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分析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8
/ 2

简述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分析及应对策略

纪清巡

440582199412206633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而工程测量已成为中国建筑行业中一项贯穿终生的基本工作,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因而在建筑测量的发展过程中,其作为辅助行业的定位,对其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从建筑测量行业的早期历史到今天,它都作为建筑行业的辅助部门而存在,并对建筑工程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解决措施

绪论

施工测量在整个建筑的施工活动中,起着链接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之间的桥梁作用,是确定建筑施工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是影响整个城市规划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现场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作业活动的安全、进度以及质量,若不及时加以纠正,最终将损害到各参建单位与业主的利益、信誉。加强对测量工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是培养工人实用技能的重要环节,在测量工作中工人必须明确任务和功能,并要培养敬业责任、求真严谨的科研心态和岗位作风,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与管理等各项工作。本文将从工程测量常用错误展开剖析,同时给出相对应的处理对策。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意义

步入新社会至今,在市场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开展技术革命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而工程测量领域新技术也在这些历史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已成为中国建筑行业中最关键的一步,因此工程测量技术也必须适应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技术的创新。讨论测量技术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清楚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建设环节中的重要性,认可其作为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地位。施工测量是建筑施工基本的过程,在进行建筑之前的准备阶段就必须确立相应的参考物,只要确立了参考物才能够在施工段对建筑的具体位置加以确认,在这以后就可以根据图样顺序进行建造。而采用数字测量技术则可以给建筑过程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因为拥有精确的定位才可以减少建筑过程的出错,为建筑的工程质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施工测量技术可以给项目的施工过程提供捕助作用,通过施工测量技术可以为建筑过程带来很多有关健数据,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而在建筑工程进行后的检测测量过程中也需要数字测量技术的支持,因为唯有通过科学的方式才能够确保测量具有实际意义,否则建筑结果是否达到了设计图纸的要求就无法通过测量反映出来,所以施工测量技术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都具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只要确保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就能够确保了建筑施工项目的高品质,而目前,随着施工测量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施工测量的管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细致,同时提供出建筑控制测量技术的手段也越来越广泛。

二、工程施工测量常见错误及成因分析

(一)测量专业人员缺失,仪器设备管理欠规范

建筑项目中施工技术测量人员大多是由原建筑单位的施工员、技师,或从外部招募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都不强的技术人员来兼职,但是他们中不少人并未经过专门的测量培训教学和训练,甚至个别技术人员也只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检定人员,但由于测量工种专业性太强,涉及建筑施工范围也不大,再加上人固定的思维观念,往往觉得测量工作是整个建筑中很小的部分,对自身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不好,导致不少不专业的人员在干上了几年的测量工作岗位后,纷纷转换到了其它职业领域。从而也导致对测量仪器设备的配备、运用、管理以及定期检查工作严格不落实。水准仪、坡度尺、全站仪等测量设备的脚螺线不灵敏现象也很常见,甚至损毁丢失塔尺、棱柱、三脚架等的情形也非常突出。施工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并未成立配备工作台账,无定期检查计划,也并未设置专用的质量保管人等。

(二)测量人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个别工程单位并不是专门的建筑施工测量技术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其它技术员或工程师兼任,或者由刚刚开始进行从事测量工作的新人作为检测主任,缺少测量工作经验(表现在对工程控制位置的选点不准确,点位过多或过少,控制点设定情况不理想,多栋建筑、地下室车库建筑面积较大时,高度差错太大,以至产生十cm之上的偏移),对常规水平仪、经纬仪的特性一知半解,仪器设备使用的不熟练,如(整平的仪器设备未必对中等),建筑施工检测的准确度和摆样结果也无法达到工程建设标准要求。

三、建筑施工测量常见错误的应对措施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须提高工程测量的测定和测设精度,方法主要有:

(一)健全测量仪器装置台账、检定计划,逐步完普并严格执行

"测量放样完成必复核"原则制度是规范建筑施工测量作业的规范,以提高建筑测量放样结果的精度与正确性。特建立下列制度:

1.测量仪表设施的配备与使用,要定期报送有资质的国家测绘检测机构或公司,对测量仪器设施进行检查与校准,并设立了测量仪器设施的台帐、仪器设施检查规划等:

2.轴线标准复测审核管理制度及由施工单位下发的原始测量资料审核管理制度:

3.构筑物的重要阶段、关键部位控制复核检验的规定:

4.现场取样测试的检验、考核等规定:

5.测绘院下发的初始控制点资料的整理:

6.测量成果审核和审批制度:

7.测量与放样人员培训学习的制度。

(二)贯彻以事前预防为重、事上监测与事后处置相结合的方针原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从刚进场的就开始的建筑物定位、基坑开挖边线的投测到过程中楼层轴线标高的竖向传递,再到收尾阶段的竣工平面图的绘制和竣工测量,都要秉承"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对施工测量放样过程中复核和校检。对主要部位和关键特殊过程的的施工放样,一定要组织复核和校验,努力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放样的精度。

(三)应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方法高效施测工艺

现阶段,由于建筑规模和建造难度都愈来愈高(如超高层、大型工业厂房、大型异形建筑物),因此对测量放样的准确性也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在建筑的施工测量中,原来的实际施测方法和测量仪器已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施工单位或企业的主要领导必须要具有更远大的科学眼光,并根据单位和企业的发展要求,加大投入力量,积极引入国际适用的新型测量仪器及新装置,实行更高效率的实际施测工作流程,以适应现代施工建筑高度高、施工难度大的要求。

(四)管理好测量方法与装置

建筑进行测量工作时,对于建筑物检测方法和设备进行科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项目特征和科学技术正在朝着现代化方面前进,需要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和各种网络科技的利用,使建筑物检测整体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同时,有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在该进程当中加强对于建筑物测量设备的管理工作,并建立出一种科学完备的设备管理体系办法,通过建立得到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来保证设备进行正常的使用,针对现阶段产生的状况,做到适时加以解决。使用测量设备之前,需要进行校对处理。测量工作进行之后,还需要进行实施保养和维护工作。假如发生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对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能更好地使建筑技术人员和设备对项目质量的适应性得以增强,进而持续利用先进检测工艺对建筑检测企业进行相应服务。

结语

随着中国人民对建筑工程质量意识的增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逐渐成为建筑业的重要部分,并引起了更多的重视。建筑工程的品质与安全都是民生利益的重要项目,通过进行测量检验工作将能够大大减少的施工误差与隐患,从而提升质量与进度,因此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将发挥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功能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朝晖,工程质量测量行业监管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8.

[2]梁剑宁,黄锦峰.迷筑工程质量测量领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内江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