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2

浅析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祖标林

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  457000

摘要:文物是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历史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具备的内涵及价值十分丰富,并且文物一旦遭到损毁,基本无复原可能。一般来说,存放文物的环境都是以独立空间为主,如展柜及储藏箱等,然而,因环境中空气温湿度及污染气体等存在显著差异化特征,加之文物质量的差异也十分明显,所以一些文物保存过程,极易受空气中一些因素影响而产生不良现象,如虫害及霉菌、腐蚀等,在严重情况下,文物损害也会因此引发,最终导致历史馆藏资源损失重大,对历史文化的有效弘扬和社会发展极为不利。基于此,对于博物馆等相关文物保护单位来说,必须要重视馆藏文物资源保护工作,保护文物时,应立足预防为主的保护原则为出发点,与文物特征充分结合,科学调节文物保存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实现稳定及安全环境营造目的,为文物寿命的最大限度延长奠定坚实基础,不断传承我国历史资源并弘扬历史文化。

关键词:文物环境;文物保护;影响;解决对策;

历史发展过程的一项重要实物见证就是文物,文物具备的历史价值丰富且浓厚,具有显著的不可复制特征,对民族历史文化有效弘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一些国内外学者专家通过一些实验研究发现,损害文物最严重的一个因素就是文物环境条件,需要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文物环境问题,同时注重预防工作的积极开展,基于文物环境的有效改善,实现良好文物储存空间营造目的。本文重点分析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之后以此为依据阐述了文物环境的改善及预防保护措施,以期为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保障,进而长久传承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源。

一、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一)环境湿度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对纸质材料能产生最明显影响的一个因素就是湿度,一旦空气湿度处于偏高的状态,此时博物馆馆藏资料中一些具有较高吸湿性的文物就会产生吸水过多情况,随之出现膨胀问题,纸质纤维弯曲及变形等现象就会因此引发,加之潮湿环境中霉变生虫现象极易出现,而对于一些被害虫啃食后的文物资料来说,复原基本很难实现,文物损失重大。此外,在湿度处于忽高忽低状态时,也会导致纸质纤维难以适应存储环境,随之纸质纤维的湿胀及干缩等现象会因此引发,导致馆藏文物寿命逐渐缩短。

(二)环境温度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在文物分子间进行互相转化的情况下,加之一些化学反应的产生,此时导致文物出现变化的影响因素就是温度,在高温情况下,纤维文物老化进程会不断加速,导致化学纸浆分解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时也会显著促进纸质木质素变化,最终使文物强度大幅度降低;在忽高忽低的温度环境中,比如说快速切换的冷气状态及平常温度现象,因两种温度进行频繁切换,就会导致不同材质间热胀冷缩现象随之引发,文物衰变问题由此产生。

(三)空气污染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立足当前我国一些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很难避免空气污染对馆藏文物的影响,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空气中化学因素和纸质文物间化学反应的发生,最终导致博物馆文物有脱落及断裂等现象出现,加之在空气中有二氧化硫物质存在,此种物质会导致文物金属框架被腐蚀,同时也会使纺织品及纸质材料有脆化及破碎等现象出现,而文物博物馆中一些绘画及彩塑等作品受空气二氧化硫影响,也会有褪色及变色等现象出现。此外,空气中的酸雨会导致博物馆外部建筑及外部空间中摆放的各种石刻、雕塑等作品遭到腐蚀,一些银制品也会受酸雨中硫化氢产生腐蚀现象,导致银制品光泽逐渐丧失。

(四)光化学反应对文物保护影响

受各种照明系统所产生的光环境影响,最终导致光和文物材料分子间有互相碰撞情况出现,进而发生反应造成文物老化或氧化等现象,此种现象是光化学反应影响。在区分光对文物损害程度的过程中,可以以光线波长为主要依据,比如说紫光及红光等都会从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影响文物,但是,其存在的共同特征体现在:上述光都会导致文物有色泽暗淡及掉色等现象逐渐出现。此外,受光热效应影响,文物龟裂现象也极易出现,同时对于一些较为敏感光线的文献资料及图片等文物来说,光化学反应往往会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加剧文物劣化的同时,导致文物原有价值逐渐丧失。

二、保护文物不受文物环境影响的对策

(一)调控环境湿度

控制博物馆文物环境湿度,能有效保护文物不受文物环境而产生不良影响,45%-65%为国际公认文物储存环境的标准范围,而0-5%是可调控范围,尽可能以这一调控范围为主,具体还需要以实际地理环境及天气变化情况等来决定环境湿度,比如说对于我国沿海地区博物馆来说,因其环境较为湿润,所以应避免出现过高的湿度现象,一旦博物馆环境湿度处于较高状态,对文物保存极为不利;再如,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环境较为干燥,所以应避免环境温度处于过分干燥状态中,使文物老化问题有效避免。在调控文物环境湿度的过程中,可将具备吸湿功能的湿度调节器放置到文物库房或陈列柜内,借助调节器对文物保护环境湿度进行适当、适时、有效地调节。

(二)调控环境温度

调控文物环境温度的过程中,15℃-25℃为国际公认文物储存环境的温度调控标准,而2℃-5℃为调节范围,对于文物永久保存来说,低温环境较为适合,能切实促进文物馆藏寿命的有效延长,所以可将空调系统安装在博物馆内,之后以季节变化情况及温度升降情况等为主要依据,对博物馆内文物环境温度进行适当调整,使馆内温度能在标准及相对恒定的状态中始终保持。此外,还可选择微环境调控的方式进行应用,比如说在条件允许时,博物馆可在展柜密封性方面进行增强,同时在博物馆开馆过程注意游客数量的控制,使温度给文物带来的影响尽可能减少。

(三)处理空气污染

在处理博物馆内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可对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应用,比如说在文物库房有大量灰尘现象存在的情况下,可选择空气净化器及过滤器等进行应用,使空气得到有效净化;此外,还可将清除鞋底灰尘的设备放置到博物馆入口位置,而对于博物馆库房工作人员来说,入库时应注意鞋子的干净程度;对于博物馆库房及陈列室来说,应在门窗严实性方面加以注意,同时通过密封条的添加,对有害气体及灰尘等的进入进行有效防止,上述措施能有效处理馆内空气污染。在处理并预防馆外空气污染的过程中,可在博物馆建设初始阶段,针对可靠及耐侵蚀性的建材及装饰材料等进行优先选用;而在出现酸雨天气时,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应将防雨措施做好,使室外建筑及雕塑等作品遭到侵蚀的现象得以大幅度减少,为文物损坏率的降低提供保障。

三、结语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点关注对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同时还应该积极治理并维护文物环境。但是,一直以来,环境治理的难度都很大,所以文物环境保护之路仍然任重道远,面对此种情况,就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通过多个主体之间的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我国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杜勇.论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J].今古文创,2020,(39):84-85.

[2]张蕾.影响博物馆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及文物预防性保护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5):132-133.

[3]胡洁.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及预防性保护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16):232-233.

[4]邓中伟.馆藏文物的环境影响因素与保护对策[J].报刊荟萃,2018,(09):122-123.

[5]靳文珍.探究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03):64-66.

[6]花霆.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及文物考古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丝绸之路,2017,(2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