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分析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

巩孝文  ,张轶英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要:目的:评价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进入本院诊治的82例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包含3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45例炎性假瘤患者,对其实施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分叶征、短毛刺、胸膜凹陷征象周围型肺癌发生率高于炎性假瘤,长毛刺、切线征和尖角征周围型肺癌发生率低于炎性假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项征象中显示周围型肺癌和炎性假瘤有较大的差异,通过CT诊断周围型肺癌和炎性假瘤的价值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鉴别诊断;价值

肺疾病使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肺癌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炎性假瘤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诱发的一种疾病,并且其发病率逐年在增长,据有关研究显示,由于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内实性占位性病变,所以,其与结核、肺癌或者其他肺部良性病变的征象较相似,例如周围型肺癌[1]。由于炎性假性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应用CT检查显示出的肺内球形病灶常常会和周围型肺癌混淆,出现误诊,导致疾病的治疗效果受影响。所以,本次就针对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入院诊治的82例肺疾病患者参与研究,包含周围型肺癌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在34岁到71岁,平均年龄为(47.34±5.75)岁,炎性假瘤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在33岁到69岁,平均年龄为(47.24±5.41)岁。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均知情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依从性高;排除标准:不能交流、意识不清、精神疾病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影像学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者。两组相关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选用西门子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前指导患者将佩戴的金属物体取下,指导其取仰卧位;检查前让患者深呼吸,然后再进行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扫描层厚、层距为5mm,螺距0.932;纵膈窗的窗宽300H,窗位35H;肺窗的窗宽1500H,窗位-700H。对全肺进行扫描,平扫完成应用高压注射器以肘静脉注入80mL碘海醇,实施增强扫描,扫描完成以CT后处理工作站把患者轴位扫描图像通过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把图像数据上传至PACS,通过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扫描图像进行观察,主要观察其病灶的位置、大小、边缘状况、和周围相邻组织的关系、CT征象。

1.3观察指标

对CT征象(长毛刺、短毛刺、尖角征、切线征、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进行观察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23.0完成处理,计量、计数资料以x±s、(n,%)表示,差异性分别以t、2检验;依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周围型肺癌和炎性假瘤的钙化、空洞、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的发生率比较,P>0.05无差异;周围型肺癌的短毛刺、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象发生率比炎性假瘤高,周围型肺癌的切线征、尖角征、长毛刺发生率比炎性假瘤低,P<0.05存在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CT征象表现对比(n,%)

CT象征

周围型肺癌(n=37)

炎性假瘤(n=45)

2

P

分叶

27(72.97)

12(26.67)

17.457

0.000

空洞

1(2.70)

3(6.67)

0.688

0.407

钙化

0(0.00)

1(2.22)

0.832

0.362

长毛刺

7(18.91)

25(55.56)

11.454

0.001

短毛刺

27(72.97)

6(13.33)

30.032

0.000

空泡征

13(35.13)

10(22.22)

1.678

0.195

切线征

2(5.40)

41(91.11)

59.802

0.000

尖角征

1(2.70)

37(82.22)

51.634

0.000

胸膜凹陷

16(43.24)

6(13.33)

9.253

0.002

含气之气管征

22(59.45)

19(42.22)

2.413

0.120

3 讨论

肺炎性假瘤因为炎症被包围和延迟吸收会形成假性肿瘤,根据相关报道称,肺内炎性假性肿瘤发病率是肺部良性球形病灶中位于第二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促使其发病率不断增长。因为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异性表现比较少,常会被诊断为肿瘤,随着现在影像学技术的提高,高分辨率CT能够补缺X线检查的不足,将病变清晰的显示出来,并且不会被外界因素影响,已经用于诊断各种疾病[2]

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周围型肺癌与炎性假瘤通过CT检查后发现,钙化、空洞、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相比较炎性假瘤,周围型肺癌分叶征、短毛刺、胸膜凹陷征的发生率更高,长毛刺、切线征、尖角征象发生率更低,表明,通过CT检查周围型肺癌和炎性假瘤,对征象表现重点分析和观察有积极的意义

[3]。本研究中的肺癌病灶未出现空洞,但据相关资料显示,肺癌病灶空洞征象内部比较粗糙,和炎性假瘤空洞内壁光滑差异显著,诊断价值高。应用CT检查,炎性假瘤的病变一般会表现为点状钙化,但本次肺癌病灶无钙化表现,查看资料得知,虽然肺癌病灶有钙化表现,但是也会表现出弥散无定形,在发生偏心的斑点状钙化病灶时,应该关注病灶恶性的情况。一般在切线征和炎性假瘤形成的期间,与细支气管的阻隔作用也相关,尖角征是病灶附近胸膜粘连和维组织增生,包膜不完整导致的,长毛刺病征主要是炎症、结缔组织生成致肺小叶间隔增厚、血管增生、病灶周围纤维化而诱发的,因此炎性假瘤,切线征、尖角征表现通常很明显。

根据以上所讲,在多项征象中显示周围型肺癌和炎性假瘤有较大的差异,通过CT诊断周围型肺癌和炎性假瘤的价值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田镜,郑波.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19(2):3.

[2]王晓慧.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鉴别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20, 3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