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治理薄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国有企业治理薄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策研究

雷浩延

身份证号码:610524199011121645

一、摘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落地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引领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更加突出,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当前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还存在一些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紧密等组织建设薄弱问题。薄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软肋”,是造成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建工作弱化、淡化、虚化和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研究提出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建  薄弱

二、薄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结合目前对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设置不合理,支部班子不健全。基层党支部换届不及时,支部组织调整、增补委员不及时;党支部组织设置不规范、不合理,隶属关系不够顺畅,体制不明晰;支部班子配备不齐全、结构不合理,班子成员岗位职责不清,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发展党员不规范,党员学习教育管理不严格。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关口把关不严,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对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不到位党员学习教育、党课教育流于形式,忽视政治教育、党性教育、法治理念、文化素养的教育部分党员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在本职岗位上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规范,党内生活质量不高。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工学矛盾突出、质量不高,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不创新。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不到位,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不规范,结果不反馈、运用不充分,未能真正奖优罚劣,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四是党支部和党员引领作用发挥不突出,职工群众满意度低。基层党支部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争先创优活动成效不明显;基层组织联系职工群众不紧密,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够强;部分党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足,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履行党员义务意识不强。五是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党支部工作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在制定支部各项工作计划、各项活动落实方案中搞上下一般粗,对上级安排部署照抄照搬,没有结合实际制定措施和工作目标,支部建设找不到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开展工作创新机制不够,载体不多,工作盲目被动,推动不力,成效不突出。

三、薄弱涣散党组织整治对策

(一)强化党建标准化提升,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激发组织活力一是全面建强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理顺组织关系,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二是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和创内容、形式和载体,增强三会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坚持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活力。推进示范党支部建设。持续加强支部建设标准化、组织生活标准化、党员管理标准化、创先争优标准化、工作保障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党支部工作体系和运行模式,深入推动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安全型”“经营型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齐抓共管,相互促进。

(二)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规范发展党员程序,严把党员发展关口,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做到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突出重点,分类施教,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注重和加强党员岗位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党员综合能力素质。三是做好党员目标管理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好党员档案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和党费收缴相关工作探索并建立定期分析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三)强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推进一流企业建设。一是建立完善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每年定期开展党务干部教育培训,通过辅导讲座、集中学习、专题培训、“走出去”观摩考察和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党务干部培训渠道;组织党务干部开展党建理论知识考试,以考促学,切实提升党务干部综合素质。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务干部选配机制和考核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定期开展党务干部述职评议,注重对党务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特别要突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方面的考核。

三是注重考核结果应用对考核优秀的党务干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把德才兼备、素质过硬、政绩突出的党务干部优先选拔到领导领导岗位上来。对考核不称职的党务干部,分别做出诫勉、调离岗位安排,切实把建设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工作落到实处。

(四)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一是深化党内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聚焦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难点工作,推广实施党建+实践项目;充分利用党建项目化管理、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承诺践诺等载体,用好用活主题党日,推进重温入党誓词及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经常化开展党员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创先争优评比活动,充分激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深化党员服务带动工作。创新拓展各类党员服务带动工作,深入开展党员业务、技能帮扶,以党员先锋形象引导职工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推进一流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职工思想调研工作,做好困难党员、困难职工的帮扶慰问,不断完善党支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制度,构建以人为本的职工关爱机制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环境。

(五)强化量化考核,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一是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明析党建工作责任,使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专职副书记直接责任、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具体化、清单化,形成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各级党委要坚持每年至少专题研究讨论一次以上基层党建工作,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每半年听取一次各基层党建工作汇报。二是推行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科学设置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保证考核指标的量化和可评价性,确保提高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应用好党建工作考核结果,切实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四、总结

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立足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紧跟新时代步伐,通过党建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激发基层组织生机活力,释放党建工作凝心聚力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和创新创效各项工作中,真正做到以高质量党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兵.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党建,2015(04)

[2]黄积国.对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探讨[J].企业政工,2014(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