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30
/ 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陈娜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小学

摘要:创新是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数学教学中的陈旧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特点,全面利用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勤动脑.这样一来不但有助于解决问题,还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1.1教学内容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学内容是应当首要关注的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教学内容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学生获取认知经验的主要来源。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并未对教学内容予以充分重视,导致教学内容多以教学任务为核心,没有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紧密联系,导致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思想认知方面的影响并不高,自然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能否将教学内容充分展现出来的关键。实际上,许多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出于对学生认知经验匮乏等短板的考虑,多以自身主导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其间,尽管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但是,学习能动性、知识理解程度等方面都未能得到大幅改善,依旧对教师保持着较高依赖性,使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与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限制。

1.3教学过程

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教学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毕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期间予以运用,若当中存在任何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同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应用时也需要特定的细节或方式紧密相连,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从而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

2.1完善教学内容,助力激发兴趣

教学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影响因素,能够充分展现教学活动价值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为了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完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应当从多个角度来选择、设计教学内容,比如,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避免受到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以“可能性”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红、黄两种颜色的球作为相关定义的理解教学,再以此基础上,将大自然中的彩虹作为例子,让学生思考彩虹中出现不同颜色的可能性。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懂得教学内容实际含义的同时,也能通过思考更加灵活、多样的内容来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便于将所学知识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或者,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生理差异导致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运用层次性的教学内容极为重要。

2.2运用合理方式,提升创新意识

第一,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也就是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过程中,将特定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特定的情境,通过情境更加直观、生动的特点来增强认知与创新思维,比如,学习“图形的运动(二)”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中汽车行驶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将汽车划分为不同的图形,再利用车辆的行驶来了解这些图形运动后产生你的变化。如此既能让学生改变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方向,也能助力提高思维认知,为学生更好地开展日后的学习提供充足便利。在学习《比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模拟切蛋糕的场景,便于学生了解比例的真正含义与计算方法。至于运用情境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模拟的特定场景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也便于认知经验比较匮乏的小学生去理解和掌握。

第二,生活化教学。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而且内容也比较复杂,难以与小学生认知经验比较少的特点相契合。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相关内容,离不开生活化教学的运用,也就是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助力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主要以整数为主,计算方式也比较简单,然而这部分的内容会更复杂,计算方式也会产生变化。若是直接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其实际作用和意义。如此便可以通过运用生活化教学来解决,也就是,将生活购物活动中的找零行为替换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也能为日后形成新的学习方法来处理生活问题打好基础。

第三,课后实践教学。数学知识既具有综合性,也拥有较强的应用特征,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当提高对课后实践教学的重视。毕竟,课后实践教学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不断积累认知经验的同时,也能拥有更多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有利于在持续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3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全面提高

尽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助力学生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但是,运用这两方面时,也需要借助许多细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想要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需要重视优化教学过程方面的内容,例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当善于利用疑问,也就是可以运用制造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去不断思考,最终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以学习“位置与方向(一)”为例,教师可以在学习具体内容前,先向学生提问,让他们思考自己房间中的布局是什么样子的,再引申出房间中各类摆设的位置与朝向。有这些问题作为基础,学生再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时,便能够简单很多,而且,也能对实际生活中的建筑物、大自然中的现象等拥有正确认知。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异同点,即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考虑相同的问题是否存在不同的解答方式,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逻辑,提高创新能力,也能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增强学生的辩证能力,例如,学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两位数相乘,除了直接计算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经过不断思考,将被乘数转化为两个整数相加或相减的形式等方法便都能被学生想到,可以为日后处理复杂的问题打好良好基础。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因其较强的综合性,能够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优势,所以,应当重视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实际教学活动与完善教学内容、运用合理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构建良好氛围、强化教师能力等策略充分结合起来,便于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基础,助力从多角度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2018,(09):78.

[2]于颖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8,(07):190.

[3]虎玉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中),2018,(04):222.

[4]魏日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