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

邢丽丽

天津三号线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地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出行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铁换乘的复杂性也在持续上升,如何提高地铁客运组织效率,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所以地铁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工作方式的创新,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客运组织方式以及安全管理的策略,希望可以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维护地铁的正常运作。

关键词: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安全方式

引言: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也在发展和完善,地铁现在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到城镇化的影响,我国城镇化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尤其是高峰期时,很容易出现较大的客流量,这对乘客的安全具有一些不利影响,所以地铁组织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组织压力,确保地铁健康运转。

一、地铁客运组织方式

(一)常态化客运组织方式

地铁人流量如果正常,工作人员在客运组织方式中,一般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主要是注重进站、组织以及换乘的客运组织。这也是人口流量在正常状态下比较常见的组织方式,在进站组织方式中,主要是体现在乘客进出站,然后对候车区的乘客开展组织活动,这个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引导乘客一直坚持先下车后上车的原则进行乘车[1]。如果遇到出站组织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反的方式,引导乘客按照相应的标志进行出入。换乘过程中,可以直接引导乘客根据换乘的标志,朝着目标线路前进,一般在换乘的过程中,期间人流量大,地铁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其中的组织难度。

(二)紧急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在工作人员乘坐地铁车站时,如果遇到了紧急情况,地铁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开展疏散工作,如果是特殊事件,需要采取隔离的组织方式,从而确保地铁客运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然而这种隔离工作一般是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争执或者打架等这些无法控制的情况,利用疏散的方式来疏通周围的群众,对现场进行全方位保护。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交叉干扰的现象,工作人员可以在一些关键位置,利用伸缩围栏采取强制措施,隔离人员,确保其他乘客的安全。

(三)大客流的组织方式

一般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出现在节假日或者大型节日活动中,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面对大量的乘客,需要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前,制定出相应的准备方案,实现及时准备与控制。通过地铁内部工作人员需要提升重视力度,确保自身的执行力能够做到不断提升,对之前拟定的具体组织方案做到全面执行,确保控制措施可以发挥出原有的作用[2]。此外,地铁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分布位置进行合理安排,通过监控或者其他设备,利用广播宣传的方式,进行人员调度,从而疏通客流,确保地铁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一)出入口的安全管理

地铁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出入口的组织安全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合格利用出入口的空间,确保客流人员可以做到全面发展。在这种方式下,地铁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出入口闸门不能关系,如果在组织中,人流量逐渐加大,则是可以采用铁马的方式,在不同的地位进行科学防止,疏散人流量。在这种安全组织管理方式下,需要人员采用对客流的增加情况做到及时把握,确保入站乘客利用分批组织的方式开展疏散活动,这样既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实现科学引导,还可以减少客流之间实现交叉现象或者对流的概率。从而保证地铁内部乘客的出行安全,在组织乘客逐步进入客运站时,需要对地铁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增加,然后安排一些拥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他们进行指挥[3]。这样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还可以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方案,避免乘客在疏散的过程中发生踩踏事件,在工作结束以后,可以及时回收物质,实现全面通行。

(二)注重扶梯和闸机的安全管理

在进行地铁组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扶梯之间的客流控制,对点位做到科学把控,一般要对其中的距离进行控制,通常控制点同楼梯口或者和扶梯,保持两米以上的缓冲距离。工作人员设计控制口的宽度时,需要注重这方面的宽度不能高于楼梯口的宽度。如果乘客人员在控制过程中,出现客流量比较大的现象,在楼梯口则是需要安排一定的工作人员及时引导乘客,防止出现踩踏事件。另外在扶梯运转的过程中,这需要关闭扶梯,提前对乘客发出通知,确保扶梯上方不再有乘客才可以进行关停操作。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铁马进行控制,将出入口进行位置固定,选择喇叭口的方式,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设计较多的控制点,确保疏散活动的有序开展。此外,在安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闸机进行控制,采取人员分批进入的方式,对客流进行有效控制,对乘客中出现的老弱病残人士,可以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尽量环节客流压力,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

(三)站厅与站台之间的客运组织安全分析

在进行地铁车展中安全管理方式分析时,可以将车站内部的空间价值实现全面利用,尽量对乘客采取区域扩散的方式。如果工作人员想要全面控制客流量,可以安排相关工作人员采取引流或者设置围栏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可以降低客流对流的概率,保证客流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4]。在站厅客运组织安全管理分析时,可以安排铁马,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摆放,利用扎带对这些铁马实现全面连接和控制。在安排扎马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长方形或者三角形等这些方式进行稳固性提升,防止乘客在走动的过程中,改变铁马的位置。

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重视站台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首先对乘客的指导工作进行强化,这种目的主要是保证乘客可以站在多个站台,等待车辆,防止乘客主要集中在某一块区域,影响其他乘客的出行服务。工作人员在这部分工作中,可以采取防止栏杆的方式,不断增加工作人员,安排一定的引导方式等等,然后工作人员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工作人员对特殊人群进行关照,像孕妇、老弱病残等,维持好爱心车厢之间的秩序,保证上下车秩序的正常运作。之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对上下车的乘客信息做到全面掌握,确保乘车秩序,减少拥挤现象出现的概率,防止给后续人员的乘坐带来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想要提升运行质量,地铁内部管理人员需要对客运组织方式进行分析,分析每种组织方式采取的应对方案,确保客运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还需要对地铁客运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确保乘客的安全,这样才可以保证地铁在新时代下提升自身的运行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习章.提高地铁客运服务质量的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2):193-194.

[2]杨艳婷.地铁客运组织安全及控制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6):162-163.

[3]冯川,于洁涵.综合客运枢纽疏运策略研究——以广州南站为例[J].价值工程,2018,37(20):85-88.

[4]黎笑锋.浅谈地铁客运组织安全及控制管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7(04):24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