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预检分诊研究现状及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急诊预检分诊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燕

东部战区空军医院 210000

【摘要】:医患纠纷、医护纠纷属于临床常见不良事件,发生不受时间的控制,急诊科属于高发科室,是不同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部分因素无法有效改善。基于此,本文开展急诊预检分诊现状及展望研究,以综述形式呈现。

【关键词】:急诊;预检分诊;存在问题;展望

前言:急诊预检分诊是指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安排病人接受诊治的次序,让每一名病人都可以在与自身疾病相对应的科室及时接受诊治[1]。对于现代急诊分诊工作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将病人合理的分配到各个科室,而是需要根据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安排病人就诊的科室与次序,以此减少病人在等候诊治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出现。那么如何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质量呢?

1急诊预检分诊工作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影响急诊预检分诊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医院护士和病人之间的交流存在障碍。而致使护士和病人交流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病人方言、口音比较重,尤其是一些年龄比较大,文化水平有限的病人,通常只会说方言,而很多护士并不能够正确的理解病人的方言,这就很容易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出现差错。并且老年病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在衰退,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弱,很难将自己的病情完整的讲述清楚,这也很容易出现错误急诊预检分诊的情况。所以,急诊护士一定要积极的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种培训,像语言表达技巧培训、急诊预检分诊专业理论与技巧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当地和周边地区的方言,尽可能的避免因为语言交流存在障碍而导致急诊预检分诊出现错误[2]

急诊科室的病人一般比较多,并且多数都是发病较急、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所以急诊科室的护士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这就对急诊科室的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熟悉的各科室的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急诊预检分诊时出现失误。并且护士人员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感到焦虑、烦躁,避免影响病人病情的准确判断。所以,一方面医院要定期的疏导急诊科室护士的心理,帮助急诊科室护士认识到急诊预检分诊的重要性。并且医院还可以将急诊科室护士的绩效和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相联系在一起,以便急诊科室护士可以更加认真、积极的对待急诊预检分诊工作。

如果想提高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的质量,那么需要克服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医院管理人员必须对急诊预检分诊引起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的设置急诊分诊台的数量,并合理的配置急诊护士。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新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以便为急诊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医院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时,还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就是形成一个完善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与制度,这样便可以更好的约束和规范急诊科室护士,从而保证急诊预检分诊的质量与效率,确保急诊科室所有护士都能够热情的接待急诊病人,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快速的将病人分诊。

很多急诊病人的情绪起伏都比较大会拒绝分诊,还有一些病人故意隐瞒自己的病史,导致护士无法及时、正确的判断出病人的病情,急诊预检分诊的效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质量,医院应该做好病人的宣教工作,向病人普及有关急诊预检分诊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其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以便病人可以更好的配合急诊护士的工作。同时急诊科室护士还需要为急诊病人做好心理疏导,使用恰当的语言稳定病人的情绪,一方面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让病人放下心理戒备,放心的讲述自己的病史。

2急诊病人病情等级的划分

2.1 一级急诊濒危病人

病人各项生命体征都不是很稳定,需要立即接受抢救和治疗。如果抢救和治疗的不够及时,病人的生命很快便会受到威胁。所以急诊科室护士5分钟内就需要完成预检分诊。如果病人存在心脏跳动呼吸骤停、持续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大出血、昏迷、休克、致命伤创伤、急性重度中毒、大面积烧伤等情况,那么就可以将病人划分为一级急诊病人。

2.2二级急诊危重病人

病人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可能就会发展成为一级,甚至还可能导致病人残疾。所以需要尽快安排二级急诊危重病人接受诊治,并且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好初步处置与治疗,在10分钟内完成预检分诊。如果病人胸部疼痛疑似为心肌梗死、突发性头部剧烈疼痛、外科危重急腹症、严重创伤、严重烧伤、严重骨折、高热等情况,那么便可以判断这些病人为二级危重病人。

2.3三级急诊急症病人

确定当前病人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严重致残或者危及生命的迹象,所以只要在三十分钟内完成病人预检分诊就诊便可。

2.4三级急诊急症病人

一般都得有一些慢性疾病,身体的不适感比较轻微,没有剧烈的疼痛感。三级急诊急症病人,一般都是高热、轻微腹痛、脓肿、轻度外伤、呕吐、咳嗽等症状。

2.4四级非急症病人

当前病人没有表现出急性发病症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或者不适感比较轻,仅仅是偶尔出现。并且急诊护士在判断病人病情时,使用的急诊医疗资源很少。

3急诊预检分诊的空间布局

急诊预检分诊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三个分别为红色区域、黄色区域和绿色区域。其中红色区域为抢救监护区,急诊护士可以将一级与二级急诊病人均引导到红色区域接受处置,并快速的评估病人的病情,初步稳定病人的病情。黄色区域为密切贯彻病人情况的区域,急诊护士可以将三级急诊病人引导到该区域接受处置。当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或者急诊护士通过观察发现病人的病情有所变化或者急诊护士觉得病人需要提前接受诊治。那么急诊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将病人送到红色区域。绿色区域为四级急诊病人接受诊疗的区域

[3]

病人来到医院急诊科室接受诊治时,并不是进入医院后便可以立即到相应的科室接受诊治。急诊科护士会认真的观察病人的各方面生命体征,这时病人一定要积极的配合,主动的、全面的讲述自己的病情,并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病史和药物过敏史,以便帮助急诊护士快速的、准确的完成急诊病人病情的初步判断后,立即将病人分配到相应的科室接受诊治,为病人疾病的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以便病人的病情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医院急诊科室护士平时一定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急诊预检分诊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急诊护士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精神的工作态度,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与技能,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多了解当地和周边地区的方言,另一方面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当病人来到急诊科室,急诊护士一定要保持热情的态度,在询问病人病情时,一定要始终面带微笑,这样不但可以缓解病人紧张、烦躁的情绪,让病人更加的配合,同时还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准确的完成急诊预检分诊。

结束语

  通过定时分析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能够掌握存在隐患及问题,可指定相应的措施,为急诊科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银华,叶馨.国内外急诊预检分诊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2):150-151.

[2]方娟,姚金兰,潘红英.急诊严重指数在预检分诊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17,30(02):135-138.

[3]程宝珍.急诊预检分诊研究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16,27(29):3207-3209.