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凝剂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缓凝剂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

梁伟1李翠花2刘淋志3柳生贞4

 中建新疆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日益提升。各类建筑项目都已经离不开对混凝土水泥的使用,缓凝剂作为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常用的一项材料,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将分析几种常用的缓凝剂对水泥混凝土碎石性能影响还分析了缓凝剂和水泥不适应你Pt AI的工作性能以及强度的影响。通过对缓凝剂与水泥混凝土之间适应程度,影响因素以及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如何预防和处理混凝土凝结异常的措施,旨在给未来的建筑施工使用缓凝剂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字:缓凝剂;水泥混泥土;稳定性;碎石性能;影响

引文:

缓凝剂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是为了通过延长混凝土水泥的凝结时间,让泥土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具有可塑性。能够更加方便于灌注,以此来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在夏季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工作时,通常会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水泥中添加可缓释水泥水化热,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因为水化热而导致水泥凝结后出现裂缝。缓凝剂的使用范围大部分是在大跨度的高架桥以及需要承受力量较大的坝体水泥混泥土之中,还包括滑膜施工混凝土等一些强度较大的混泥土中。

  在建筑工程对缓凝剂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缓凝剂的应用不当,导致水泥混凝土出现凝结异常的现象。虽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出现凝结现象是一个并不常见的问题。但是伴随着外加剂的使用,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几率大大增加。如果在建筑过程中出现此类问题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混凝土出质量问题,甚至严重会出现工程事故。如果在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凝结速度过快,那么就会导致凝结后的混凝土这温度影响出现大面是温度影响或在使用泵体进行混凝土注入时出现输送管的堵塞甚至会引起爆管。为大大的影响工程工序的施工。

  水泥混泥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异常音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加剂、水泥质量、水的温度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混泥土在后期出现质量问题,为此,研究缓凝剂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影响时十分有必要的,是保障建筑工程稳定进行的重要措施。

一.缓凝剂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影响以及适应性

缓凝剂我单单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还可以让混凝土在长时间内保持可塑性。方便在施工阶段的浇筑,大大的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可以有效的缓解水泥出现水化放热现象,减少裂纹的出现。所以在大规模的建筑项目以及在炎热气候下的施工项目中经常会使用缓凝剂在水泥混凝土中进行添加使用。当前在我国国内常常使用缓凝剂的种类有以下几种:无机盐类、糖类、羟基羟酸类、木质素黄酸盐类高等等。

1.1缓凝剂对于水泥净浆的时间影响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我国常用的几种水泥缓凝剂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影响所呈现的规律是大致一致的,通常反应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让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更长,但是当所使用的混凝剂量超过了一定的数值后就会让凝结时间缩短1。也就是说对于环境剂的使用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让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通过数据可以发现木质素磺酸盐和无机盐类的缓凝剂对于基准水泥的最佳混合量是0.1%左右,对于就是p-0425水泥的最佳混合量是0.3%左右。糖类缓凝剂对于基准水泥的最佳混合量是0.05%左右,而对p-042.5水泥的最佳混合量是0.1%左右。羟基羟酸类的缓凝剂对于基准水泥的最佳混合量是0.03%左右,预约p-042.5水泥的最佳混合量是0.1%左右。

1.2缓凝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缓凝剂的工作作用最终会在混凝土后期使用的强度上进行而而评定其强度的标准,通常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凝结时间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指标进行评定。一般随着各种缓凝剂的添加,,混凝土的塌落度会有一定的增加,是凝结时间也会延长,但是通过各项研究表明缓凝剂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通过合理的使用混合量,不仅可以延长混凝土凝结的时间,还能保证水泥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不受影响。

1.3缓凝剂和水泥不适应后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因为环境剂的成分与水泥的成分互不相容,如果再加入缓凝剂至水泥中时的混合量不当。就可能会导致缓凝剂的效果不佳,还有可能会导致出现缓凝异常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就是因为环境剂和水泥之间不适应。当然,影响环境剂和水泥不适应的因素有多种。所出现的现象也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最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混凝土塌落度会有明显的增大。判断缓凝剂和水泥之间的适应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混凝土后期的工作性能进行判断的。如果缓凝剂和水泥出现不适应,那么后期的混凝土的强度就会下降,导致工程出现各种问题。

二.提升缓凝剂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主要措施

通过上述可以得到缓凝剂与水泥如果出现不适应性,会对建筑工程有非常大的影响,凝结剂和水泥出现异常的不适应性就会导致混凝土的使用出现异常凝结。对后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缓凝剂和水泥之间的适应性有以下几个措施:

2.1严格的把控原材料质量,避免出现混凝土异常凝结现象的出现

建筑工程十分注重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只有选择更好的原材料才能让建筑工程的整体工程和工期都能符合标准,所以对于缓凝剂和水泥而言都需要选用质量较高的,同时需要对每一批的环境剂和水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查询出每一批原材料的购买渠道和技术特性等等。

2.2提前对缓凝剂和水泥进行混合实验

在对水泥中添加缓凝剂,需要对提前对缓凝剂和水泥进行小剂量的混合实验。主要是为了避免如果后期出现环境剂和水泥不适应的情况,会导致出现大量的水泥混凝土的浪费。同时,也是为了能够确定和选择合适的混凝剂,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材料配对。制定出最合适的混合比例。因为每一种缓凝剂和水泥之间的混合比例有所差异,为了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所以要进行工作前的混合实验。避免出现加快混凝土凝结的现象,最终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2.3确定混凝土搅拌制度,提升其质量

在建筑工程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使用是必要的环节。通常混凝土的搅拌制度是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搅拌顺序、。合理的搅拌时间、搅拌频率以及混凝土的入模速率和时间等。为了能够避免水泥和外加剂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不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还需要对凝土的搅拌制度进行严格的规定2。因为如果同一组的搅拌时间以及搅拌速率达不到要求,那么就会影响混凝土混合的成分不够均匀。同时影响了后期混凝土的工作强度。在混凝土搅拌期间,对于缓凝剂的添加而言如果由于混凝土与其的搅拌制度不够合格,那么就会对混凝土后期的凝结硬化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对混凝土的充分搅拌可以避免出现假凝的现象。所以制定标准的混泥土搅拌制度对于混泥土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搅拌制度,有效的减少混泥土的异常凝结现象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剂在水泥中的使用是存在一定的最佳混合比例范围的,同时,不同的缓凝剂与不同的水泥之间的混合比例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剂以及合适的标准比例。水泥中所含有的成分大部分都是由矿物组成,其和缓凝剂的适用性也主要受减含量以及水泥的调凝剂等一些因素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中要时刻关注缓凝剂的使用情况,要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水泥和缓凝剂使用不当的情况出现,提升混泥土的强度和避免工程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潘新平.缓凝剂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J].中国公路.建设市场专刊,2003:32-32.

2王立伟,梁俊杰,刘宇.水泥剂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影响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公路,202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