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枢纽工程防渗方案及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水利枢纽工程防渗方案及施工技术探究

夏小斌

安庆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  安徽安庆  246200

摘要:近些年,国家大力支持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随着水利工程不断发展,相关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其中,防渗技术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使得工程对于防渗技术有了更高要求。在施工期间,通过对防渗技术应用,不但可以将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同时还能保障工程施工效率。

关键词:水利枢纽工程;防渗方案;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枢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重视并大力建设和发展水利枢纽项目。在该项目建设中,防渗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防渗效果会对整个水利枢纽工程造成影响,所以,要熟悉并掌握该技术的要点,并有效实施,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1水利工程渗漏原因

1.1设计因素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设计是整个项目的基础,如果水利工程的设计存在问题,将对其施工以及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出现渗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设计,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如果没有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充分全面地调查,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不合理的结构,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或建成后出现渗漏问题。同时在设计时,如果对于细部结构以及材料等没有合理地进行设计,也有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或建成后出现渗漏的情况。

1.2施工因素

施工也是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的一个原因,因为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常常需要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以及其他各种水下作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环境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将有可能使得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或建成后出现渗漏的问题。同时,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工序较多,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此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涉及到众多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材料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发生渗漏。

2水利枢纽工程防渗方案及施工技术

2.1复合土工膜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其中,复合土工膜技术就是一种新技术,其是采用新型材料作为工程的防渗处理措施,土工膜具有延展性强、质量轻等优势,能够达到很好的防渗效果。同时,复合土工膜成本较低,为工程建设节约了一定的成本。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施工要求,选择适宜的复合土工膜,从而保障防渗施工的质量;(2)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前全面检查工程材料,保障材料符合施工建设标准,还要做好土工膜与防渗体连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接缝质量,保障衔接的准确性、可靠性,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3)完成复合土工膜施工后,要对其做好保养和管理工作,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土工膜受到破坏,进而提升工程的防渗质量。

2.2射水防渗处理法

射水防渗处理法相对于其他的防渗技术来说,对施工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要求比较低。只需要在进行射水防渗处理法施工的前期布置好凿孔机、浇筑机以及混凝土搅拌机,然后施工技术工作者要操作凿孔机并将水枪放置在内,然后利用动力转化机制对射水的水流速度进行控制,以正向或反向为主要的循环方式,待射水切割的次数达到要求以后,再填入厚度不超过0.45m的混凝土进行密封处理。射水防渗处理法的防渗水施工过程还必须要注重养护措施的应用,但实际上是对浇筑混凝土的养护。而混凝土只有在表面形成完整的平面,才能为防渗水处理发挥相应的支撑作用。因此,当水利枢纽工程的室外环境的温度在5℃以下时,必须要在结构表面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期一般在7d以上,以保证防渗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水利枢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提升固然重要,对水利枢纽工程进行后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也很关键,不定期检查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是减少水利枢纽工程渗水漏水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2.3防渗墙技术

在修建水利工程以及存在渗漏问题的建筑物时,通过建造防渗墙,也可以起到防水渗漏的作用,正因如此,也使得防渗墙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以及房屋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对防渗墙技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渗透系数以及墙体的厚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在设计期间也需要保证防渗墙可以具备极强的柔韧性能及持久性能。对于防渗墙技术而言,由于它包含很多施工工艺,所以在对防渗墙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以及施工技术的相关特点而开展施工工作。其中,防渗墙技术包含射水法、链斗法以及薄型抓斗法等。以射水法为例,它是通过运用造孔机成型器从而喷射出高速水流以此实现对土层的切割,而成型器在进行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对于孔壁也可进行切割和处理。当形成相应的槽孔之后,施工单位便可向其中浇筑塑性混凝土从而形成防渗功能极强的防渗墙。

3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主要由取水工程(渗管系统)、输水工程(管线)、配套自动化、监测工程等部分组成。该引水工程通过金沟河渠首上游7.1km处的河床渗管系统截取地下水,然后由7.1km的集水管在河右岸穿过长1.191km的隧洞后,再沿着金沟河渠首左岸14.58km到达独山子第四水源地,并且在该地分水,经过管道再将水输送至独山子第三水源。项目整体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项目整体布置图

3.2截渗墙概况

该项目截渗墙位于金沟河渠首上游7.1km处,全长344.348m,墙深9m,墙体结构为0.6m厚的混凝土连续墙。截渗墙设置于河道890m高程处,其垂直于河道布置,位于取水干管下游1+885处。该截渗墙墙身采用塑性砼,底部伸入875m高程处。

3.3截渗墙施工

在对本截渗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先运用钻机进行钻孔,然后将含有喷头的灌浆管布置在土层中预定的位置,再利用高压射流束对土层进行切割以及冲击,使得水泥混合搅拌浆液能够注入其中,并且在浆液注入之后,其会在一定的喷射范围之内扩散、填充以及置换,最终在土体中凝结形成截渗墙。该截渗墙施工平台宽18m,在对于钻机进行布置时将其布置在截渗墙轴线一侧,其中布设钻机段的施工平台宽4.5m,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水采用抽水机将其抽出。同时施工平台还包括平台导向槽,导向槽采用钢筋砼结构,槽深1.5m,槽净宽1.4m。截渗墙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机械设备安装就位,按照设计明确钻孔的地点之后开始钻孔作业,钻孔完成之后再利用高压喷射机进行试喷,在完成试喷确定各项施工参数之后,再低压供水、供气、供浆,确保喷灌能够达到设计的位置。然后摆动提升喷射至设计高程后结束摆喷,并将喷管提出并且移走高喷台车。

结语

在水利工程中,防渗处理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环节,和水利工程质量、安全息息相关,所以有必要不断完善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方式,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为了保证施工设计方案和施工处理的工程相匹配,应该使用最适合的防渗技术,保障水利工程能够得到安全建设及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永,何英.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2):197.

[2]张忠华.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08):57.

[3]徐龙有,徐军.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