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

李哲

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

摘要: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现存较多的问题,比如设计图纸质量不高、设备与材料质量达不到施工要求。为了优化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应基于建筑情况,科学选择布线方案;加大力度检查设备质量,提高系统性能;加大力度检查电缆,提高其运行可靠性;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降低雷电侵袭发生率;加大施工监督力度,有效消除事故隐患等等,为系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优化策略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加快了区域融合的趋势。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与建筑领域结合推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给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弱电工程系统是智能建筑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其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必须保障弱电系统的和理想与可靠性,这是发挥智能建筑作用的关键。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很有必要加大力度研究弱电智能施工技术,探讨有效的优化建议,供参考。

1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现存问题

1.1设计图纸质量不高

目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相应地推动了智能弱电系统技术的进步发展。但是结合实际施工可知,仍然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后期施工中施工人员没有以施工图为依据预测与解决存在的问题,施工难度显著增加,无法保障施工的安全。弱电系统施工涉及到较广的范围,设计人员应全面考虑,但这无疑提高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但纵观当前现状,弱电智能化设计人员能力有待提高,容易存在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设备故障发生率较高,除了容易导致建设情况不符合设计方案之外还容易增加设备故障发生率[1]。如此,后期施工中施工故障较多,最终施工质量显著降低,对用户居住体验产生不良影响。

1.2设备与材料质量达不到施工要求

对于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因工程复杂度较高,施工期间使用到较多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损耗量较多。同时,施工时选用的材料规格与性能不达标,建筑施工质量问题较多[2]。同时,部分部门使用设备时没有检查与检验设备性能,施工人员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施工工作的开展,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施工企业为了提高经济利益选用价格便宜与质量较差的材料,这些材料与设备质量无法保障,自然很难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标。

2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对策

2.1基于建筑情况,科学选择布线方案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布线方案,因为其对弱点工程的稳定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3]。施工人员在布线期间尤其要注意不可盲目施工,以施工区域的情况为依据,结合弱电系统中的设备安装规范与全部通信,基于智能建筑需求,与土建工程配合。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高度关注多系统管线的交叉位置,提高其科学合理性。但在此期间为了提高布线合理性,施工人员应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提前布线并做好相关预埋工作,对管线进行有效管理,做好线槽敷设工作,提前做好预埋与布线工作,同时还要关注其他的管线铺设问题,对线路交叉与暗管沉降问题进行协调处理。

2.2加大力度检查设备质量,提高系统性能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中设备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将用户与电力能源有效连接,其构成部分为管道、设备、机柜、信息插座盒等等。首先,施工人员安装设备与机柜时必须认真分析生产商提供的安装说明,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提高安装的规范性,对垂直度进行合理调控,降低垂直偏差。同时,加大力度审查设备质量,比如零部件、标志,通常情况下安装设备机柜时应保证其与墙体距离不低于0.8m,为安装与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且要确保接线端子的标志齐全[4]。其次,施工人员安装管道与桥架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施工顺序,提高桥架内线路的科学合理性,且保障线路结构的合理性与简单性,确保桥梁内空间富余量充足,为后期开展维护与保养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最后,系统中信息插座盒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必须保证其安装质量,避免对信息传输的效率与质量产生影响。施工人员安装信息插座盒时应检查其型号与规格是否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对接线模板的匹配度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匹配必须及时更换,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系统性能。

2.3加大力度检查电缆,提高其运行可靠性

施工人员敷设电缆系统时应基于施工要求自行检查,且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与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功能的监督与控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整与改进相关措施。此外,施工人员安装电缆系统后应检查系统,对竣工图进行完善,计算保修期,为后期制定系统保养与维护系统提供依据。因为弱电系统设计的范围相当广泛,很难单方面实现预期对施工任务与目标,必须与网络、电讯等部门沟通,提高工程施工的有序性,保障弱电工程施工质量达标。调试结束后施工人员可移交相关部门审核,审核结束后正式投入使用。

2.4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降低雷电侵袭发生率

因为雷电天气容易影响弱电系统,尤其容易损坏微电脑设备与电子器件。因此,施工人员应通过可行的防雷技术,比如均衡电位、泄流、拦截等,降低对弱电系统造成的影响,建立科学有力的防范屏障,有效预防雷击事故

[5]。通过应用综合措施与防范技术降低对雷击造成的损失,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目前,我国防范雷电侵袭的方法很多,比如安装避雷针或设置避雷带,构建接闪装置,以建筑内钢筋为引线,接地装置为基础地梁钢筋,通过扣件连接或焊接的方法处理基础地梁钢筋,保障接地性能达标,降低雷电侵袭发生率,有效保护建筑弱电系统。

2.5加大施工监督力度,有效消除事故隐患

电气工程施工中配电装置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一旦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对弱电工程产生影响,还有可能降低供电的安全与可靠。因此,施工人员应对配电装置进行严格审查,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完成经常与材料工作。在此期间企业应加大监督力度,安排专业人员现场指导,避免无法落实技术的问题对配电装置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提高弱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6]。比如施工人员施工期间可能出现抵押开关柜内回路开关动作对不符合设计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与其缺乏相应的监督有关,因而整定电流更小,满足不了使用方面的需要,又或者因整定电流较大达不到保护的作用,由此可知很有必要加大力度监督配电装置施工。施工人员贯彻落实施工技术时应加强监督与管理,从细节方面着手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保障技术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可知,因为弱电工程施工复杂性较高,且极具综合性,在智能建筑长远发展方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了保障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性,施工人员遵循权威原则,从多个方面着手,确保施工全过程都能控制施工质量,保障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质量达标。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相应地提升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发挥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的作用推动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帅.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J].大众标准化,2022(7):65-67.

[2]沈烈趋.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J].信息化建设,2021(2):60-60.

[3]王大山.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析[J].施工技术,2020,49(S1):487-489.

[4]向杰,蓝杰,唐国强.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6):42-44.

[5]刘凯歌.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10):866.

[6]丁飞达.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6):176-176.

[7]作者简介:(李哲,出生日期:1990年9月8日,性别:男,职称:无,研究方向:弱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