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希金矿有利成矿地带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1

新疆阿希金矿有利成矿地带浅析

李伟

西部黄金伊犁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阿希金矿处于吐拉苏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具体而言即为裂隙式火山机构管道相东缘内侧,一套黄铁绢英岩化英安质火山角砾熔岩和弱蚀变安山质英安岩中,受F2张性断裂系控制,阿希金矿矿体特征有向北侧伏的特点,所以围绕火山机构而发育的平行断裂是最主要的赋矿构造和找矿标志。

关键词  破火山口;成矿地带;构造作用;浅层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阿希金矿

1、地质概况

本区位于天山褶皱系西段,处于赛里木地块与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接壤部位,属天山-兴安地槽区-天山地槽褶皱系的西段。根据地质特征,分为赛里木地块和博罗科努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和科古尔琴坳陷、吐拉苏断陷、蒙马拉勒复背斜等三个三级构造单元。阿希金矿处于吐拉苏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见附图1)。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C1d5)和阿恰勒河组第一岩性段(C1a1)。前者属断陷盆地早期中—中酸性火山岩建造,后者为正常沉积的浅海相碎屑岩—碳酸岩建造。两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根据岩性、岩相、空间分布位置及其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喷发喷溢相火山岩地层,第二部111

分为沿破火山口充填形成的管道相英安质角砾熔岩。前者划分四层,并围绕后者呈现弧型带状围斜内倾(西部向东倾,南部向北倾),倾角10—30°,两者呈切割关系。阿希金矿即产于大哈拉军山组的第五岩性段中。

2、矿体特征

阿希金矿的矿体分布总体具有北西-北东-南东,弧线型凸状,脉体彼此基本平行,分段密集展布于F2断裂体系内。具体而言即为裂隙式火山机构管道相东缘内侧,一套黄铁绢英岩化英安质火山角砾熔岩和弱蚀变安山质英安岩中,受F2张性断裂系控制。矿带总长1500m,总体为北北西-北东-南东弯曲弧形反“S”型带状分布,最北端走向350°,中间10°,最南端走向逐渐变为145°展布,倾向东,倾角50-80°(见附图2)。①号矿体在56线以南附近膨大,但是在56线

以北极具缩小,往北有歼灭的趋势(见附图3),但是这种变化太过突然,不符合常理,说明此段地质环境复杂。推断有一构造活动。

阿希金矿矿体水平分布联合断面图

阿希金矿联合剖面图

综上所诉及对本区金矿成矿条件、成矿作用、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结合地质、探矿工程等综合找矿信息,最终确定阿希金矿有利成矿地带:阿希金矿北延部分,石炭系火山机构是金的控矿构造,围绕火山机构而发育的平行断裂是最主要的赋矿构造和找矿标志。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已发现16条断裂,除F1、F3、F5断裂外,其余13条断裂均为火山断裂。F2为控矿断裂,严格控制着矿体的展布、形态、规模大小,同时推断F2构造体系又受到后期构造的影响,阿希金矿向北侧伏特征指示主矿体往北有很大的找矿空间。

参考文献

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1992.新疆伊宁县阿希金矿床北段勘探地质报告.

魏桂林,曹新志,徐伯骏,张旺生,饶东平,黄良伟.2014.西天山阿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剥蚀改造过程探讨.

董连慧,沙德铭.2005.西天山地区晚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北京:地质出版社.

贾斌,毋瑞身,田昌烈,沙德铭.2004.西天山吐拉苏火山盆地金成矿系列成矿模型.新疆地质.

漆树基.1999.伊宁吐拉苏火山盆地构造与金矿成矿关系.新疆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