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预见性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李蓓

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虽然增加了护理操作,但可避免部分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整体对患者有利。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肾结石;感染控制

近年来,在各种内外源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使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成为临床泌尿系统常见、高发病;在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情况下,致使尿液传送受阻,极易诱发感染;若延误治疗,很有可能损害肾功能。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完善,微创手术成为临床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并被广泛推广。但受疾病、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患术后极易出现感染,因此在治疗期间预防、控制术部感染成为临床护理重点。可见需对其辅以科学、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促进其早日康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肾盂造影以及彩超检查诊断为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排除肾盂肿瘤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男43例,女22例,平均年龄(35.2±7.2)岁,平均病程(2.2±1.4)a;观察组男40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8±10.1)岁,平均病程(2.4±1.5)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手术部位的清洁工作,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术中,严密配合手术医师,所有操作均在无菌下进行;术后,及时让患者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其内容包括:术前30min, 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清爽、干净的治疗环境,静脉注射环丙沙星,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并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加强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手术治疗工作。常规备皮,皮肤准备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一般以术晨或术前前日下午为适宜。灌肠,术前应保护胃肠道空虚,以防麻醉时引起呕吐和术后胃肠道胀气,如果患者结石直径>2.5cm,需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性,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并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加快手术进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尿液颜色、量及肾功能情况,一旦发现体温升高,需及时查血常规,存在感染需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术后48h内取患者半卧位,将引流管和尿管妥善固定,确保各个管道引流通畅,避免堵管现象发生。嘱咐患者多饮水,饮水量约在 20002500 ml/d, 促进排尿,避免尿盐沉积导致双“J”管堵塞;嘱患者不宜大幅度活动,防止双“J”管脱出或移位。双“J”管一般术后1个月左右在膀胱镜下拔出,提醒患者手术后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引发感染,危害身体健康,影响手术总体效果;此外,由于肾结石是由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 术后建议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少吃豆制品,鼓励多饮水,适当增加粗纤维食物 ,预防便秘,少糖少盐、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防止刺激伤口,引起感染。还要注意伤口的缓解,避免产生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②统计并发症(手术部位感染、出血、尿外渗、肾造瘘管堵塞或脱落)发生率。③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估,0~100分,分为满意(82~100分)、基本满意(60~81分)、不满意(0~59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全部数据采用 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 卧床时间、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比较  ±s,d)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

卧床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65

1.84±0.21

2.10±0.33

6.87±0.79

对照组

65

2.45±0.49

2.87±0.47

11.24±1.46

t

9.225

10.809

21.224

p

0.003

0.012

0.005

2.2 并发症

观察组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10.77%(P<0.05); 两组的出血、尿外渗、肾造瘘管堵塞或脱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手术部位感染

出血

尿外渗

肾造瘘管堵塞或脱落

观察组

65

1(1.54)

2(3.08)

1(1.54)

0(0.00)

对照组

65

7(10.77)

4(6.15)

3(4.62)

2(3.08)

χ2

4.795

0.699

1.032

2.031

p

0.029

0.403

0.310

0.154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6.15%(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65

42(64.62)

21(32.31)

2(3.08)

63(96.92)

对照组

65

36(55.38)

20(30.77)

9(13.85)

56(86.15)

χ2

4.866

p

0.027

3 讨论

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是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及时而有效的治疗。传统手术方法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并且会留下较大的手术切口,影响美观,因此在微创治疗方法问世后,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微创术式主要优势在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且经过临床研究,微创手术方法并不会影响手术效果。虽然目前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的微创手术技术已经较为完善,但仍然难以避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因此需通过优秀而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以帮助手术顺利完成。常规护理理念主要包括根据患者需求以及护理流程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方法,虽然不乏针对性和全面性,但在并发症预防方面仍然较为欠缺,需更为高效的护理方式。

预见性护理理念自提出以后,在临床广泛应用,预见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对即将到来的症状和并发症做出预测,以提前采用各种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或减轻症状,是一种颇具前瞻性的护理方法,相较于传统护理,虽然增加了护理操作,但优势也十分明显,可通过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减少患者痛苦,并且规避风险,在泌尿外科中,属于较为先进的护理理念之一。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由于排尿受阻,炎性反应,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围术期感染发生率较高,并且由于需要手术以及置管,出血以及导管脱落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在术前访视时,有目的性的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以及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增进患者手术配合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并发症,并且预防性给予抗生素,以避免感染发生,可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需注意,给予抗生素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如本研究两组患者以大肠埃希菌最高,使预防性药物给予更具针对性,并且严格规范抗生素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感染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虽然增加了护理操作,但可避免部分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整体对患者有利。

参考文献:

[1]张永莉.预见性护理对微创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2):166-167.

[2]陈晓使.预见性护理对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感染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5):2865-2866.

[3]孙兰田,吴毅,陕光,汪前亮.后腹腔镜联合软性膀胱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23(04):287-290.

[4]王艳红,郝玉花.综合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1):53-55.

[5]倪宏.针对性护理在预防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合并肾结石患者术后感染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