也可能影响工程的建设施工,只有完全了解施工场所及周边建筑、地质数据信息,才能提升地质勘探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设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总的来说,在工程项目的地质勘探阶段,需要在施工场所及其周边认真做好勘探工作。

2.2 野外勘查与室内测试

在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探中,野外勘查与室内测试是勘探部分的关键,直接影响整个地质勘探工作的完成度。野外勘查是指对施工场所的环境进行详细且准确的探查分析,根据相关资料数据判断该施工场所是否适合工程项目的开展。且野外勘查环节与室内测试环节相互关联,野外勘查的数据能够为室内测试提供数据支持,要保证室内测试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保证野外勘查数据的准确性。这可以通过提升野外勘查技术来实现,此外,为保证室内测试的全面性,还要提高野外勘查范围的广度,保证室内测试时有足够的数据信息支持。

2.3 加强勘探机械设备管理

勘探机械设备是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要做好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探工作,必须加强勘探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维护,保证勘探设备的使用性能。具体的勘探机械设备管理强化措施有:(1)需要加大勘探机械设备的宣传力度,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勘探设备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重要性,顺便了解设备管理的作用;(2)要建立并完善勘探机械设备的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同时确切落实相关规定,保证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3)还需与时俱进,不断引入先进设备及技术,保证勘探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4)在设备管理工作上,需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断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更新;(5)设备管理的理念方面,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勘探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管理能够与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一同进步。

3地质探测的具体实施方案

3.1地质探测的最初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一般是对基础地质构造进行探测,一般是对地下水结构、石土结构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勘察记录,这是检测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是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通过最初阶段的地质探测,可以更好地规划建筑选址以及确认是否与其他工程项目产生冲突等问题。其中,对地下水情况的勘察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地下水的状态影响施工进行的难易程度和进展速度,另一方面,考察好地下水的状态可以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人为活动对大自然的破环,也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前期施工场地的地貌观察可以更好地进行工地使用规划,包括材料存放、人员生活起居、交通运输等要素,合理规划这些要素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质量。因此,地质探测的初级阶段是最基础、最烦琐的探测阶段。

3.2数据分析与处理阶段

经过初期的探测工作,会记录下一大堆的地质数据,而这些数据放在这是没用的,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推导来得到能够支持工程开展的实用数据。这一过程更具有专业化,也是所有工作中作用最大、能够对工程产生直接影响的工作环节,通过对数据的专业化分析,能够对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整,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施工设计,对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详细数据补充阶段

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后,可以对地质有一个定性分析,但是要真正进行施工,还需要更为详细的数据作为施工阶段的直接数据支持,那么就需要探测人员对施工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补充和详细化处理。通过数据的补充,可以让施工方案变得更具体,即使是非专业人员,只要按照数据进行工作就可以让项目顺利进行。同时,数据的补充阶段还需要考虑更多方面,如政策、环境、人口等,都需要带入地质数据进行综合的处理,这样才能实现数据的详细补充。

3.4探测核验阶段

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专业分析和综合后,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次大型探测对施工规划中的每一条进行科学验证,在实地进行探测检验可以发现以前规划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同时也为正式施工阶段提供了更强力的安全保障,是探测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最后的探测检验阶段不能够形式主义,需要探测人员严格按照建设规划,精确地进行探测,为工程施工的正式开展作好充足的准备。

结语

开展基础地质工程和地质勘察工作的应用研究是提升土建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地质勘察意义、主要技术手段、不同阶段应用探讨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希望业界能不断围绕工程流程和技术手段进行创新研究,在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基础上,实现地质勘察工作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提升我国基础地质工程的国际水平。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勘探结果的准确性是关键所在,相关建设单位通过提升勘探技术,引进专业的勘探人才,与先进的技术设备单位或者人员展开良好合作,能更好的提高勘探技术水平。工作人员要在工作过程中注重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为勘探技术的引进、勘探设备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淳.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0):42-43.

[2]李慧爽.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8):206-207.

[3]祁克胜.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应用探讨[J].山东化工,2018,47(20):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